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教案>化学教案>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时间:2024-07-16 18:16:15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1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0日-14日

  二、活动人员安排:

  组长:

  副组长:

  带队领导:

  音乐会组织:班主任、(周四晚)

  每天早晨跑操、集合、整队:班主任

  三、具体安排:

  1、周一活动课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阅读说明后,周二带回回执。

  2、外出领导、老师会议碰头会:周二上午大课间(二楼阅览室)。

  3、全体学生动员大会:周四下午活动课(报告厅)。

  4、出发时间及乘车:9月10日早晨7:20学校集合上车,7:30发车;共16辆车,每个班一辆车。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跟随所负责班级大巴。其他人员随机坐车。主任和干事自驾,以防拓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负责接送老师和学生。

  5、上车秩序:林维坚及各班班主任;

  6、车标:xx(xx一中xx号车)

  7、带队教师职责:负责学生上课及住宿等日常所有的管理。中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抽调级部其他老师代替。

  8、录像照相:。

  9、宿舍日常检查:男宿舍:葛;

  女宿舍:每个楼层两位老师,由颜妮老师负责统筹安排。

  10、返校时间:14日下午2:30——3:30回校

  11、特殊体质学生:要求家长签安全保证书

  12、安全和纪律:每一个项目都由实践活动中心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并全程负责。

  13、安全公约:各班主任收好并交级部保留。

  四、本次活动具体内容:

  1、“生存体验”包括:应急救护、交通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安全、金工、木工等课程。

  2、“素质拓展”包括:真人CS、激光打靶、信任背摔、攀岩、高空项目、障碍跑道、勇敢者道路、勇攀珠峰、毕业墙、趣桥世界、益智游戏、才艺展示等课程。

  3、“科学实践”包括:科技教育、海模、航模、科学自由行、机器人、模型创意设计、光纤动画、电子DIY等课程。

  4.、“专题教育”包括:海洋教育、陶艺、泥塑、电烙画、布艺、纸艺、篆刻、中国结艺、十字绣和刺绣、京剧脸谱等课程。

  5、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心还组织学生进行联欢晚会、观看励志演讲等文娱活动。

  五、活动流程安排:

  1、制订并贯彻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预案和活动计划、讨论活动内容,制定好活动细节。

  2、召开参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培训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次活动的有关材料,群策群力,研究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活动,如果在活动中出现突发情况,分管老师要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领导,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4、每天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合理安排。

  5、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评价工作。

  6、总结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撰写活动总结。

  六、本次活动需要注意事项:

  1.学生需带的生活用品:毛巾、抹布、拖鞋、刷牙用品、洗头膏、水杯、少量的换洗衣物等;医务室不备任何药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准备相应的常规药物(尤其是特殊体质的孩子,一定要备齐自身体质需要的'药品);建议学生,背背包,不要带箱子。

  2.学生需带的体育用品:有特色项目,跳绳、毽子、橡皮筋等。

  3.学生需带的学习用品:中性笔、笔记本、彩笔(手抄报需要)、铅笔、橡皮、尺子等,没有必要带平时的作业和课外书到实践教育中心。

  4.学生需带的文艺用品:参训学校准备一台晚会,时间在90分钟左右,所需个人道具自己准备。(晚会当天晚上,想参加的家长自愿驱车至基地,结束后自行返回。)

  5.不得随意进果园摘水果,禁止吃口香糖,学生只有在午间和晚休期间可以进宿舍,其他时间不得随意进出宿舍。

  6.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手电筒、望远镜、管制刀具、扑克、游戏卡牌和钱财。

  7.拓展结束后的第一周周二以前上交学生感言,均为电子档。

  8.如有特殊体质的学生,请提前告知班主任,填写特殊体质学生信息表。不参加剧烈运动,有些比较容易激动的活动不参加,旁观。(一定要跟班主任嘱咐好)

  9.吃饭,唱歌,上课,跑操,睡觉,礼貌,作品,表演等都要拿出xx一中的一流水平,要有集体荣誉感,为xx一中争光。

  10.安全问题,重中之重。

  基地的实际情况是:目前围栏基本完工,周围有山、水库和树林;教学课堂上的安全隐患(电烙铁、剪刀、钳子、胶水等);教师人员比较少,因此,家长一定要嘱咐好学生,注意各项人身安全,严格遵守基地管理。

  课间:不允许离开上课楼层,不允许疯打闹。

  宿舍:注意用电安全,窗户只能开一条缝通风,爱护基地公物。

  校园内:不能私自离开班集体去玩耍,远离湖边。

  11、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要注意宿舍卫生,卫生纸巾要放在规定的位置,并要时刻保持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卫生整洁。

  12、学校教师原则上不允许参与学生的活动项目,并且也不允许和活动中心教师索取耗材。

  13、活动中心有热水,告诉学生在喝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总之,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一次有意义的拓展活动,在基地学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基地的纪律,对待老师要有礼貌,服从基地统一安排,听从老师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班主任和学生会检查过程中,记录违反纪律的学生名单,一次违纪警告,两次违纪遣送回家.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2

  一、课名:生活中的化学

  二、类别:综合探究课

  三、探究性综合课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体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问题产生的背景

  厨房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每一样东西都是化学物质。在厨房中,发生得最多的便是化学反应。关注厨房里的化学,就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工作和学习。依照自己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生活常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

  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将组员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对三种小课题的研究。各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制定好可实施的实验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老师修改。

  (二)实施阶段第一步:各小组分别准备自己的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准备,进行实验。

  第二步:邀请指导老师参与,观摩实验过程。

  1、1小组通过将食醋与水垢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水垢的成分。

  2、2小组通过将大理石与各种调料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大理石的成分。

  3、3小组通过查资料得知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认真做好试验,记下实验数据,多实验几次以达到结果精确的目的。整理数据,得出初步结论。指导老师进行点评。

  第三步:组员应反思自己的实验,得出不足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改进实验方法,再进行本实验,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第四步: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数据,网上资料,老师的点评,得出精确的结论。整理资料,写成初步的实验报告。

  第五步: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准备结题。

  七、研究结果

  1、水垢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2、大理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3、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天然气燃烧越充分。

  八、问题拓展

  在这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的'组员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我们在充实了自身的学业的同时,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团队,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成功。当然,化学的课题研究当然也丰富了我们的化学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个课题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让我更加扎实的学到了相关的化学知识。我认为只有将学习融入生活,才能学的有趣,学得牢固。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3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

  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二)教学情景

  问题1:化学实验室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一是增强对实验室的直观印象;二是提高对实验室功能的认识。

  师生活动: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⑴实验桌——做实验(或探究)的平台;

  ⑵水电设施——提供实验用水电;

  ⑶仪器柜——存放实验仪器;

  ⑷药品柜——存放药品。

  问题2: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有哪些?这些仪器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初中常见仪器的识别能力。

  师生活动:说(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

  问题3:实验室药品取用有哪些规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遵循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生活动:

  ⑴记住以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⑵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简记为“三不原则”。)

  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⑷使用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得拿出实验室。(简记为“一要三不”。)

  ⑸试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冲洗时要不断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问题4:怎样使用托盘天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基本技能。

  师生活动:

  ⑴说出天平的构造。

  ⑵天平使用要点:调零→平衡→左物右砝→放回砝码→调零。

  ⑶说出使用天平的其它注意事项。

  问题5:怎样连接仪器装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师生活动:

  ⑴看下图回答连接仪器的方法。

  ⑵仿照上图进行操作。

  问题6:怎样往试管里送固体物质?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

  ⑴插播“块状固体取用”和“粉末状固体取用”视频。

  总结要点:“一平、二放、三慢竖”。

  ⑵学生操作。

  问题7:怎样取用液体?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

  ⑴插播“量取液体”视频。

  ⑵教师示范“液体的倾倒”。

  要点:倒、倾、接、上。(试剂瓶塞倒放;容器倾斜;容器瓶口与试剂瓶口接触;试剂瓶的标签向上。)

  ⑶教师示范“液体的量取”。

  要点:平放、面向、视线平。(量筒平放,面向量筒刻度,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注意:仰视量筒读数偏小,俯视量筒读数偏大。)

  ⑷教师示范“滴管的使用”。

  要点:上、直、冲。(滴管要在容器瓶口的上方,且要垂直。滴管用过后要用水冲洗干净。)

  ⑸学生操作。

  问题8:怎样使用酒精灯?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酒精灯的使用:

  拿下灯冒→添加酒精(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火柴点燃→外焰加热→灯冒盖灭。

  问题9:怎样给物质加热?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

  ⑴教师演示。

  ⑵学生归纳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⑶要点:装药品(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夹持试管(距试管口约1∕3处)→预热→外焰加热。

  问题10:怎样洗涤仪器?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规范操作作铺垫。

  师生活动:教师示范→学生归纳→学生操作。

  六、课堂小结(略)

  附:目标检测

  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

  A.带回家中B.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C.倒到指定的容器中D.倒回原试剂瓶里

  A.用镊子B.用玻璃棒C.用钥匙或纸槽送人D.直接倒入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课活动总结12-13

综合实践活动课工作计划07-06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02-01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15篇03-15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经典【7篇】06-08

高中化学第一课教案11-08

综合实践活动总结12-20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06-06

化学的教案12-11

化学教案:奇妙的化学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