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03-05 10:40:26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8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6以内的实物数量。

  2、能按1-8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物体。

  3、积极愉快地参与分组操作。

  活动准备:1-8的实物卡若干、夹子若干;学具比高矮;学具比长短。

  活动过程:1、情景导入

  (1)目测数群

  教师出示3-6的实物,引导幼儿目测实物。

  师:小熊超市刚进了一批新货,看看都有些什么?它们有多少?(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

  (2)按数匹配实物

  教师出示3-6的图卡,启发幼儿将图卡与相同数量的夹子相匹配。

  师:小熊要进的第二批货在我们的卡片上,都有什么?有多少?请你用夹子来帮它们做上标记,(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几个。。。我送你几个夹子做朋友)

  2、操作活动

  (1)第一组:排序

  引导幼儿从高到矮、从矮到高排序。

  (2)第二组:比长短

  引导幼儿把最长的物体做上标记。

  (3)第三组:投放新材料(匹配)

  引导幼儿将6以内的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3、挑战:7-8实物卡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

  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简单的评价。

  4、延伸:把挑战内容投放在益智区,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目地要求

  1.能按照物体的一种属性找出同类或者不同类的物体,并尝试说出物体的特征。

  2.尝试按物体的一种特性分类。

  3.体验操作的快乐。

  准 备

  教育准备:“彩色鱼”

  学具准备:“彩色鱼”

  二、 蒙氏数学《求同求异》

  (一)预备活动:师幼相互问候

  走线: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路上会经过一座独木桥,小朋友们可要小心了,不要掉到河里去了。

  (二)集体活动。

  (1)找相同。

  ①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老师抓到了很多条鱼,你们想看看这些鱼吗?

  ②出示彩色鱼色板,按彩色鱼的大小归类。

  师:你们看,这些鱼还在“鱼网”里呢。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帮这些小鱼排排队,

  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帮小鱼排队的,老师也要来帮小鱼排队,看老师是怎么排的。

  教师按大小将彩色鱼排成三排,并提问幼儿。

  师:这些彩色鱼排好队了,你们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啊?

  师小结:嗯,小朋友们,真聪明,我是按照这些鱼的大小来排队的,大鱼的排成一排,比大鱼小,比小鱼大的鱼排成一排,小鱼排成一排。

  ③按彩色鱼的颜色归类。

  师:现在,老师要将这些漂亮的鱼重新排队了,看看老师是怎么排的。

  教师按颜色将彩色鱼归类,颜色相同的排成一队。

  师:你们看,这些鱼儿是怎么排队的啊?

  师小结:现在这些鱼就像是一家人,穿着同样颜色的衣服,鱼爸爸带着鱼妈妈跟鱼宝宝出去玩。

  (三)游戏—找不同。

  师:现在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找一找哪只鱼站错位置了。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操作教学学具,让幼儿找不同。如:5条大鱼和1条小鱼;红色的鱼和1条紫色的鱼。

  (四)

  幼儿操作学具,先让幼儿按照大小将彩色鱼归类,再让幼儿按颜色归类。

  师:现在,老师要让小朋友们帮这些彩色鱼排排队,按照大小来排队,大鱼排成一排,小鱼排成一排,比大鱼大比小鱼小的排成一排。

  (五)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幼儿的操作常规及按照要求操作学具。

  (六)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认识方、圆标识,并通过形状、软硬将糖果分类。

  3、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烘托紧张气氛),PPT,实物投影仪;

  2、大嘴怪手偶,移动黑板,方形、圆形糖果教具少量,糖果屋两间;

  3、幼儿操作圆、方糖果(粘贴于椅背、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4、布袋两个(内装软糖1硬糖N)(硬糖1软糖N),糖果抽取箱。

  【活动过程】

  一、引入,出示PPT,认识各种各样的糖果。

  在一个神奇的糖果王国里,住着好多好多的糖果宝宝,他们是谁?(幼儿自由说自己看到的分别是什么糖)

  这些糖果宝宝每天都过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糖果王国里来了一位大嘴怪(放紧张音乐),它要吃掉这些糖果宝宝,可怜的糖果宝宝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如何拯救)

  如果你是糖果宝宝,在外面遇到了坏人怎么办?(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幼儿讲出将糖果宝宝送回家)

  二、出示方、圆教具糖果,请幼儿帮忙送回家。

  好,那我们就把他们送回家去。这些糖果宝宝该去哪个家呢?(引导幼儿观察糖果外形,说说分别住进哪个家,再请几名幼儿去黑板上演示)

  还有一些调皮的糖果宝宝躲在你们的椅子后面,我们赶紧去找到它们。(放紧张音乐)

  你们都找到糖果宝宝了吗?看看你们的糖果宝宝长什么样子?应该送到哪个家呢?

  糖果宝宝都送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幼儿评价糖果宝宝是否都送回了正确的家)

  小结:方方的糖果送到了方方的家,圆圆的糖果送到了圆圆的家,糖果宝宝想跟你们说,谢谢小五班的小朋友。

  三、判断糖果的软硬。

  大嘴怪这下可没劲了,他在大街上东找找,西找找,怎么一个糖果宝宝都不见了。诶,突然它发现了一个布袋,原来是迷路的糖果宝宝躲在里面了,大嘴怪说:“哈哈哈,我要把布袋里不一样的糖果宝宝吃掉!”

  我们赶紧来拯救它,来,摸摸看,谁不一样?(请个别幼儿摸一摸)

  1、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布袋里的糖果,区分软糖和硬糖。

  软软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软软的还像什么呢?(棉花、被子、白云)

  咦,这儿还有一个布袋(同上)

  硬硬的怎么来表示呢,我们来用身体试试看。硬硬的还像什么?(石头、木头、钢琴)

  四、和糖果宝宝玩游戏。

  你们真棒,糖果宝宝都拯救好了,大嘴怪什么也没吃到,灰溜溜的走了。

  没有了大嘴怪,糖果宝宝又想出来玩了,你们愿意带他们出来玩吗。

  出示糖果箱,请幼儿上来听清指令摸取相应的糖果。(像被子、棉花、白云一样,像喝水的桌子、电视,像太阳、皮球一样,像石头一样)多请几个。

  五、活动结束。

  ——把糖果宝宝放在口袋里保护好,千万不要被大嘴怪看见咯。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初期,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数的实际意义必须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在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做客”、“办家家”等游戏乐此不疲,常常在活动区中为客人做饭、请客人喝茶……看到孩子们欢快地游戏,我萌发了将数学概念与幼儿游戏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数字实际意义的理解,进行初步的手口一致地点数的想法。于是我设计了小班数学活动“看朋友”,让幼儿在看朋友、到朋友家做客、给朋友送礼物的游戏情境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课的`运用、幼儿的实际操作、师生共同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目标:

  1.体验去朋友家里做客的快乐。

  2.初步理解数字1、2的实际意义。

  3.能大胆地参与数数活动。

  活动准备:

  1.活动场景布置:数字宝宝的家。

  2.画有1个或者2个的图片若干,饼干、糖果若干。

  3.音乐《找朋友》;课件《找朋友》。

  活动过程:

  1.带礼物去看朋友。

  开上小汽车,一起去看朋友。

  播放《找朋友》音乐,教师带着幼儿一起开起小汽车,去看朋友。

  向数字宝宝问好。

  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问:

  红房子是谁的家?(1的家)

  绿房子是谁的家?(2的家)

  让我们一起向数字宝宝问好吧!

  2.参观数字宝宝的家。

  看一看:数字宝宝的家里有什么?点数数字宝宝家里的物品各有几个。知道数字宝宝“1”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是1个,“2”家里的玩具和物品都有2个。

  帮帮忙:让这些物品回到相应的数字宝宝的家。

  (1)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各种物品,数量分别是1个一组、2个一组的):

  有一些东西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忙吧!

  (2)提问:

  谁应该回到“1”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个?

  谁应该回到“2”的家?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2个?

  (3)教师边提问,边操作,根据幼儿的意见将课件中的物品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找找看:有没有谁走错了家。

  验证刚才的操作结果: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刚才的操作中,有没有数量不是1的进了“1”的家?

  3. 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应该怎么给数宝宝送礼物,数宝宝才会开心呢?(提示幼儿给数宝宝送相应的礼物)

  请幼儿来给数字宝宝送礼物。

  4. 听音游戏。

  听到几下拍手的声音,就请数宝宝几来跳舞,带着数宝宝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

  5. 回赠礼物:数宝宝也给小朋友准备了礼物,请小朋友自己去取,1送给每个小朋友1块饼干,2送给每个小朋友2块糖果。

  6. 和数宝宝再见,开上小汽车回家。

  活动反思:

  对小班幼儿来说,数字“1”和数字“2”就好象两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样,他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弄混淆他们实际上所代表的意义。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小朋友拿着一个苹果说:“我有两个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着物品,但手里点的和嘴里数的却不是对应的。这就是小班孩子在数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现。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初步理解数字“1”和“2”的实际意义。

  活动设计上有几个优点:

  一是活动选材生活化。孩子们都有到别人家去做客、看望亲友的生活经验,去看朋友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活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处在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

  二是活动中提供了丰富的多通道的刺激,使幼儿沉浸在游戏的愉悦之中。首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幼儿在视听、交互中感受学习的愉快。老师设计了能够位移的多媒体课件,将散落在房子四周的物品逐一移动到相应的房子里,这个过程伴随着好听的音乐声,孩子十分喜爱;其次,多种实物学具的提供,给孩子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他们在送礼物、取礼物的过程中反复练习,在动作操作中理解了数字“1”和“2”的实际意义。

  三是活动过程游戏化。整个活动以“看朋友”为线索贯穿始终,小朋友们通过“问候朋友——送礼物给朋友——拿朋友给自己的礼物——和朋友一起游戏”的过程,不知不觉地进行了数的实际意义的学习,并在操作中进行了巩固。活动动静交替,安排环节紧凑,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有数学活动不好上,孩子数学经验构件支离破碎等等感慨。通过这一次活动我们看到,数学教学和主题内容是有结合点的,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我们不断地关注孩子的行为,在孩子的兴趣点上去寻找数学活动适宜的教材内容,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游戏中感受数学、探究数学、用自己的经验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探索,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 手口一致地点数3。

  . 了解并说出家人的共同喜好,培养关心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 冬冬纸偶。

  . 面包和牛奶图卡。

  . 画有3个物体的图卡。

  . 塑料圈。

  . 图画纸或“我们都爱吃”补充操作材料(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 出示画有 3 个物体的图卡,请幼儿数一数?(个别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全体幼儿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数。)

  2. 出示冬冬纸偶,告诉幼儿他要给爸爸妈 妈和自己准备早餐。提问:

  冬冬要准备几个面包?( 3 个面包。)为什么?请全体幼儿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冬冬家有几个人。

  冬冬要准备几杯牛奶?( 3 杯牛奶。)为什么?请全体幼儿举起手和老师一起手口一致地点数冬冬家有几个人。

  3. 请幼儿说出自己和爸爸妈 妈都喜爱吃的食物,把这些食物画在“我们都爱吃”补充操作材料上,并贴上爸爸妈 妈和自己的照片。

  4. 请幼儿把完成的操作材料,与小朋友交换欣赏。

  活动评价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 3。

  能说出家人的喜好。

  活动建议:

  如果幼儿已能够轻松地点数,教师可引导幼儿报出总数。

  如时间不够,可考虑让幼儿提前准备爸爸妈 妈喜欢吃的食物的照片,代替画爸爸妈 妈喜欢吃的食物。还可以在娃娃家延续这个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仪器: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

  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将两种物体对应排列的不同方法。(重点)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述自己排列的过程与结果。(难点)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教具:

  1、图片:小猫、小狗、小兔、小猴。

  2、头饰:小企鹅一个

  (二)学具:

  1、衣服颜色为红黄蓝的喜羊羊、红黄蓝色的帽子和鞋子;

  2、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标记的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奶瓶;

  3、手拉手的妈妈和宝宝;大小不同的盘子和水果。

  (三)幼儿已有知识经验:

  幼儿已掌握横、竖排序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企鹅请客”的游戏情境,诱发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小企鹅。今天我请了许多小动物来我家做客。(播放敲门声:当当当)

  ——我们一起看一看谁来了?

  二、通过“快乐的聚会”情境,诱发幼儿探索两种物体对应排列的不同方法。

  1、创设“小客人排队”情境,引导幼儿探究排序的不同方法。

  ——哎呀,小动物们站的太挤了,谁愿意帮他们排成一队呀?

  ——你是怎样帮他们排队的?

  ——还可以怎样排?

  2、创设“为小客人分碗”情境,引导幼儿尝试将两种物体并置对应排列。

  (1)个别幼儿示范

  ——要开饭了,哪个小朋友能为每只小动物发一个碗。

  ——他们是怎么发碗的?

  ——还有谁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2)启发幼儿探究送碗的多元方法

  ——这几个小朋友分别是怎样发碗的?给横着排队的动物发碗有几种方法?

  ——给竖着排队的动物发碗有几种方法?

  (3)检查、验证

  ——我们来看一看,每个动物是不是都对应放了一个碗?

  3、创设“送食物”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重叠对应排列的方法。

  ——饭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食物?

  ——请小朋友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分到每个小动物的碗里。

  ——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个小动物的碗里都有它爱吃的食物?

  三、幼儿分组操作,尝试练习对应排列方法。

  1、介绍操作材料

  今天还有一些好朋友也遇到了困难,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2、鼓励幼儿自由操作。

  请小朋友们帮助你喜欢的好朋友去解决困难吧!

  3、展示幼儿的成果。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帮好朋友解决困难的?

  四、通过“小企鹅的感谢”,帮助幼儿体验助人的快乐。

  小朋友,你们可真棒,帮助我和我的好朋友解决了困难,我想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好吗?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园教学实际,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使用幼儿感兴趣的衣服实物图,并且按照小课题《通过多种操作材料培养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活动,使幼儿在本节课题活动中,生活自主、自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活动名称:

  数学活动《钉纽扣》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数量,能做4以内等量集合。

  2、体验4以内的等量关系,并学习用“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讲述。

  3、能自己检查操作结果,不漏钉纽扣。

  活动准备:教具:底卡9《钉纽扣1》、底卡10《钉纽扣2》分别插入多用插板;单色插钉10个。

  活动重点:按数量取物,取出等量纽扣。

  活动难点:能够仔细检查操作结果,并表述出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以“帮妈妈给娃娃的新衣服钉纽扣”为情景,提出“先确定扣眼数量再一次取出等量纽扣,---钉完并表述”的规则。

  二、基本部分

  1、 出示底卡9、底卡10,请幼儿观察并提问“衣服上的洞洞”是什么,请幼儿回答(原来是扣眼,还没有钉好纽扣呢)

  1、演示规则:教师指着底卡9上左边的衣服提问幼儿看看这个裙子上一共几个扣眼呀?(3个),3个扣眼需要钉几个纽扣?(3个),(教师演示,请幼儿徒手操作),先伸出一只手,再用另一只手拿插钉,放到这只手上---1个、2个、3个。一共拿了几个?纽扣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可以钉纽扣了。钉完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2、教师介绍活动名称,请大家一起说说先要干什么?(数数扣眼有几个),再干什么?(拿出这件衣服需要的几个插钉放在手心里),最后干什么?(一个一个钉到扣眼里),做完还要怎么样(说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

  3、分组操作:教师按组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开始操作。

  4、观察指导:教师巡视幼儿“钉纽扣”的操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提示“钉纽扣”的时候,要先数一数衣服上有几个扣眼,然后再一次取出衣服上所需要的纽扣,看看你的手心纽扣准备好了吗,纽扣准备好了再去插,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巡视提醒幼儿,做完后还要说一说“几个扣眼钉几个纽扣”,检查一下还有没有扣眼漏钉的。

  三、 结束部分

  教师评价幼儿活动,鼓励表扬,请幼儿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能够将活动教学法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活动,通过活动,帮助教师理解其精髓所在,能够使教师得心应手的组织活动,保证每个幼儿在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取丰富多样的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发现到孩子的另一面,特别是发现了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在数学活动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

【【精华】小班数学教案8篇】相关文章:

1.【精华】小班数学教案4篇

2.【精华】小班数学教案九篇

3.【精华】小班数学教案汇总六篇

4.小班比长短数学教案

5.《图形宝宝》小班数学教案

6.小班数学教案《分饼干》

7.小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8.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找家》

9.《听音数数》小班数学教案

上一篇:中班数学教案 下一篇:中班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