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1 07:45:02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语文教案汇总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语文教案汇总5篇

语文教案 篇1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文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才是大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低年级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对这篇故事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轮、第”3个字。

  2、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信息资料:

  1、自制的录音带、摘苹果的挂图和词语卡片。

  2、学生制作的生字卡片和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诱发探究欲望。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狮子大王听说我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所以从现在开始它要带我们到大森林里去玩。(板书课题)出发之前,我们先听听狮子大王说了些什么?(放录音带——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森林王国。今天我们这里正在竞选万兽之王呢!如果你们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们也可以参加竞选。我的问题是:每次学习一篇新课文,你们最先做什么?)

  二、自学感悟,渗透识字方法。

  1、学生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记住。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共同做“摘果子”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之:我国古代有个大书法家他的名字中就有这个字,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教师就告诉学生他叫王羲之,并建议学生课后问爸爸妈妈或查资料了解他的情况。(“郑”也可以这样进行。)

  惯:你有哪些好习惯?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应该养成各种好习惯。

  任:它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我们班有姓“任”的吗?如果没有教师建议学生课后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人,然后你再和他交个朋友。

  期:扩词训练。今天星期几?今天星期……

  音的重点是“之、式、郑”

  4、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体会哪个字不好写?

  (2)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同学及时奖励“小红花”,并让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展示。

  5、指名熟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三、角色体验,进行表情朗读。

  1、申请竞选:生字我们学会了,课文也已经读熟了,这回我们能不能参加竞选了呢?听听狮子大王的建议吧。(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用聪明和智慧买到了门票。这回在课文找一找自己吧,如果找到了就请你带上动物头饰来参加我们的竞选。)

  2、师生共同带上动物头饰,进行角色体验。

  (1)请狮子大王上场,问:你知道什么是万兽之王吗?(齐读词语:万兽之王)既然你是我们的大王了,就请你来发布命令吧!指导学生评读出威风的语气。

  (2)请猫头鹰上场,问:你当上了万兽之王,心情如何?(神气)做个神气的表情,指导读出神气的语气。指名读、范读、练读。

  a、猫头鹰大王让我们小动物白天休息晚上做事,行不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表现相机理解“议论纷纷”。

  b、你们都在议论什么?小动物结合自己的特点发表见解,相机指导理解“叫苦连天”。指名读一读小动物表现的句子。

  c、学生自由找伙伴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延伸总结,提出积累建议。

  1、第二个星期谁竞选万兽之王了?它又是怎样竞选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2、教师建议:把“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作成词语卡片积累下来。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

  2、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

  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谈谈书带给人们的实际效用——举例说明,从而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书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

  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这个字,并解释以及这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建议:由学生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书的神奇。激发读书的热情)

  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一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一位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源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一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性认识。重点对2、3、4小节加强理解)

  三、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学生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

  (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学生已经对本课诗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拓展延伸

  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翅膀,给他们一次创作自己诗歌的机会,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一个拓展环节)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指导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再读诗歌,说说收为什么是神奇的?

  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五、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会认7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7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斜钩”和1个偏旁“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我”的书写。

  2.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抽读学过字的卡片:在 月 有 伞

  二、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谜底:影子

  2.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影子呢?影子在你的什么方向呢?影子有什么特点?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第4课《影子》板书课题,看看书中的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都有什么?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这幅图和刚才第一幅图哪儿不一样?

  过渡语:影子到底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内容。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学生再次读课文,要求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把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同学轮流读课文,相互正音。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卡片。

  四、朗读课文,了解影子的特点。

  1.自己读全文,标出有几个自然段?(2个)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结合第一幅图,读第一自然段。

  想想: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这是为什么呢?板书:前 后

  (2)在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呢?小组同学结合问题进行讨论。

  (3)请学生回答。(当太阳在小朋友前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身后,)结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4)那么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边呢?(当太阳在小朋友后上方时,影子在小朋友的前边)可以让学生动笔画出小朋友、太阳、影子的位置。

  (5)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把影子比作什么?

  (6)指导朗读,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学生自由读,读出语气。

  (7)学生试背一背。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照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

  提出问题:影子在小朋友的什么地方?结合图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在左,什么情况下在右?

  (2)学生结合两个问题思考。

  ? ? ??(3)四个同学一起讨论。

  (4)请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板书:左 右

  (5)学生用学习第一段朗读的方法,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欢快、活泼的语气。

  (6)试着背诵第二段。

  4.朗读全文,说说影子有什么特点?

  5.练习背诵全文。

  ①自由背。

  ②同桌互背。

  ③指名背诵。

  五、除了在太阳底下能出现影子,还有什么时候也会出现影子?请你们自己亲自去试验一下。

  六、学习生字

  1.抽读生字卡片:个、右、友、朋、左、后、我。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做猜字游戏,巩固字音。

  3.学习新笔画和新偏旁。

  4.识记字形

  (1)自己自学 ①读准字音 ②记笔顺 ③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

  (2)读读生字卡片的词语,了解字意。

  5.小组同学合作学习,有问题共同学习,比比谁说得最好。一会儿请他在全班讲一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内容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4当堂成诵

  教学理念:

  1以读带讲2有法可依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美丽的西湖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足迹!杨万里在一个晴日来游西湖,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在一个雨天来游……而明代汪珂玉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几人哉!”今天咱们有幸认识一位能真正领山水之绝的人,他就是《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

  二出示作者简介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出示文言小品五步读书法:

  1初读文章,掌握字词2细读文章,把握内容

  3品读文章,赏析语言4悟读文章,体会情感

  5诵读文章,牢记心间

  (一)初读文章,掌握字词(以作预习要求)

  1教师范读(正音,句读)

  2学生自读并准备字词

  3检测预习情况,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细读文章,把握内容

  带着问题去读文章,通过填空练习翻译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三)品读文章,赏析语言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小组交流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教师点拨

  3出示交流重点,巩固赏析成果

  (四)悟读文章,体会情感

  1“痴”如何理解?你会对舟子说些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五)诵读文章,牢记心间

  减字背诵法(一共四遍,难度递增)

  五拓展延伸

  练笔: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段景物描写,让读者能从中品出你的情感来。(50字左右)

  六小结

  短短40分钟,我们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再次体会了白描和情景交融手法的神奇;遇到了如雪般美妙的文字和如雪般圣洁的情怀。相信当郑州第一片雪花落下时,你会有更多的遐想吧?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6个生字,理解词语,熟读古文言文。

  能力目标:背诵,默写课文,并理解课文寓意。

  情感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并巧妙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古文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朗读中感受寓意。

  教学方法:

  自学加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老师讲寓言故事〈〈狼、狐狸和农妇〉〉(冯雪峰)

  2、读题质疑并板书〈〈刻舟求剑〉〉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借助译文试读课文

  2.教师范读古文。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读流利,注意停顿,把句子读准确。

  4、小组讨论:对照译文理解重点字词和古文的意思。

  5.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涉 遽 契 曰 吾 惑

  6、学生汇报:练习用自己的话讲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7、学生用小模型来演义故事内容,理解含义。

  因为船移动了,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但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跟着船移动。那个人想等船靠岸后再从船舷上刻的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肯定是捞不到宝剑。

  8.再次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寓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四、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刻舟求剑

  告诫人们办事情要学会变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第二课时

  一、背诵寓言〈〈刻舟求剑〉〉。

  1、全班齐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

  二、初读寓言〈〈郑人买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自读,并借助译文试读。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读流利,注意停顿,把句子读准确。

  4、小组讨论:对照译文理解重点字词和古文的意思。

  5.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履 度 置 反 遂 持

  6、学生汇报:练习用自己的话讲寓言故事。

  7、学生表演话剧〈〈郑人买履〉〉并理解寓意。

  8.再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小组讨论寓意,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因为郑人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他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所以买不到鞋。

  三、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郑人买履

  告诫人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语文备课教案11-30

语文《口技》教案11-06

(经典)语文教案11-10

语文天地教案09-06

语文翠鸟教案12-21

语文《检阅》教案08-03

语文《翠鸟》教案08-18

《语文园地》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