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4-10-29 01:04:3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十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5 以内数的次序

  学习目标:了解 1- 5 的次序,能顺序排列 1 - 5 。比较 5 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5 张船的图片。1 - 5 的数字卡。

  活动形式:集体/小组

  活动过程

  1. 出示准备的图片,请幼儿数数有多少张图片。

  2. 请幼儿将图片一张接一张,贴在展览区蓝色背景纸上。

  3. 出示 1 - 5 数字卡,以配对的方式,按次序贴在船图片的上面或下面,以表示船只的排列次序。

  4. 幼儿可在分组活动时间,在蓝色的底纸上加画出海浪和鱼儿。

  活动评价:能顺序排列 1 - 5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数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有1-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刺猬”

  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捂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边走边念儿歌: “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感知4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同类实物。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有l~4个点的小动物家4个。

  2.教具一套:投影机、录音机、磁带、投影片4张。

  3.学具人手一套、动物印章、印泥、食物、卡片、点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4以内的数

  1.听音乐《骑小车》去参观动物村(音乐附后),依次出现投影小猫、小狗、小鸡、小兔的家,让幼儿说说每种小动物有几只?可以用几的点卡表示?动物家的标记是几个点?

  2.尝试按动物的数量模仿动物叫几声。

  3.幼儿按点卡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并拿相应数量动物爱吃的食物。能力弱的幼儿,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如4只小兔就拿4个萝卜。

  二、幼儿玩“找小动物回家”的游戏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教师注意幼儿是否按照自己戴在脖子上的点卡找相应数量动物的`家,并送相应数量的食物给动物。观察幼儿的尝试活动,对能力弱的孩子给予适当的提示。

  三、游戏“小猫小狗小剌猬”

  脖子上戴着1~4点卡的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组合玩“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结束课题。

  附:

  “小猫小狗小刺猬”游戏

  玩法:四位小朋友一组,请一位小朋友手捂着眼睛蹲在圆圈中央,其余三位孩子手拉手边走边念儿歌:“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我是谁。”当念到“谁”时圈上的孩子站好不动,让圈中央的孩子摸一摸,说出被摸着的是几个点的谁。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学习5以内的计数

  活动目标:

  1、复习5一杯的计数,进一步感知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操作,学习5以内的等量对应。

  3、培养观察力和对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数量1—5的拼图卡片。

  2、幼儿用书,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计数和等量对应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拼图,漂亮拼图都藏在这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后面,只要找出数量相同的小花就能拼出美丽的图画,大家快来找找吧。

  2、教师拿出其中一张卡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张卡片上有几朵小花?哪张卡片上的小花和红色色的数量一样多?

  3、小朋友说蓝色的小花和红色的小花一样多,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等量关系。)

  4、3朵红色的花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3朵蓝色的话用几个圆点来表示?所以这两种小花一样多,我们来看看对不对?(拼图验证)

  5、还有谁来把剩下的拼图找出来?

  二、巩固5以内的等量对应

  1、还有一些小动物带着漂亮的气球和彩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发放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第3页的内容。)

  2、小老虎拿了几个气球?谁拿的彩旗和小老虎的气球数量一样多?我们用笔把它们连起来。

  3、数一数还有哪两个小动物拿的气球和彩旗数量是相同的呢?请小朋友用笔把它们连起来。

  4、幼儿操作。

  三、展示部分幼儿作业,收拾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去小熊家做客

  [设计意图]

  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学起来乏味无趣,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思维游戏《珍珠变变变》活动中,我试图设计了“去小熊家做客”这一主题,让幼儿通过“给小熊串糖葫芦”和“穿项链打扮自己”等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 通过手眼协调地进行穿珠,培养幼儿专心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信封一个:幼儿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颗,穿珠小棒1根,穿珠绳2根)

  2、 场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各种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小熊的来信并念给小朋友听:“亲爱的小朋友们,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小熊笨笨。”“我们去小熊家,给它带点什么礼物呢?”“哎,对了小熊最爱吃甜的食物,我们去给它买串糖葫芦吧!”

  (2) 教师带幼儿过“小河”、钻“山洞”,并引导幼儿点数“石头”、“山洞”的数量。

  2、 开活动。

  (1) 串糖葫芦。

  教师带幼儿来到一片空地上,教师发现许多“宝盒”(幼儿活动材料)。教师说:“我们看看能从宝盒里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芦”。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芦”。

  幼儿制成“糖葫芦”后,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反复进行手口一致地电数并说出总数。

  (2) 穿项链。

  (3) 教师说:“我们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呢?”引导幼儿根据“宝盒”里的绳子、珠子,想出给自己制作项链、手链、腰链等来打扮自己。

  幼儿用穿珠绳将珠子穿成项链、手链、腰链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

  教师帮幼儿打结,幼儿戴上项链、手链、腰链等。

  3、结束活动。

  教师带幼儿来到小熊家,把“糖葫芦”送给小熊。

  教师扮成小熊:“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谢谢你们送给我糖葫芦,我也给你们

  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引导幼儿找出与数量相对应的食物,并进行品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铃鼓响了几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铃鼓响了几下

  有益的学习经验:

  1、能很快辨别数量为1、2、3 的物体。

  2、理解1、2、3之间的等差关系。

  3、知道1、2、3的基本排列顺序。

  准备:

  1、每个幼儿1、2、3的点卡各1张,小圆片6片。

  2、贴绒图片:小鸡6只。

  活动与指导:

  1、山示1、2、3的点卡,让幼儿在桌子上分别摆出相应的数量的小圆片,井大声点数,检查摆出的圆片是否正确。

  2、将小鸡的图片按第1行1个,第2行2个,第3行3个,并放对应比较,让幼儿再次感知1、2、3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

  3、教师敲铃鼓一下,让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教师说:“我敲比一下还多一下的铃鼓数。”或“我敲比两下还多1下的铃鼓数。”幼儿应分析教师的话.举起相应的点卡,然后让幼儿大声点数每张卡上的圆点数,并说出这些点卡哪张排在最前面,哪张排在后面,哪张排在最后面,让幼儿将点卡由小到大在桌子上摆成一行。

  4、指导幼儿练习。

  (1)让幼儿目测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明确它们之间多1或少l的关系。

  (2)点数并说出苹果的个数,在空白处画出3个气球和1个西瓜。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在小朋友喜欢的食物中找出饼干 ,问小朋友如何分呢?

  活动目标

  1、 让小朋友们摸一摸饼干的形状。

  2、 小朋友们看见饼干不抢不争。

  3、 人大一点的小朋友分饼干。

  4、 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1、 认识圆形和正方形。

  2、 让小朋友感知饼干的形状。

  3、 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和正方形。

  活动准备

  1、 准备饼干食物。

  2、 准备圆形和正方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课前做游戏:

  手指游戏组织上课纪律。

  二、 新授:

  1、 创设情境:

  嘟嘟龙和小朋友一起分饼干。

  2、 引导幼儿按照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图形分为圆形和正方形。

  3、 分发图片感知饼干的图形特征。

  4 、分发饼干让小朋友享受劳动成果。

  教学反思

  1、让幼儿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圆形和正方形。

  2、让幼儿自己勾勒出心目中的圆形和正方形。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物品(包括物品的颜色、形状等)并进行归类,乐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2、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和有主见的个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平时用的玩具。

  2、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相同)的花片、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相同)的花片,与其相应(颜色、形状)的小筐子、大筐子。

  活动过程

  1、我最喜欢的玩具。引导幼儿在活动室内、室外找一找,玩一玩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并互相说说为什么。

  2、我最喜欢的颜色。引导幼儿从不同颜色的花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花片拼成玩具。

  3、我最喜欢的形状。

  (1)要求幼儿把大筐子里不同形状的花片分别放进相应形状的小筐里。

  (2)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的花片拼成玩具。

  活动建议

  1、可从玩具向生活中的事和物拓展,如自己喜欢的服饰、食物、用具等。

  2、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更换活动材料及丰富活动玩法,如用其它积塑代替花片;用串项链代替拼玩具;采用送礼物的形式,选取好朋友喜欢的颜色(或形状)花片拼成玩具互相赠送等。

  3、活动材料的颜色、形状是幼儿熟悉的且不超过三种。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学插板,让幼儿初步了解插板的外形特征、内部构件。

  2.学习正确使用插板,对进行常规训练。

  3.培养幼儿操作数学插板的兴趣。

  【活动准备】 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课前把上课用的小棋子摆在插板上)

  儿歌挂图《排队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说儿歌《来做客》,边出示插板,同时引导幼儿观察插板。(说出儿歌的'内容)

  2.教师提问:“小朋友盒子是什么形状?(引导幼儿说出长方形的)盒盖上面有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啊有许多小洞洞)它像什么?”

  3.教师“摇一摇,哗啦啦,你们想知道里面住着谁吗?我们现在就把它们请出来!首先我们要学会打开小插板。”

  4.游戏一:学习使用小插板

  (1)教师边说儿歌《喜欢它》,边示范使用方法。(说出儿歌的内容)

  (2)引导幼儿练习使用方法。

  5.游戏二:学习插棋子

  (1)教师示范插棋子,要一个一个往上插。(将各种图案的妻子展示在演示板)

  (2)教师引导幼儿练习插棋子。

  6.游戏三:整理学具

  (1)教师示范收棋子,将棋子翻到图案面,两字手收棋子,把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2)请幼儿练习收棋子,要求吧一样颜色的棋子插摞在一起。

  7.教师出示挂图,教师幼儿一边共同朗诵儿歌《排好队》,边收棋子。

  8.复习一下这节活动的内容,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练习插摞棋子,复习活动中的小儿歌。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给4以内数量的物体排序,初步体验数序

  2、巩固按物体的数量匹配相应的点卡

  3、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活动操作过程,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1、实物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分别是1、2、3、4)

  2、1-4的点卡

  3、数字卡片:1、2、3、4

  4、水果卡片(每种水果卡片的数量分别是1、2、3、4)

  5、投影:三维智力a8-11“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分水果

  1、老师(出示一蓝水果):“这是老师刚买回来的水果,请你帮助老师一起来整理水果好吗?”

  2、老师将水果拿出来放在桌子上说一说:有哪些水果?

  3、启发幼儿思考:我们怎样整理他们呢?引导幼儿把一样的水果放在一个盘子里

  4、请幼儿数一数每种水果有几个,引导幼儿给水果排队,最少的'水果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水果放在后面,从少到多的顺序摆放好,摆好后请幼儿说一说:1个梨、2个苹果、3个橘子、4根香蕉

  5、请幼儿给水果送点卡,鼓励幼儿边送边说:一只苹果送一个点卡……

  二、操作活动

  1、分组操作:分水果

  2、教师演示分水果并小结

  3、幼儿操作动物宝宝卡片:先给动物分类,然后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调整次序,最后再给动物宝宝送点卡

  三、老师用投影仪讲解并指导幼儿完成三维智力a8-12“数一数”(p69,p70)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8以内的数量?

  2、通过尝试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套,电脑屏幕,软件、录音机、磁带。

  2、学具人手一份:作业纸、点卡、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3、隧道口三个,每个隧道口上有不同数量的点卡和数字卡;点卡标志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欲望、引导幼儿感知8以内的数量。

  1、听音乐、让幼儿自由开汽车去探望小动物。

  2、屏幕依次出现小猫、蜜蜂和大象,让幼儿通过听、看、点数说出每一种动物的数量模仿其动作或叫声。

  二、教师示范、幼儿操作练习

  1、教师操作示范、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①教师示范点数动物、

  匹配相对应数量的食物。

  ②教师示范,看点卡标记,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

  2、让个别幼儿看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动物和食物。

  3、让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学具操作分三种水平)①按纸上的点数找相应数量的.小动物。②按纸上的小动物数量找出相应数量的食物。③让幼儿按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和食物。

  4、教师小结幼儿操作情况。

  三、游戏《乘车》

  玩法及规则:让幼儿数一数自己选择的爱心点卡(车票)上的点数,

  然后根据点卡乘上相应的车,并让幼儿相互检查。接着听音乐做游

  戏,并提醒“司机叔叔”在穿隧道时,必须选择相对应的点卡隧道。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利用环境中的物品巩固幼儿对8以内数量的认识。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正确区分红、绿、黄、蓝四种颜色,并按颜色进行归类。

  2、愉快地参与游戏活动,体验师幼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鱼若干。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钓鱼棒、筐子若干

  2、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晒鱼架若干。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汽车若干。

  3、布置好池塘的场景,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汽车入场,巩固对红、绿、黄、蓝四种颜色的认识。

  (一)开汽车。

  “宝宝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钓鱼好吗?”

  1、我们要开着汽车去。先看看,老师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呀?

  2、你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呀?(个别提问)好了,我们出发吧!

  (二)停汽车

  1、池塘到了,我们把汽车听到停车场去好吗?老师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呀?,我应该停在哪个停车场

  里呀?(红汽车停在红色停车场)

  2、宝宝们的汽车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停在哪里呢,快去找一找吧。

  小结:红汽车停在红色停车场。

  二、宝宝钓鱼。

  (一)和宝宝一起钓鱼

  1、汽车停好啦,我们轻轻地走到池塘边,可以蹲下来看一看,池塘里有什么呀?有多少呀?(许多鱼)

  2、引导幼儿观察池塘里的鱼的颜色

  问:有些什么颜色的鱼呢?

  小结:有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绿色的鱼,那我们每种颜色的都来钓一条好吗?

  3、老师和宝宝一起钓鱼。(鱼儿都钓完了,我们把鱼竿来交给老师)

  (二)宝宝整理鱼。

  1、请宝宝找和箩筐相同颜色一样的垫子坐下来。

  2、把鱼排排队、数一数

  我们把鱼拿出来排排队、数一数,你钓到了几条鱼?(个别提问)

  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钓到的鱼的颜色。(互相、集体交流)

  (1)拿一条鱼举起来,有没有谁和老师钓了一样颜色的鱼?是什么颜色的?大声地告诉大家,你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2)这是什么颜色的鱼?有谁钓的鱼是和它一样颜色的?(我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3)你还钓到什么颜色鱼?(请一个幼儿说一说)有谁和她钓的鱼是一样颜色的?小结:我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4)还有一种是什么颜色的鱼?我钓到了一条什么颜色的鱼。

  三、宝宝晒鱼。

  1、引导幼儿观察晒鱼的架子有哪些颜色。

  今天我们钓了这么多鱼,吃不完,我们把它们晒起来。看这是什么颜色的夹子?那它应该夹什么颜色的鱼呢?(红夹子夹红色的鱼)

  2、那其他夹子应该夹什么颜色的鱼呢?(个别提问,小结:黄色的夹子夹黄色的鱼,蓝夹子夹蓝色的鱼,绿夹子夹绿色的鱼)

  3、宝宝晒鱼:

  让我们把鱼儿都晒起来吧!

  要求:

  (1)鱼儿是什么颜色的,就要晒到相同颜色的架子上。

  (2)晒完鱼,把箩筐放在大箩筐里,去坐下来。

  4、检查

  来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四、开着汽车回家

  宝宝们,今天钓鱼开心吗?那我们下次再来钓鱼好吗?开着汽车回家咯!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ABAB的排列规律。

  2、尝试有规律的交替排序,培养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课件,红色、蓝色的花,小兔回家的路,展板,小兔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小兔搬家

  1、教师头戴小兔头饰:"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

  2、我今天有个好消息想分享给小朋友们:我要搬新家了!所以,我想去采些花来装饰我的小路。

  (二)探索、发现规律。

  1、漂亮的花

  (1)哇,草地上有好多花呀,我们一看,有哪些颜色?

  (2)这些花是怎么排队的?指名说———集体说(引导幼儿看课件观察,并说出排序的规律。)

  (3)老师:原来这些花是按照一朵红色,一朵蓝色,一朵红色,一朵蓝色的规律交替的排列着。所以显得更漂亮。

  2、摘花啦

  (1)小兔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摘花了,我们来看看小兔是怎么摘花的吧?

  (2)教师边操作课件,边请小朋友说一朵红色,一朵蓝色,一朵红色,一朵蓝色。

  (3)草地上的花真多呀,小朋友也来帮我一起摘,好吗?但是在摘花摘花的时候我有个要求:一朵红色,一朵蓝色,一朵红色,一朵蓝色的摘,边说边摘。

  (4)幼儿操作摘花,教师在旁指导。

  (5)引导摘完花的幼儿将花送进各组的框子。

  3、装饰小路

  (1)小朋友们帮小兔摘了好多花呀,小兔已经开始装饰小路了。

  (2)教师出示已经装饰好的小路,引导幼儿说说,小兔是怎么装饰小路的'?

  (3)请个别幼儿操作。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试?那我们现在走到桌子旁,赶紧去试试吧!

  (5)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成果

  (1)将幼儿的作品连在一起展示在展板上。

  (2)请幼儿观察,验证小路是否正确,有问题的我们一起验证。

  (3)师幼一起验证个别成果。

  (4)谢谢小朋友帮我装饰了小路,今天的小路装饰的都特别漂亮。

  (5)那我们现在踏着这漂亮的小路,一起去小兔家玩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复习对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认识。

  2、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用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拼成的房子三间,三种图形片(数量和幼儿人数相等)。

  2、小白兔头饰一个,魔术箱一个里面装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形拼画,激发幼儿兴趣,复习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老师带上小白兔头饰扮演小白兔和幼儿打招呼,然后以小白兔的`口吻

  请小朋友参观自己家的房子。

  2、出示用图形拼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房顶、房身和窗户分别是怎么形状。

  教师:小兔子的房子漂亮吗?它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二、创设情境,复习巩固对标记的认识。

  (再出示两间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其标记。

  教师:这三间房子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房子上有什么标记?

  三、游戏“变魔术”,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小兔子和小朋友完变魔术的游戏:小朋友随便说一个图形的名称小白兔就能从魔术箱中变出来。

  2、变换游戏方式:(教师课前把颜色、大小不一的三种形状片片放置在幼儿桌上)小白兔随便说一个图形的名称,小朋友们就变出来。(请几名幼儿上前变魔术)

  四、送图形回家。

  教师:图形宝宝玩得有点累了,它想回家了,你们愿意送它们回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引导幼儿观察三个不同的标记。

  教师:它们的家就在这里,三角形标记里就住着三角形宝宝,正方形标记的家就住着正方形宝宝,圆形标记就住着圆形宝宝。请你们来送它们回家吧。

  检查幼儿操作结果并进行点评。

小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5以内的数。

  2、在操作中学习按数取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重点】

  能根据数卡取得同等量的物体。

  【活动难点】

  随着任务的增多能够正确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绘本《123,数兔子》、课件《点数5以内的物体》、操作卡若干(数卡、图片:小兔子、萝卜、毛衣、裤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阅读绘本《123,数兔子》。

  和幼儿共同阅读绘本《123,数兔子》,引领幼儿进入情境:兔妈妈生了好多兔宝宝,小兔子们好调皮呀,兔妈妈忙得照顾不过来,小朋友可以帮它照顾小兔子吗?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没有那个能力照顾小兔子。

  二、感知5以内的数。

  展示课件《点数5以内的物体》,引导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

  如,图中有几块面包,用数字几来表示。

  三、游戏:照顾小兔子。

  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有能力照顾小兔子。那你们知道怎么照顾小兔子吗?

  1、教师讲解操作规则,并清个别幼儿示范。

  (1)领任务。

  从盘子里选择一张任务卡(数卡),由任务卡决定要照顾几只小兔子,从盘子里挑选要照顾的兔子。

  (2)给小兔子喂食物。

  ——小兔子肚子饿了,想吃东西了,我们给它们喂点食物吧!那我们应该喂几个萝卜呢?

  ——哦,对了,有几只兔子就喂几只萝卜。兔妈妈说了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就够了,吃多了肚子会不舒服的。

  (3)给小兔子选衣服。

  天好冷啊!兔妈妈给小兔子准备了好多衣服,我们给小兔子选衣服吧。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指导。

  观察幼儿的操作,并适时给予指导。做完任务的幼儿经教师检查后可以更换任务卡,继续操作。

  3、教师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小结。

  四、和小兔子做游戏。

  ——看来小朋友把小兔子照顾得很好,小兔子想和你们做游戏,一起来玩吧!

  教师带领幼儿边读儿歌,便表演。

  附儿歌:小兔子

  一只小兔蹦蹦跳,

  两只小兔啃萝卜,

  三只小兔荡秋千,

  四只小兔转圈圈,

  五只小兔拍手笑。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小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数学教案04-30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10-22

小班蒙氏数学教案08-29

小班数学教案【必备】11-13

【推荐】小班数学教案06-15

小班数学教案【热门】06-15

小班数学教案:分类10-12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10-11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08-03

【优选】小班数学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