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时间:2021-11-15 10:41:5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教材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既扩宽了学生收集数据的渠道,又凸显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教材才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形成知识的生成点。

  2、在前面的统计知识中,学生已经有了运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经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懂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统计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与总量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对比观察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学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运用扇形统计图进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2

  一、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统计表的相关知识你了解多少?

  预设

  生1: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制成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种表格叫作统计表。

  生2:统计表一般包括名称、项目、数量、单位等基本信息。

  生3:统计表也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生4:制作步骤:一是收集整理数据;二是设计表格;三是填写数据。

  师: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接触过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同学们还记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复习一下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

  二、回顾与整理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小结并板书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2、条形统计图的分类。

  提问:条形统计图可以分为几类?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名回答。

  预设

  生1:条形统计图按照形式来分,可以分为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

  生2:条形统计图按照实际需要可以绘制成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

  3、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提问:同学们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应注意些什么?

  (2)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名回答。

  预设

  生1:注意直条的宽窄应一致。

  生2:要注意单位长度。

  生3:还要注意美观。

  生4:应先在格子图上画出纵轴和横轴,并分别标上名称。

  生5:还应在横轴上确定直条的间隔,在纵轴上确定每格代表的数量。

  生6:如果是复式条形统计图,不同类别要用不同的颜色或形式的直条加以区分,便于比较。

  生7:还要写统计图的名称、日期、单位等。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结合下面提供的数据信息绘制一幅条形统计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方格纸上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3)课件出示数据信息:希望小学和光明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统计表。

  (4)学生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后在全班展示,并说出自己的绘制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①根据纸张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作为纵轴和横轴。

  ②在横轴上适当分配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③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并标出数量和计量单位。

  ④用不同的图例区分两组数据。

  ⑤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标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和图例。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3

  教学内容:

  统计天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2、使学生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提问:

  问:我们在学习可能性的知识时,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呢?你们能举例说说吗?

  我们还会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活动方案,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二、完成第25题

  读题,理解题意。

  可演示主持人两次抽奖的过程,使学生明白:

  第(1)题 用4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表示4种不同颜色的座位票,演示从中抽出一种颜色的座位票,启发学生思考每个同学获得开心奖的可能性。

  第(2)题 用10张红色彩纸表示10张红色座位票,按1~10编号后,演示从中抽出一个编号的座位票,启发学生思考拿红色票的同学获得幸运奖的可能性。

  三、完成第26题

  出示题目,读题

  问:要使落下后红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1/3,必须有几个面涂上红色?有几种涂的方法?

  要使落下后数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5/6 ,必须有几个面写上2字?有几种写法?

  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

  符合要求的涂色或写数方法不是唯一的,但第(1)题必须有2个面涂成红色,第(2)题必须有5个面写2。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制作、展示、交流、评价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掌握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简单分析统计图。

  3、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第二步:确定直条和间隔的宽度;第三步: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直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展示多媒体课件第2页)谈话:自古至尽,我们国家就是一个山清水秀,名山众多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山吗?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五座名山给同学们搬来了。(展示课件第37页:五座名山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简单了解五座名山海拔高度,感受祖国山川的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8页)出示问题:你能很快说出哪座山最高吗?

  (设计意图:为下面研究条形统计图做铺垫。)

  (展示课件第8页:五座名山海拔高度统计图)出示问题: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能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吗?从统计图中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初步分析图,感知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简单概括条形统计图的表示方法。

  2、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展示课件第9页:四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学习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出示课件第10页的问题:该怎么画条形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制图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全班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出示制图步骤。

  (3)(展示课件第11页)出示例题,指名读出例题统计表中的数据。

  教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画图。(教师课件演示制图步骤)

  (4)幻灯机展示学生学生画图,及时给予评价。对于不规范的图给予指导,画图难点集中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画图,亲身感受画图的难点,教师针对难点集中指导,让学生突破本课难点)

  3、引导学生简单分析统计图

  (1)(展示课件第12页)游戏:你来问 我来答

  出示问题,让学生选择问题,指定其他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图的能力。此环节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再有学习疲劳的感觉。)

  4、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展示课件第13页: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提出问题:统计表和统计图,哪一种方式表示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更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刻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三、巩固新知

  1、(出示课件第14页)让学生依据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画一幅条形 统计图。

  2、(出示课件第15页)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强化教学重点,突破画图难点)

  3、(展示课件第16页,出示问题: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我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提高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5

  在前面的教材里,学生已经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能够利用这些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变化态势;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能够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本单元教学扇形统计图、众数和中位数,扇形统计图过去是选学内容,现在是基本的教学内容,而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分别是总数量的百分之几,众数和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在平均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基本特点时,往往选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表达数据的特点。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教材编排了四道例题和两个练习,例1和练习十五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例2至例4以及练习十六教学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

  1.以百分数的知识为基础,教学扇形统计图。

  例1教学扇形统计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体会图中的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理解这张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我国陆地的总面积,用五个扇形分别表示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地各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几。由于五种地形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不同,所以五个扇形的大小不同。教材及时指出,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它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经过这一步教学,学生知道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形状不同,而且表达的数据内容也不相同。第二步根据已知的我国国土总面积,利用扇形统计图里的数据,分别算出五种地形的面积并填入统计表,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由于计算比较复杂,所以使用计算器。

  教学扇形统计图,要理解图中的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利用这些百分数进行相关的计算,不要求学生制作扇形统计图。练一练和练习十五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了两方面的练习内容。一是从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大小以及表示的数据出发,进行分析与解释。如练一练第1题看图说出7月份哪项支出最多。第2题从我国的国土只占世界的7%,人口却占世界的22%,想到我国人均占有的土地比较少,人口密度很大。练习十五第1题通过对应数据的比较,判断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二是看图估计或计算,如练习十五第2题根据拼盘里的花生米所占面积的百分比,估计其他干果各占面积的百分比。第3题分别计算我国四个海域的实际面积。

  2.联系现实的素材,教学众数和中位数。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由于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众数反映了这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教学众数,要让学生领会众数的意义,学会在一组数据中得出众数的方法。例2用表格呈现9个学生每人用20粒黄豆种子做发芽试验的结果,先看表在括号里填数,感受发芽17粒的人数最多,有5人。然后把9个数据依次排列,指出17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教学这一段内容,首先要形成正确的众数概念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在发芽结果的数据中,17出现了5次,17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5是它出现的次数,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7,不是5。其次要知道求众数的方法在一组数据中寻找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不管这个数出现了几次,只要比其他数出现的次数多,它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例题还要求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联系实际比较平均数和众数的意义,体会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众数。

  第79页练一练第1题通过找出一组学生的年龄的众数,巩固众数概念和求众数的方法。第2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了众数,鞋店上周销售皮鞋中,25.5cm这个尺码的皮鞋售出的双数最多,25.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进货时要多一些这个尺码的男鞋。练习十六第1题配合例2的教学,男生身高的众数是153,女生身高的众数是148,10名男生里3人的身高是153厘米,10名女生里5人的身高是148厘米,所以说女生身高的众数更能反映这组学生的身高情况,即更具有代表性。这就是众数作为一种统计量,在描述一组数据特征时能起的作用。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单数,那么中位数是正中间的那个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双数,那么正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才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教材编排两道例题,分别教学这两种情况。

  例3要求学生评价7号男生的跳绳成绩在这组同学中的位置,有的学生可能根据算出的平均每人跳117下,认为7号男生跳的比平均数少。有的学生可能把7号男生跳的下数与其他男生比较,得出他的成绩是第三名。这些都是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比较。为什么7号男生跳的下数比平均数少,成绩还是第三名?为了解决这个疑问,例题先教学中位数的知识,指出把这组数据按大小排列,正中间的一个数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既揭示了中位数的含义,又讲了求中位数的方法。再把7号男生的成绩与中位数比,看到尽管他跳的下数比平均数少,却比中位数大,在这9个男生中的名次还是比较靠前的,初步体会中位数与平均数是两个不同的统计量。例题还要学生思考为什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比中位数多得多,这是由于2号和8号男生的成绩十分突出,远远多于其他男生跳的下数,他俩的优异成绩使男生跳绳的平均数大了,而多数男生的跳绳成绩都低于这个水平。所以,如果一组数据里存在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的极端数据,平均数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这时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更合适。

  例4求10个女生跳绳成绩的中位数,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双数。教材指出,正中间有两个数,中位数是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并要求学生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学会求这种情况的中位数的方法。然后把各个女生的成绩分别与中位数比较,体会用中位数能评价每个数据在整体里的地位。

  练一练的教学不能偏重于求平均数和中位数,要把时间用在第(2)、(3)两个问题的讨论上。9位同学家庭的住房面积中,有两个数据比其他数据小很多,所以平均数比中位数低得多,用中位数代表9个家庭的住房水平比较合适。练习十六第2题的数据中,A飞机的飞行时间只有8秒,比其他飞机少得多,一般用中位数表示这8架飞机的飞行水平。如果A飞机不飞,其他飞机的飞行时间虽然有多有少,但差距不是很大,所以平均数和中位数比较接近,都能代表这些飞机的飞行水平。第3题公司的经理、副经理的月工资比其他员工高出很多,教材让学生分别算出公司员工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体会平均数比中位数、众数大得多,应该用中位数或者用众数来反映这个公司的工资水平,进一步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实际应用。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明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练功房。

  基础练习,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分辨什么数据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更清楚更直观。

  2、智慧树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分析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3)第3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实践大本营

  提高练习。

  让学生选择一题来绘制统计图:

  (1)绘制统计图需要哪些数据?

  (2)绘制统计图你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结复式统计图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7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述。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教师帮助下进行绘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相同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

  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较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

  (1)学生讨论。

  (2)反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才的比较,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

  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1、出示例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2

  6

  11

  16

  23

  29

  31

  32

  25

  20

  12

  5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思考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

  (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交流。(投影仪)

  (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教师概括制作方法

  三、读图练习

  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能否说说这个地方20xx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你认为全年气温变化的转折点在哪里?

  4、你还能从图中想到什么?说给其他同学听一听。

  四、练习(读图与画图)

  1、试一试。

  2、练一练。

  五、课堂小结。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8

  扇形统计图

  认识中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81页的例3、例4,“练一练”和练习十六的第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能具体问题选

  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2.使学生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9个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观察数据,说说你对这组数据的看法。

  2.讨论:你认为7号男生的成绩在这组同学中处于什么位置?

  小结:可以先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7号男生的成绩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这组男生的成绩重新排一排,看7号男生的成绩排在第几名。

  为什么7号男生跳的下数比平均数少,成绩还排在第三名?你认为用平均数代表这组

  男生跳绳的整体水平合适吗?

  为了更好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

  二、探究

  1.你能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一排吗?

  引导:这组数据一共有几个?处于正中间位置的是哪个数据?

  “102”的前面有几个数据?后面呢?

  指出:这组数据中,正中间的一个数是102,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把7号男生的成绩与中位数比较,你觉得该生的成绩怎么样?

  2.你认为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合适,还是用平均数表示合适?学生交流。

  3.出示例4:四年级一班10个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试一试。

  这组数据一共有多少个?处于正中间位置的有几个数据?正中间有两个数时,中位数怎样求呢?讨论:同中位数比,10号女生的成绩怎么样?其他女生呢?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完成“练一练”

  各自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讨论:用哪个统计量代表这组同学家庭住房的整体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思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低得多?

  2.指导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分别算出八架飞机飞行时间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讨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八架飞机飞行时间比较合适?

  3.练习十六第3题

  分别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讨论:你认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3月工资的实际情况比较合适?

  四、小结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认识中位数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9

  单元教材分析:

  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原义务教材是作为选学内容,考虑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特点和作用。

  教学的目标:

  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汁图所反应的情况;

  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汁图所反应的情况;

  教学过程

  题:统计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设计备注

  活动(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投影出示主题图)谈话: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呢?

  2、数据收集和整理:请一名学生做主持人,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

  活动(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哪些有用信息?

  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根据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做一做:(投影出示)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订正。

  活动(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那些合理化建议。

  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你得到哪些信息?自主根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各项支出金额。

  活动(四)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1、请同学们总结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和作用。

  2、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扇形统计图,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0

  一、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对本册有关统计知识的系统复习。重点复习的内容有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以及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和结合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有如下特点:

  1、谈话回顾,建立联系。

  通过谈话,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上课伊始,根据复习课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进行关键点的有效回顾,帮助学生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这样的设计,符合教育的本真,即教育的任务在于激励、唤醒。

  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小组合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倾听能力、组织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锻炼与提升。在复习中重视小组合作、讨论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征,并学会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

  二、课前准备。

  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一共学过哪几种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这几种统计图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1)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

  生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很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

  生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生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复习用扇形统计图知识解决问题。

  1、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14页6题。

  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xx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2、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①思考:题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无用信息有哪些?

  ②汇报。

  生1:题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是无用信息。

  生2:对于问题(1)而言,题中“330个城市”和“16.1%”是有效信息。

  ③根据统计图算出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330×16.1%≈53(个)

  (2)解决问题(2)。

  ①组内交流:说一说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

  ②全班交流: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生1:要改善取暖工程。

  生2:加强环保意识。

  生3:严禁开私家车,统一乘坐公交车,这样避免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生4:减少工厂废气排放。

  (三)巩固练习。

  1、小红收集的各种邮票统计如上图。

  (1)小红收集的风景邮票、人物邮票和建筑邮票数量的比是( )。

  (2)小红收集的( )邮票数量最多。

  (3)小红共收集了200张邮票,其中风景邮票有( )张。

  2、完成教材117页17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应用范围。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的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1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P:23例题、P:24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看懂图中表达的数据,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会描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折线表示两组不同的数量。

  2、初步会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判断。

  教具准备:绘制一张和P23例题内容相同的,放大的统计图,但折线不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P23统计表。

  2、提问:从这张表里你了解些什么?

  你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第一门市部1994年至20xx年上缴利润的情况吗?

  3、实际画一画:

  如果只要画出第一门市部上缴利润的折线,请画出:

  二、新授:

  1、提问:现仍利用这张图画出第二门市部上缴利润数量的折线统计图,你打算怎样?

  2、讨论:(上述问题)

  3、画一画:让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法描点、连线、标明图例。

  4、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用了几种不同的折线?每种折线表示什么?

  (2)回答P23~24的三个问题,并说说怎样看出来的?

  (3)让学生说说:根据折线统计图还想到些什么?

  5、小结:

  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在一张折线统计图上同时表示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时,应注意些什么?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现出两组数量各自的变化情况,还方便对两组数量进行分析、比较。

  三、练习

  1、P24练一练

  2、练习四第1题

  完成题目中的两个问题

  看图后还想到些什么?

  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P25-26,练习四第2-4题

  教学目的: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和同座在小学各年级第二学期的身高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折线统计图不但能清楚地表现出两组数量各自的()情况,还方便对两组数量进行()、()。

  二、基础训练:

  1、P25第2题

  要求:

  (1)在课本上完成。

  (2)从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2、P26第3题

  要求:

  (1)完成课本上的要求

  (2)补充:回答下列问题。

  王刚、李明谁投掷的情况较好?从中你还能得出什么信息?

  三、练习

  P26第4题

  要求:

  (1)将课前收集的数据制成复式统计表

  级别身高(厘米)姓名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2)完成课本P26的折线统计图,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四、课后作业:

  将本学期语文、数学前六次检测情况留心作统计,然后制成折线统计图,作自我分析。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解决以下问题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样安排时间才是合理的。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看图读图,同桌互相说说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3)估计一下,教室内大约有多少升氧气?同时进行环保宣传。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陈东家每月总计支出20xx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3)这是李丽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从图上看,陈东家和李丽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额是一样多的,对吗?

  (5)如果李丽家每月总计支出3000元,现在你能比较他们两家的教育支出情况了吗?你还可以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的准备。

  课后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让学生从例题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和练习十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的预测。

  2、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体含义,培养同学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你们知道家里的电视是什么品牌吗?

  今天我们就去彩电市场看看各种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吧!(出示教科书第68页例1的扇形统计图)

  二、探究交流,总结规律

  1、小组研讨、交流。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电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彩电吗?

  根据提出的问题,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局部会认为A品牌最畅销,而另一局部则认为A品牌不是最畅销的,从而引起认知抵触。

  2、引导释疑。

  在同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问: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统计图里“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让同学分别说说“其他”的具体含义,从而明确“其他”里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品牌。

  3、小结。

  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比较模糊,不够完整,我们无法得到有关彩电市场占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从本统计图中不能得出A牌彩电最畅销这样的结论。

  引导同学认识到:在利用统计图作判断和决策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注意从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动身,不要单凭直观感受轻易下结论。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及其变化,

  2、能看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

  3、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

  1、复习条形统计图

  我们以前学过统计中的哪些内容?

  条形统计图的横轴代表什么?纵轴代表什么?每个项目相应的直条的长度是怎样确定的?

  2、引入新课

  有时候,我们还用与条形统计图类似的一种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量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

  问:你能说出这张统计图表示的意思吗?

  折线的上升和下降各表示数量怎样的变化情况?

  1、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

  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折线统计图的基本形状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成为折线的统计图。

  问:与条形统计图相比,你认为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指出: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它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要求制作折线统计图

  问:你能想出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吗?

  指出:折线统计图底制作步骤与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表示数量的方法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折线统计图是按照数量的多少描点连线。

  (2)制作折线统计图

  说明:先要表示出什么统计图和制作日期

  提问:按照例题统计表里的数据,先画什么?横轴上要有几个月份的位置,纵轴上至少要表示出多少毫米?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统计图

  (3)分析统计图

  问:你从这个折线统计图里看到了哪些情况?

  指出:折线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做练一练

  让学生说说统计表里的数据。

  让学生说一说图里已有的意思。

  让学生描点、连线,老师巡视辅导

  问:你从统计图里看出了哪些情况?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折线统计图是怎样的统计图?它的特点、作用是什么?

  课后感受

  统计的内容学生已经哟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所以学得非常轻松。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15

  教学内容:统计图

  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图,加强学生阅读、分析和绘制简单统计图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三块小黑板,课前分别按照教科书第144145页画好某市两个工厂的产值、人员和销售情况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已学过的各种统计图

  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学过哪些统计图?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还学过扇形统计图。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三个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某市两个工厂的工业产值、 人员和销售情况。

  1.出示第一块小黑板(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

  教师:大家一起来看这张统计图。这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哪个工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折线统计图。从这张图看.一厂的产值增长得快些。)

  为了使全班学生的认识更加明确,教师还可以继续问一问学生是怎样看出来的:

  例如,哪一条折线表示的是一厂的产值增长情况?怎样看出它的产值增长得快?等等。

  2.出示第二块小黑板(各类人员人数统计图)。

  教师提问:这一张统计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来看,哪个工厂的工人人数多?哪个工厂的技术人员人数多?指名学生回答。(是复式的条形统计图。二厂的工人人数多,一厂的技术人员多。)

  为了使学生更加熟悉条形统计图。教师还可以再补充提出一些问题。例如,这张统计图中一共表示出几种人员的情况?两个厂的管理人员各是多少人?哪个工厂的勤务人员少,少多少人?等等。

  3.出示第三块小黑板(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

  教师:这一张图属于哪一种统计图?从这张统计图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工厂都有 内销产品和外销产品。内销是指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外销是指在向国外销售的产品。

  谁能说一说,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是百分之几?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两幅扇形统计图。在每一幅图中,外销的和内销的产品合起来都是百分之百。因为工厂的产品不是销往国外就是销往国内。合起来就是工厂的全部产品,百分之百。)

  谁能再说一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工厂哪个厂的外销产品占销售总数的百分比大?指名学生回答。(一厂的大。)

  4.对以上几幅统计图进行综合分析。

  教师:根据刚才看过的三幅统计图,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哪个工厂的生产搞得好一些?谁能试着说明一下自己分析的理由?指名学生回答。

  可以多请几名学生分析,教师帮助综合与整理。例如,从第一幅图(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一厂生产产值的折线上升得快,说明一厂的生产搞得好;从第二幅图(条形统计图)中又可以看出。一厂的技术人员多一些,工人人数少一些,说明这个厂

  比较重视技术开发,所以工作效率高,生产搞得好;另外,从第三幅图(扇形统计图)中还可以看出,一厂的外销量占产品总数的百分比比二厂的高。也说明一厂的产品质量比较好。

  二、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师:通过以上的复习,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在表示数量时各有什么优势?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和整理。

  学生综合整理统计图的特点以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第146页上的表。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14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可适当提示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何留好画横轴和纵轴的位置。

  2.做教科书第146页做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仔细审题,还可以分小组讨论。然后,教师指名请几个学生给全班说一说。(毛衣的销售量从七月份起里上升趋势。到十一月销售量最大:而衬衫的销售量从七月份到十二月份一直呈下降趋势:)

  四、作业

  练习三十二的第610题:

【六年级数学统计教案】相关文章:

1.《有用的统计》数学活动教案

2.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统计与概率》

3.趣味统计与分类大班数学教案

4.大班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

5.《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教案

6.《折线统计图》数学课件

7.五年级数学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

8.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学习条形统计图》

9.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