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2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行实验。
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认识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学难点:
会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行实验。
教学准备:
纸卷成的管、白炽灯;两个大小差不多能套在一起的小纸盒、半透明的白纸、胶水、蜡烛、火柴、剪刀、针;图片、动画、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假如我们生活中没有光,会是怎么样一个世界?
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光的知识——什么物体能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的传播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1、谈话:请你想一想,哪些物体能发光?(学生会说出很多物体,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自己会发光的物体)
2、演示图片、课件或播放录像——各种光源。
3、讲述: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有的.是x电能发光,例如手电筒、各种各样的电灯;有的是燃烧发光,例如蜡烛、火把、火柴、煤等;有的是x生物体内部变化发光,如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有的是x天体内部变化发光,例如太阳光,星光。
4、光源定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5、问:你还知道有哪些光源?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
(二)、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
1、播放动画或视频(阳光透过门窗或森林,手电筒、汽车灯射出的光)下载
2、以上现象说明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提出假设: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实验:
①讲解:为了证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器材:纸卷的直筒、发光的白炽灯)
②讨论:通过直管能看见灯光吗?如果将直管弄弯,还能看见灯光吗?为什么?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讨论:以上现象证明什么?
4、教师小结:通过对比实验,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且,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三)、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1、谈话: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证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教师边讲述边演示:选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盒;在大盒底部正中用针扎一个小孔;去掉小盒的底,在底口粘一张半透明的白纸作屏幕;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
3、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4、讲解实验过程:将蜡烛点燃,立在桌上,将盒子扎有小孔的那面对着蜡烛,推或拉小纸盒,调整屏幕和小孔的距离,在屏幕上能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
5、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加强巡视指导)
6、汇报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
7、问: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与光的直线传播有什么样关系?
8、教师边播放录像边讲解。
9、教师小结:用纸盒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蜡烛光会通过小孔射入盒内,照在纸屏上。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就出现与蜡烛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
三、巩固应用
1、讲述:什么是光源和光的传播方向(扩展:无影灯应用)
2、提问:
①什么是光源?举例说明。
②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
板书: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2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 (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
3 、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 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进行新课
激发兴趣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反馈练习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萤火虫。 C.水母。 D.霓虹灯。
提出问题
(二)光的传播
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
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
让学生讨论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小组实验
(合作)分析实验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让各组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组合:
A.光手电、水
B.激光手电、汽水瓶
C.激光手电、玻璃砖
D.激光手电、白纸
E.激光手电、平面镜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影子、皮影戏、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激光准直、瞄准射击。
反馈练习2:开凿隧道时为什么要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呢?
(三)光速
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讨论回答)光速大于声速。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自查课本。
同学们,回想有关声的现象,想想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反馈练习3:下雨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讨论、交流 反馈练习
观察、思考 猜想假设
猜想
讨论、回答
讨论、交流
信息交流得出结论
讨论、归纳 举例
练习贴近生活
讨论回答巩固
观察生活
阅读比较
小组讨论反馈
板书设计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教学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作业设计
1. 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2.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2、3、4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传播》教案】相关文章: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10-31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5-27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8-10
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09-07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05-16
光现象物理教案09-22
物理教案光的折射09-13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04-3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物理教案10-07
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