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考作文5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考作文 篇1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写作文的.时候,建议占方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卷面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忌八九行的行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顶多不能超过三行半。视觉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依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亮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譬如,前年有奥运,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
中考作文 篇2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孟鸿寿,自幼患了软骨病,身长腿短,投特别大,脚小而纤细,走起路来很艰难。但他下定决心苦学三年,终于成为独树一帜的名丑。是挫折与艰辛使他功垂名就。
电灯的发明,是发明大师爱迪生经历了上千次失败才发明成功的。上千次失败充满了他对广明的渴望,也促使他将失败转化为动力,从而将光明带给人类。
袁隆平,当他还是一名乡村教师的时候,便对权威发起了挑战,他不再迷信权威,他要为广大的农民兄弟干出自己的一番伟业。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他成为了杂交水稻之父,成为了救饥救贫的人间天使。
我不能说挫折就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条件,但我要说,如果没有挫折作为动力,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要想取得成功恐怕是不可能的。
江淹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但终究还是江朗才尽;方仲永智慧过人,五岁就能指物作诗立就,但最终却泯然众人矣。
多彩的彩虹,成功的果实,决不会青睐那些整日碌碌无为的人。
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夜以继日的研究就没有镭的发现,如果没有阿炳的苦心拉奏,就没有那如泣如诉,哀婉动人的《二泉映月》,如果没有我国航天科技 者的潜心研究,就没有神五、神六的升天,祖国的辉煌。我们要以勤劳为色彩,搭起我们人生美丽的彩虹。
经历了风雨,也许我们才会抛弃高不可攀的幻想,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沧桑,才会走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迷茫。经历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风景这边独好的自信;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傲骨;经历风雨,我们才能拥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洒脱。
晶晶摔了一跤分清了左右的经历,也使我们明白了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的真理。
【阅卷心得】
面对20xx年安徽省课改试验区中考作文题,一半以上的考生似乎一夜之间都变成了失败者,大家都约好了似的'将自己的挫折定格在失败上,而且千篇一律地运用这样一个模式——我的人生挫折就是,这个挫折为我带来了许多失败与教训。但我通过这一件事终于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这样的文章看一篇还不错,读多了真是味同嚼蜡。但是面对这篇文章,我们阅卷老师真的是眼前一亮。这是一篇考场议论佳作。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确立了文章的主题之后,作者运用排比段落将大量的事实论据展示出来很好地证明了论点。而且这篇文章作者思维活跃,知识广博,所引材料对比鲜明,有力地彰显了自己的观点。文章笔泻才情,语言晓畅,句式灵活,尤其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有效地增强了行文的气势;大量富含哲理的佳句,更为全篇锦上添花。
中考作文 篇3
上学,从小学开始,我们便开始在考场上互相厮杀,小升初,要参加升学考试,争夺名校,重点学校的名额;中学升高中,要参加中考,要努力去读上高中,高中升大学,荆棘之路快要结束,考上好大学,便有个好工作。
记得,在前几年,教育局说要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民认知水平,但是,考不上高中,便要去上职业学校,上上三年,再出来,一个小屁孩,什么也不懂,便去创业,或去工地上当一名苦力,靠劳动来养活自己,未来的中国,真的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未来,中国又会不会走苏联的老路子;未来,我们该怎么走?
我们是差生,是的,长大后,便只能自己的'血汗来养活自己,但是;我不禁想问,在这种环境中,中国人的素质真的能提高吗?为什么,不再多教我们一点知识,让我们的认知更多一点?
我们中国的教育,一年一大改,一月一小改。为什么,我们中国的教育方针不能一个方针用几十年都没有问题能行的吗?
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中考作文 篇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礼贤下士,以诚相待,仿效“周公吐哺”,才换得“天下归心”。人与人之间,要拥有一份真正的、牢固的感情,就必须以心相交,以诚相待。
播种什么,收获什么;付出什么,回报什么。这是一种循环,一种法则,无法逾越。
钟子期仙逝,俞伯牙断琴。不是伯牙太过执着,只是俞钟之间的那份情谊开始于彼此的交心,他们从相识的那一刻起便不再是两个人,他们的心是相交在一起的。子期死,伯牙的心亦已去矣。哀莫大于心死,伯牙除了断琴别无选择。所以俞钟之间的那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千古绝唱,感人至今。
朋友之间,无需太多,最难得是以心相交,彼此间坦荡,开怀,友情的阳光才会温暖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播种的是爱,收获的就是爱。
16世纪末,荷兰的探险队开始寻找一条属于荷兰人自己的通往中国和东印度群岛的'路线。他们带着商人们进行贸易交换的货物启航。途中他们被困北冰洋,饥寒与疾病夺走了许多水手的生命,但他们没有动用商人们的任何货物;途中他们遇到风暴沉船,在奋力逃生的同时,他们没有丢弃任何一件打算用来交易的货物,最终他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他们并没有完成使命,但临行前商人们所托付的货物却全部完璧归赵。这就是他们对商人良心的承诺。以诚相待,彼此间才有了沟通、合作。
商业上,太多规则,最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就是诚信。以诚相待,才有一面信用的旗帜,而信用就是金钱。付出诚信,回报诚信。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怀揣着一颗真心,一片赤诚,你必然可以征服一切怀疑,一切虚伪。但倘若你心怀不轨,居心叵测,你也必将在欺骗与背叛中绝望。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
“人而无信,不可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不要丢弃真心,不要遗忘诚信。
中考作文 篇5
今年,厦门市初三质检作文“变脸”:延续了多年的从“一道话题作文和一道半命题作文”中“二选一”的作文模式改变为从“一道命题作文和一道半命题作文”中“二选一”,话题作文“淡出”。另外,以往作文的“文体不限”也改成“自选文体,并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作文”。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围绕着这些变化,学生在作文备考中如何应对?学堂记者昨日采访了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厦门九中的三位初中语文教师。
弄清各种文体区别
葛梅(厦门一中一级教师,初三语文备课组长)
中考作文历年来都是 “二选一”,从市质检的作文来看,20xx年中考作文命题“二选一”的情况并无改变。变化在于:近年来中考作文是在“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中“二选一”,而今年市质检作文二选一中“话题”作文被“命题”作文所取代。这样改变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有效地防范以往因话题作文时话题过于宽泛而带来的 “套题”弊病,真实地考查出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实,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学生只要掌握了初中教学大纲中的作文要求,具备了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变化对学生就没有“杀伤力”。
寒假复习期间以下几点是给学生们的建议:
第一,审题要仔细。
话题作文可以自拟题目,而命题作文是给题作文,题目的“自由度”有限,学生们应抓住题眼,挖掘题目的内涵。比如,今年厦门市质检语文作文题 “二选一”中的“经历风雨”这道命题作文,有学生就当成了话题,自命题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还有学生则简单地把妈妈的责骂、同学间的吵嘴当成“风雨”,这样,显然写不出精彩文章来。
第二,按文体写作。
和近年中考一样,本次质检并没对学生选择何种文体做出限制,作文要求是“自选文体”,但“自选文体”不等于没有文体,应依照所选文体的要求写作。学生要踏踏实实弄清楚各种文体的区别,明确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常规写法,较熟练地驾驭各种文体。比如,记叙文在于以情动人,而议论文在于以理服人……
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没有障碍,他们能很清楚地区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不同,而一旦自己作文,就产生了混乱,写记叙文时不懂得通过细节、具体描写来表达思想,空发议论,导致内容空洞;写议论文时,例证的叙述又过于详尽,甚至没有例证,导致观点不能得到有力的论证,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常常不伦不类,成了“四不像”。
第三,要丰富储备。
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寒假尽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储备。作文是 “有米之炊”,材料丰富才能写出有创新的文章。学生写作的素材不外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直接的生活经验,另一个是从阅读中得到的间接生活经验。所以尽量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阅读,勤思考,才能避免无话可说。
第四,有意识训练。
有意识地进行作文训练,可以通过选择优秀文章来进行剖析文章的结构、技巧,形成自己的行文习惯。比如平时写作时对自己进行 “限时训练”,限定自己完成作文时间,以保证在考场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作文。比如写作过程中应有点题和扣题的意识。
把“毛坯”作文精加工
李霜兰(厦门九中一级教师,教育硕士)
与往年作文相比,尽管今年初三市质检作文出现了新的变化,但 “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些学生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话,就要利用寒假这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辨证思维,找到作文的充分自信
一些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当看到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优秀作文时,在羡慕的同时肯定会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没他这么有条理有深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性深度。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是把社会、家庭、校园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个梳理,对这些问题先想一想,再拿来与同学或家长展开有理有据的交流、辩论。
二是把自己从初一到初三写的大作文、周记、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自己以往原创的作文资源,分析每一篇文章的长处和特点,比如是叙述到位还是景物描写细致,是议论精彩还是文笔流畅,是语言优美还是思想深刻,以增强自己的写作信心。
三是揣摩优秀作文。面对优秀作文的题目,先尝试着立意、选材、构思,然后看原文和点评,相互对照。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在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或条理混乱,或简单化、片面化的缺陷,有效地巩固并深化辨证思维,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把他人的满分作文和自己的作文相比较——— “原来这样写就能得到满分作文,我有一篇文章也曾用过这样的笔法呢!”
激活生活素材,挖掘真正的生活体验
找到作文的自信后进行第二步工作——把自己写的所有作文归类:人物、事件、校园生活、师生情……各种题材的作文老师平时都有训练过,可以利用这个假期翻阅以往的作文,并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中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各种情感,把自己拥有的生活材料激活,变被动写作文为主动写作文。
只有从阅读和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深入体验,才能做到临场发挥 “左右逢源”、“为我所用”。也只有通过人物自身的、具体可感的言行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能达到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效果。比如这个春节,可以围绕着“春节趣话”、“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来做一些文章,写出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
反复锤炼语言,将“毛坯”作文精加工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在初中生的作文中,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
中考作文有其评分的等级标准,初三的学生现在应该对这个标准心中有数。如何使自己的三类作文提升到二类作文,又如何使二类作文提升到一类作文?这就是寒假作文复习备考中可以做的第三项工作——— 将 “毛坯”作文精加工。可以将自己以往的作文进行补充、改写——— 以往哪篇文章哪一部分没有写好,该如何完善,不妨利用假期动一动笔,进行“补短”,对自己文章的等级提升会有帮助的。
此外,还可以进行“病文修改训练”。平时学生正向训练得比较多,而“病文修改”这种反向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把“毛坯”作文精加工
与往年作文相比,尽管今年初三市质检作文出现了新的变化,但 “万变不离其宗”。如果一些学生还没有适应这种变化的话,就要利用寒假这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调整。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辨证思维,找到作文的充分自信
一些学生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当看到某一篇课文或者某一篇优秀作文时,在羡慕的同时肯定会说,这个问题不是我完全没有思考过,只是没他这么有条理有深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思维没有达到一定的理性深度。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是把社会、家庭、校园生活中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个梳理,对这些问题先想一想,再拿来与同学或家长展开有理有据的交流、辩论。
二是把自己从初一到初三写的大作文、周记、读书笔记等内容进行梳理,充分利用自己以往原创的`作文资源,分析每一篇文章的长处和特点,比如是叙述到位还是景物描写细致,是议论精彩还是文笔流畅,是语言优美还是思想深刻,以增强自己的写作信心。
三是揣摩优秀作文。面对优秀作文的题目,先尝试着立意、选材、构思,然后看原文和点评,相互对照。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在思维过程中的一些或条理混乱,或简单化、片面化的缺陷,有效地巩固并深化辨证思维,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同时,还可以把他人的满分作文和自己的作文相比较——— “原来这样写就能得到满分作文,我有一篇文章也曾用过这样的笔法呢!”
激活生活素材,挖掘真正的生活体验
找到作文的自信后进行第二步工作——把自己写的所有作文归类:人物、事件、校园生活、师生情……各种题材的作文老师平时都有训练过,可以利用这个假期翻阅以往的作文,并有意识地在生活实践和课外阅读中仔细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尤其是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各种情感,把自己拥有的生活材料激活,变被动写作文为主动写作文。
只有从阅读和生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深入体验,才能做到临场发挥 “左右逢源”、“为我所用”。也只有通过人物自身的、具体可感的言行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能达到形象丰满、有血有肉的效果。比如这个春节,可以围绕着“春节趣话”、“我最喜欢的春晚节目”来做一些文章,写出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
反复锤炼语言,将“毛坯”作文精加工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但是,运用的语言鲜活而富有个性风格,就会使文章大放异彩。
写作训练中要学会反复锤炼,努力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修辞方法恰当。在初中生的作文中,概念化的、抽象的、生涩的词语尽可能少用,多用富有色彩、动感和情绪体验,能诉诸人的感官,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撞击人的情感世界的词语。
中考作文有其评分的等级标准,初三的学生现在应该对这个标准心中有数。如何使自己的三类作文提升到二类作文,又如何使二类作文提升到一类作文?这就是寒假作文复习备考中可以做的第三项工作——— 将 “毛坯”作文精加工。可以将自己以往的作文进行补充、改写——— 以往哪篇文章哪一部分没有写好,该如何完善,不妨利用假期动一动笔,进行“补短”,对自己文章的等级提升会有帮助的。
此外,还可以进行“病文修改训练”。平时学生正向训练得比较多,而“病文修改”这种反向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用阅读来促进写作
“话题作文”淡出是大势所趋,北京前两年中考就开始写命题作文了,这也与高考作文走势相吻合。现在所谓的命题作文其实是提示式作文,通过提示语,来调动学生材料的积累,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平时生活的情感体验,比如“掌声”提示:当你在学校获取老师表扬的时候,你会赢得同学们掌声;当你在家里,你为父母分担了家务或做了一件有益于邻里的事情时,亲友长辈们会欣喜地为你鼓掌;当你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悟出了一个道理时,也会仿佛听到来自心底的掌声……当然,你也常常把掌声献给身边值得称道的人。
“话题作文”转向“命题作文”,学生在复习中如何应对?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辨析适合命题的文体
写好命题作文的前提是要辨明题目给你的范围,并分析这个命题适合写成什么文体的作文。比如适应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或是其他文体。有些命题作文可能有不只一种适合的写作文体,但无论如何,选定了一种文体,就要根据这种文体来选用材料,组织材料,“说什么”,“议什么”,都要心中有数。
有些学生无论什么题材的作文都把它写成记叙文,要注意,并非所有的中考作文题材都适合写成记叙文,学生在寒假的作文复习中,要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避免万一考试中指定某种文体来写作时措手不及。审题除了注意题目中对文体的要求外,还要注意字数和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方面的要求。
挖掘题目隐含的东西
进行作文复习和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命题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如 “流水”、“蜡烛”、“考试”。以“考试”为例,它可以是学生一次真正的考试,也可以是人生中的 “考试”,一定要围绕被象征和比喻的主体来写。
对于抽象性的题目,如“宽容”、“追求”、“兴趣”等,若题目无特别要求,记叙文、议论文都可以写。
作为学生要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写起作文来才会有新鲜的东西,文章才能与众不同。比如一些学生作文时把探月卫星、BRT这些内容都写到文章中去,读起来很新鲜。也有一些学生对周围的生活不够关注,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太敏感,只按照老师教授的常规模式去写作,写出来的文章就平淡乏味。其实生活中的小事不小,写作文要以小见大,越小的事情写得越清楚,就可能是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
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
寒假要多阅读,以阅读来促进写作。可以对印象深刻的内容做一些摘抄,到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也可以关注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是怎么写的,要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选材等。
阅读时还可以尝试“看题目猜猜看”的方法:先看题目,然后想想,假如是自己写,会写些什么?怎么写?寒假期间自己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写作。阅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 “看热闹、看情节”上,要多动脑筋想一想。
当然,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心中新鲜的事、生动活泼的人多起来,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就多了,这样,在作文考试中就不会陷入无从下笔的窘境。
【中考作文】相关文章:
中考的作文11-11
我的中考作文12-08
中考作文素材09-03
中考语文作文09-01
飞翔中考作文11-25
山东中考作文12-28
中考励志作文12-30
关爱中考作文09-01
中考反思作文01-24
中考优秀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