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骆驼和羊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骆驼和羊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骆驼和羊语文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1)看懂图意借助图画理解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能力训练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扩展思维,想象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写下来。
(3)继续提高观察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懂得应当全面看待自己和别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牛的话。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看图,观察想象来理解课文。
2.以自己为主,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句。
3.以讨论、总结的方式来交流。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引出课题。
⑴出示关于两条关于骆驼、羊的谜语。
⑵板书课题《骆驼和羊》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骆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呢?咱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请你一边读课文第1自然段,一边思考,骆驼和羊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生:骆驼和羊都认为自己长得最好,所以争论起来。
2、指导朗读。
⑴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请你用“------”画出骆驼说的话,用“~~”画出羊说的话。
⑵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
⑶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
⑷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大家评议。
如:
“长得高好”读出了肯定的语气,还特别骄傲。
“不对,长得矮才好呢”读出了不服气地语气。
“我可以……证明……”这句应读出自信肯定、又有些瞧不起羊的语气。
“我也可以……证明……”这一句应读出不服气,不认输的语气。
⑸男女生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最有语气。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图文结合理解第二句。
⑴小声读读第二句。然后从图中找到“围墙”,想想“围墙”是什么意思?(如:围墙是围绕园子建起来的墙。)
⑵边指图边提示第二句的内容。
师:园子里种了——
生:许多树。(一起回答,以下同)
师:茂盛的枝叶____
生:伸出墙外来。
师:茂盛的枝叶——
生:长得特别好的枝叶。
(教师相机板书)
⑶指导朗读。(谁能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一句?)
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
3、图文结合理解三、四句。
⑴从图上哪些地方能看出骆驼很容易就吃到了树叶?
⑵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四句,边读边想边画出羊吃树叶的动作。(如:抬、扒、伸)
⑶看图说说“扒在墙上”的样子?
(如:羊用前脚使劲抠着墙,生怕脚滑下来。它上半身的力气都用在墙上了……可怎么也够不到树叶,真急人。能简单说出所看到的就可以)
⑷谁能把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有语气地读出来。
⑸骆驼用这个办法证明____
生:高比矮好。
(教师相机板书)
4、指导朗读第五句。
⑴想想骆驼现在是什么心情?(很得意)
⑵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骆驼的心情吗?
“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
5.“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不肯认输”是什么意思?
如:不想承认自己失败了。
6、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总结学法引导学生自学。
2、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对。根据学法小组自学。
思考提示
⑴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
⑵羊怎样走进园子吃青草?
⑶骆驼在门前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
3、小组自由学习讨论,教师随机指导。
4、学生汇报。
(1)生:骆驼和羊来到又窄又矮的园门前。
骆驼和羊,
师:看图把又窄又矮的门和骆驼的身子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门还没有骆驼的.身子宽,骆驼前后腿之间形成的半圆都比门宽。)
(这个又窄又矮的门还没有骆驼腿高呢!)
(2)生:羊大模大样走进园子。
师:结合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怎么理解“大模大样”这个词?
(羊走进园子时一点也不费劲,它很得意,因为它知道骆驼进不去。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把大模大样的意思说出来就可以。)
师:有语气地读一读第二句。
“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
(3)生: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
表示骆驼动作的词有“跪、低、钻”。
师:有语气地读读第三句话。
(4)小组比赛朗读第3自然段,看谁读得最好。
[四]学生讨论:
1、自由讨论到底高好还是矮好呢?说说你的理由。
2、可能有以下4种观点:
⑴高好。因为长得高才能吃到从围墙里伸出来的树叶。
⑵矮好。因为个子矮才能走进又窄又矮的园门。
⑶都好。理由同⑴、⑵。
⑷都不好。长得太高钻不进园门,太矮也吃不到树叶。
3、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在第4自然段中老牛把你们的看法做了总结。
[五]学习第4自然段。
1、老牛是怎样评理的呢?(生读课文有关句子)
2、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理解:“长处”、“短处”
3 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句型:……只看到……而看不到……(学生能谈出1、2点就可以)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优点),看到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生:老牛是在批评它们,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缺点)。
4、你认为怎样做才对?(出示:___,这才是对的)补充完整,注意不要与别人说的一样。
5、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谈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是不对的。
生:我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6、如果骆驼和羊再次相遇会怎样?
生:它们会互相帮助,用我的长处弥补你的短处,用你的优势弥补我的劣势。
7、你能续编一段故事吗?
学生自由发言
[六]拓展思维
1、大家想一想,在你所认识的动物中,它们行为往往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你能用两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来说明只要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办好吗?
如:鸡和鸭可以互相帮助。
2、平时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哪些事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
续写故事: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
板书设计
高(长处) (短处)矮
骆驼和羊
高(短处) (长处)矮
骆驼和羊语文教案2
1、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自然段的方法,读懂课文,明白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这个道理。
3、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及以图促进理解语言的能力。
4、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在预习时能找出本课生字的形近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讲的道理,看懂图画。
2、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理解词句,理解老牛的话,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难点)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多幅图的看图学文,共有三幅图。课文的第二、三、四段分别与之对应,显得生动、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时,首先可从图入手,了解故事梗概。接着,边读边思,理解第一自然段。然后,图文对照,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加以理解。最后,观察图画,突出重点段。通过看图、学文,思考提问,理解课文含义,并反复诵读,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
1、挂图三张。
2、剪画,骆驼、羊(两面可用,骆驼腿能弯曲脆下)。
3、生字、词卡片。
4、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我们在第六课曾经学过了《坐井观天》,它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回答,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骆驼和羊》(板书课题)也是讲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场争论,明白了一个道理的故事。
二、指导看三幅图,每幅图上讲谁在干什么?(第一幅图讲骆驼在吃墙上面的树叶,羊趴在墙上怎么也吃不着;第二幅图……)提问:课文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呢?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看图的内容分别是由哪几个自然段叙述的。
2、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轮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完评议。
3、三幅图各讲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精读,分段理解。
1、出示骆驼和羊剪画。骆驼和羊它们相比之下有什么突出的不同?(板书高、矮)看课文怎么说?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骆驼和羊为什么事争论起来?画出有关句子,指名答(板书:好好)。
(2)这两句和第一句有什么关系?(因为骆驼长得高,他就说长得高好……)
(3)他们要各做一件事证明自己说得对,他们说这些话时语气是怎样的?读一读,读出来。
3、指导读出重音。
4、这一自然段写什么?
五、作业:自学骆、驼、俩三个字,注意读准“俩”的音,给生字找形近字。
第二课时
一、继续精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写什么?他们各自怎么证明的呢,读二、三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讲什么?(骆驼做了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不服输。)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出示小黑板)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怎样做、怎样说。
(1)骆驼和羊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墙头伸出茂盛的树叶。)
(2)他们怎样做?贴出骆驼和羊的剪画,理解“一……就”(指导读出轻松语气),理解“老长,还是”(指导读出费劲语气)(看图对比理解)这几个重点词、句说明什么?
(3)他们怎么说?争论有结果了吗?
(4)指导读自然段,读出重音。
(5)小结:学这一自然段,我们用了带着问题读,通过理解重点词从而理解重点句的`方法,是否可以这样学第三自然段?
3、自读、画重点词、学习第三自然段。这自然段讲什么?
(1)他们来到什么地方?板画围墙的另一段。
(2)他们怎么做?读句子,移动翻转骆驼和羊的剪画,贴在相应位置。理解汇报重点词:“大模大样、怎么也”(我画的重点词是大模大样,这个词的意思是……说明……)(我画的重点词是怎么也……)(结合图对比理解)。
(3)他们怎么说:结果怎样?
(4)有语气读,评议。
(5)小结:他们各自证明了自己的看法,但都不肯认输,怎么办呢?(去问老牛)。
4、看图3,再读第四自然段。老牛怎么说:出示字条“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只看到自己的长处”,“长处”是什么意思?是针对前面哪两句话说的?也就是针对谁和谁说的?
(2)请自己理解“看不到自己的短处”。
(3)为什么说“这是不对的”?
5、小结:我们也和骆驼、羊是一样的,有长处,也有短处,条件不同,长短处也可能互相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作业:自学情、围、枝三个字,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第三课时
一、熟读全文,思考: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话会怎样想?指名背课文最后一段。
二、学习生字。
1、读词卡、字卡,检查是否认识。
2、听写六个自学的生字。检查:写得对不对?2。写得好不好(有没有按田字格写)。
3、重点指导字教学:
(1)“事”,看老师怎样写(板书在田字格中),边写边说:“一”,下。
(2)“事”字怎样记?答后在本上书写。
(3)“墙,茂盛、腿”逐一教学,过程同“事”。
4、课堂自学“摇”,汇报。
5、用卡片开火车给本课生字组词口头造句。
三、完成作业:课后二、四题,默写最后一段。
四、总结:学《骆驼和羊》这课,我们明白了“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道理。学习课文时,我们是图文对照,找出骆驼和羊是怎样做的、说的,老牛是怎样说的的句子,通过重点词理解。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学习写人物故事的课文中。
五、作业:
自读《自读课本》第14课,画出天鹅、梭子鱼和虾是怎样做的句子,读一读。
【骆驼和羊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骆驼寻宝记》01-28
语文《乌鸦和狐狸》教案01-24
将相和语文教案11-15
中班数学美羊羊的生日礼物教案11-14
中班数学喜羊羊勇闯狼堡教案12-26
小学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12-06
小学语文教案:《陶罐和铁罐》08-25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喜羊羊勇闯狼堡01-28
语文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2-02
小学语文教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