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母亲日记10篇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母亲日记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母亲日记 篇1
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千千万万的人,却从没叫过苦,一位伟大的母亲给千千万万的人提供所需的资源,自己却生命垂危。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地球。
几十年前,从月球上拍摄的照片来看,地球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位地球母亲非常的美丽可爱。而现在从月球上所拍摄的地球照片却是昏黄的,一点光泽也没有,和裹着水蓝色【纱衣】的母亲截然不同,母亲已经憔悴不堪。
造成母亲今天这种状态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
人类不珍惜这位无私的地球母亲提供给我们的资源,他们为了眼前的利益砍伐大树、污染河流湖泊、乱扔垃圾……
人类滥砍滥伐,就像在摧残地球母亲的`四肢,污染河流湖泊,就是在污染地球母亲的血液,到处乱扔垃圾,就是在给地球母亲毁容……
如果你还想再这个地球上生存,如果你想让这位母亲好好地活着,请停下你们不可理喻的行为吧!如果再不停止,我们将如何生存呢?
有人或许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的很吗?那里有水星、火星、木星……等星球,我们可以移到别的星球上去。但科学家已证明,到目前为止,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让我们从现在起就开始行动吧!请不要再滥砍滥伐,还森林以绿色;请不要再污染江河,还水源以洁净;请不要再乱扔垃圾,还大地以新生……
让我们为了明天依然美好,用心去保护我们的地球,还母亲以生命的绿色!
母亲日记 篇2
每个礼拜六或者礼拜天,我都会给母亲打个电话,今天也不例外,恰逢今天母亲节,祝愿母亲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小的时候,就感觉自己特别特别的幸福,因为自己有个伟大慈祥的母亲,我生于20世纪末,在那个时候,农村还是很少喊爸爸妈妈,所以我从小喊自己的母亲叫娘,父亲叫爹,这样,就感觉跟自己的母亲和父亲关系很好,都说,如果是儿子就跟自己的母亲关系很好,如果是是女儿,就跟自己的父亲关系好,所以,我跟母亲的关系很好,特别听母亲的话,而姐姐就跟父亲的关系很好,尤其是二姐,父亲十分喜欢。
那时候家境还不是很好,我们一家七口人,挤在一个不足50平方的用土打成的房子里,正对太阳的房子我们家乡称堂屋,门朝西的称为东屋,门朝东的称西屋,我们家只三间堂屋,说是三间其实算两间,里面有一面墙隔开。还有一圈不足一米五高的院墙,那时候,就感觉特别的.热闹,人多就是好。只是偶尔有几句拌嘴,母亲总是教育完这个孩子,再教育那个孩子,现在想想,那会儿,都是我们不好。院子里有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在下面乘凉,都后来,那棵老槐树生了蛀虫,最后就不见了。在那时候,男主外,女主内还是很传统的,父亲一天到晚的出去干活,母亲照顾我们几个孩子。再大一些,我几个姐姐都读了书,自然也多了些开支,母亲无奈让大姐(还是二姐)辍学了,是为了让姐照看我。这时候听母亲将来,我感觉自己很对不亲自己的姐姐。母亲虽然家境不错,姥爷是教书先生,但是那时候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母亲却是个深明大义之人,从小对我们的教育都是都道理的。我小的时候很瘦,长大好几岁都没断奶,爷爷奶奶似乎对父亲不好,不过对三叔很好,所以,我记忆中的爷爷奶奶是模糊的,听不见其声,看不见其人。也因为这个事情,母亲为了我们几个操了不少心。小学的时候已经好多了,家里重新盖了新房,还多亏舅舅和姨的资助,住的地方也宽敞了起来,不过我还是很怀念那一座老平房,随着岁月的流逝,老房子的房顶每逢刮风下雨就会漏雨,最后,实在不行了,就扒了,又起了两间东屋。生活还是拮据,三个孩子上学,因为学费的事情,母亲没少出门借钱,现在提起姐姐因没交学费,大半夜被老师赶出来回家拿学费,想想心里就酸溜溜的。那时候的生活,比现在,真是没办法比。家乡深居内陆地区,一望无际的平原,我很纳闷,那时候,深秋季节的雾气很浓,能见度不见八米的。而我的胆子那时候很小,所以每逢雾天,母亲送我读书都会送很远,早读五点半左右,7点放学吃早餐,那时候还是来回的赶,所以母亲自然起的很早。冬季喝那个玉米粥,很烫的,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吃两口,我那时候还埋怨母亲,说粥太热,母亲忙忙碌碌的再拿出另一个碗,从这个碗倒到另一个碗,这样循环往复,粥就不会那么烫了,然手递给我,说“不烫了,喝吧。”现在想起来,都是热泪盈眶。
我们一家虽没出什么大学生,研究生,生活也不是很特别突出,但是这些年下来,也算是不错了,都大一些,姐姐都不读书了,剩下我一个,考了音乐学院,但没考好,职业学院也没去,就这样一直到现在,现在对于母亲来说唯一好的就是,没有孩子上学了,早晨可以睡会了,姐姐都已成家,剩下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这是母亲最着急的,所以,每次电话,都是催我成家的事,我听的也有些厌了,所以每次聊几句,我都会敷衍的说着,然后转移话题,母亲自然也听出了我不想提这些,所以,每当我都有些厌烦的时候,母亲就不在说了。
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听姐姐讲接电话的事情,父亲虽是个文化人,但是对于手机这样的新生物搞不懂,都教了他很多遍就是记不住,母亲虽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接电话还是会的,每次打电话,父亲总是慌慌忙忙的拿着手机递给母亲,等母亲说完,父亲再说。我有打电话的习惯,母亲都会在礼拜六或者礼拜天等着,刚才那一会,母亲还埋怨父亲“让你听着电话点,你出去了,也不带手机”父亲不语,我心里,笑了......
母亲日记 篇3
早上传来了噩耗,电话里的一个人说肖艺华被洪水冲走了!现在还没有找到,我听到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不顾换新衣服,叫上丈夫就登上了安庆的火车,在火车上,我不断默默为她祈祷,可是,不管我怎么祈祷我还是心疼得哭了起来。我就这一个女儿,如果她有事我们将来该怎么办?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母亲日记 篇4
晚饭后,我烧好了热水,接着倒在盆子里拿了一条毛巾,请妈妈来洗脚,因为姥姥告诉我说妈妈平时上班特别累,洗脚会让妈妈舒服一些,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她坐下来,我望着妈妈的脚,不知怎样才好于是便胡乱搓起来,妈妈说:“真舒服啊!太幸福了,你长大啦,懂事啦,孝顺妈妈啦!”
第一次帮妈妈洗脚,妈妈就感到这么幸福,而小时候妈妈为我洗了无数次脚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只不过把它当成爸爸妈妈应该做的事……“想到这里我不免有些惭愧,于是更加专心的为妈妈洗脚,只见妈妈的脚又大又硬脚板底下还长了一些老茧,脚拇指头的顶上还脱了皮,说句老实话,妈妈的脚并不好看,活像穿上了烂棉袄,摸起来是粗糙的可感到那样的温暖!妈妈在不停的奔波,操劳,不停的工作,都是为了我能幸福,我长大后也一定要妈妈感到幸福。
岁月使我成长,只是使我充实,我学会了理解父母和感激父母。此刻,今天我坐在家中的一角认真的'为妈妈洗脚,来回报和感谢妈妈的我的爱。
母亲日记 篇5
今天是我的生日,却是妈妈难受日,为了感谢妈妈,我今天要给妈妈洗脚。
一到家,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我今天晚上来给你洗脚吧!”“好,好好……可是,宝贝现在还不到点呀!”妈妈说。“提前先跟你说说嘛!”我撒娇道。“好,太好了!”妈妈说。
终于,时间到了!我赶紧弄好洗脚水,过了一会儿,我搬来板凳,叫妈妈坐下,先帮妈妈脱袜子,我心想:哇!妈妈的脚竟然怎么的'凉呀!我要让妈妈的脚变热。然后给妈妈搓脚、捏脚、揉脚,妈妈舒服的直说“哇,哇,哇,真舒服!”
给妈妈洗完脚之后,我高兴地比吃了蜜还要甜。
母亲日记 篇6
“好烦!”
朋友在电话那头感慨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她为什么总不理解我的想法,我做什么她都要唠叨唠叨,太不体谅人了。
“是这样的啦,因为你和你妈之间有代沟呀!”
“太对了,你真善解人意。”
你一言我一语的,讲了大概半个钟头,终于才在理解万岁的高呼中挂了电话。
“说什么呀,在电话中啰嗦了这么久,要花多少电话费呀!”妈妈问我。“只是打给同学而已”大概是刚才那激昂情绪的余波还未散尽,我大声说出这么一句话转身进了房间。
晚上,妈妈仍送来满满一大杯牛奶,微笑着递到我手上,没说一句话就出去了。而在平时,妈妈总要嘘寒问暖一番。
我意识到了我所犯的错误,刚才的话或许伤了妈妈的心,可是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给我送来牛奶。
那一刹那,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像牛奶一个味儿的母爱。回想起生活中母亲呵护我的`一幕幕精彩瞬间:风雨中送伞的母亲,病床前照料生病女儿的母亲,上学途中接送女儿的母亲……点点滴滴浮现眼前,一举一动无不渗透着母亲那浓浓香纯的母爱。
回想起当母亲为了让我添一件衣服时的唠叨,无非是怕我着凉了;当我无休止地看电视时母亲的唠叨,无非是怕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回想起母亲唠叨的一切情景,竟无一不牵动着母亲那颗爱女之心。
“时间不早了,收拾好了准备睡吧!”妈妈忍不住又唠叨开了,“明天起不来,上学要去晚的。”
我突然意识到:母亲的唠叨就像山间清泉,清脆悦耳,只要喝上一口,清甜爽口,对你是受益终身。我顺从地照办了,就像月光从窗口射进我的心田,柔和的月光如同母亲抚摸我的手。
将心比心,我逐渐明白了妈妈真好,不是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吗》?
将心比心,总是要求妈妈理解子女,为什么不去体谅自己的妈妈呢?你会发现妈妈对人生、对生活有自己独到地认识,“姜还是老的辣”不正好说明了妈妈比你知道得更多吗?
将心比心,总是抱怨妈妈对你不好,可为什么不先想一想:你对妈妈的爱有多少呢?你会发现其实妈妈对你的爱比海还深,比天空还广阔。
将心比心,妈妈真的好伟大!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一想,你会发现这一切的一切……
学会将心比心吧!你的生命会因此而充实、快乐,你的心中也会因此而燃起希望之光!
可是我为什么……不会去珍惜呢?
母亲日记 篇7
母亲,并非一个女性天生就能完成的角色。
曾经一切为了孩子
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当我得知一个新的生命在体内诞生的时候,欣喜、激动与憧憬充溢我整个身心。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最优秀的人,而我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优秀的母亲,这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具有压倒一切的价值。
怀孕期间,为了孩子的健康聪明,不管食物是否符合口味,只要有“营养”我都吃,以至于当时的体形被丈夫形容为“坐如不老青松,行如航空母JIAN”。不仅如此,我认真学习早期教育理论,搞“胎教”,一丝不苟,坚持到最后。
然而,孩子出生之后,一天天做母亲的经历让我感觉到,全心全意地抚育一个孩子并非像诗歌里歌颂的那样“美好”与“伟大”。稚嫩的婴儿是一个无助的个体,他的一切都需要看护者照料。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使我夜里不知道自己是睡着还是没睡着,白天自己是清醒还是不清醒,也感觉不出自己是饿还是不饿。
母亲教育我:人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做妈妈,怎么知道当妈妈的辛苦。
不必一切为了孩子
白天,我的生活紧张有序但机械平淡: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给老公洗衣做饭,自己上班。黑夜,我的噩梦一夜接着一夜: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是赶考的路上正堵车,我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我哭天抢地,也无力回天;又一次考试,我顺利地做完了题,时间到了,我很自信地把试卷交给老师,就在这一瞬间,我发现试卷背面的题竟被漏做了,我噬脐莫及,也为时已晚……
我知道,“梦是愿望的满足。”在自己的心底,曾经的梦想从没有磨灭:当年没能到北京读重点大学,现在要去读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儿子的身心茁壮成长,自己的工作渐有起色,考研的竞争一年年激烈,面对这一切做一个抉择,我真的很矛盾。
丈夫的支持让我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言必行,行必果。上班,我抓紧空余时间学习,当同事好奇地发问时,我掩耳盗铃地说:“没事儿,只是想看看书。”下班,干完家务活,就让丈夫和儿子玩“父子游戏”,自己则与考研相约。最后三个月,实在抽不开身了,就把老母亲搬来助战。整整一个春、一个夏、一个秋、一个冬,我最终成功。
我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是家庭教育,三年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理解了家庭教育的真谛和做母亲的要义。家庭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大人养育了孩子,而在于孩子造就了大人。孩子促使成年人在家庭、事业和生活的关系中寻找一个支点,催促成人渐渐走向成熟。而做母亲的最容易陷入的.窠臼,就是为了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一切。其实,孩子最终要靠自己走向社会,而且父母也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也要学习和工作。爱学习的父母通过爱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的目标来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使孩子敬佩父母。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母爱滋养不了孩子的一切
离开儿子的那三年,丈夫成了留守的“单身父亲”,他做父亲的天性和智慧显露出来,让我感叹不已。
儿子的老师曾告诉我,有一次,丈夫由于起床迟了,他把孩子送到学校大门口就走了,儿子一个人往教室走。遵守纪律、从来没有迟到过的儿子,拎着笨重的书包站在教室门口,眼泪扑扑簌簌往下掉,等着老师发话。老师后来才知道不是孩子的错。我听说之后,心里很为儿子所受的委屈难过。如果是我送孩子,我一定会把孩子送到教室门口,并向老师解释原因,绝不可能让孩子掉一滴委屈的眼泪。
我问起丈夫这件事,责怪他当时心粗,他说他没有想那么多;问起儿子这件事,他说他也没想到要让爸爸做那么多事。他俩的反应让我发现自己作为母亲天生的弱点。
我为孩子细致考虑一切事情,对孩子放手很少。可做父亲的就不这样,他的爱总要藏起一半,是父亲“粗心”、“狠心”的“缺点”给了孩子接受锻炼的天地。今天母亲为孩子营造一个风和日丽的环境,明天他总要自己迎接疾风骤雨的天气,孩子面对不测风云的勇气和智慧从哪里来?我过度保护的母爱只能让孩子手足无措,丈夫做父亲的优良天性弥补了我的不足,让孩子不至于在我的全面呵护下丧失抵抗挫折的能力。我很庆幸儿子有这么一个好爸爸。
其实,父爱像母爱一样深情似海,但父爱奉献一半,藏起一半,具有母爱所缺乏的特点。孩子在完整的母爱和父爱滋养中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
母亲和孩子可以同时受益
回首自己育儿的经历,我的体会是“一个女性不要走极端”。为了事业而忽略孩子的教育甚至不要孩子不足取,毕竟孩子是人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原创作品;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一切也是不足取的,家庭教育是一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母亲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会给孩子良好的熏陶。更为关键的是,爱事业也爱孩子让我把人生看得宁静而淡泊,古人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了孩子、为了自己、为了事业,母亲要有不懈的向上意识,这才是最重要的。
母亲日记 篇8
早上,我听当地群众说当时确实有一个小孩落水了,当时肖艺华还是第一个跳进水里救人的,她当时把那个孩子带到了大客车的顶棚边缘,她当时托举着那个孩子喊:“先救孩子!”那些人把那个被救的孩子拽到大客车顶上,就在车顶上的人转过身想去拉她一把的时候,她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只有这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就不见了。
“先救孩子!”这或许是她最后的一句话了,我从电视上看到记者称她为最美女教师——肖艺华。我没有后悔教育她善良,我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
母亲日记 篇9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倾斜的伞》。讲的是祖孙之间深深的感情。我想,我是不是应该也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以前,妈妈那么爱我,那么疼我。把她的精力都花在我身上。我应该回报妈妈。我要为妈妈做什么呢?那就是洗脚。
嘘,我要偷偷的给妈妈接一盆水。我打开热水器接了一盆水。哎呀,水洒了一点。我要小心翼翼地走。我说:”妈妈,我要为你洗脚“。我把水搬到妈妈脚边,开始为妈妈洗脚。洗呀洗,洗呀洗。我把妈妈的脚每个地方洗的.干干净净的。好累呀,在这时候,我想到了妈妈给我洗脚时也是这样的感觉。但她不说累。妈妈是多么地爱我呀!我也不应该说累。给妈妈洗完脚了。
今天,我才懂得了以前父母是怎样爱我,疼我,还天天为我操劳。同学们,我们应该有一颗深深爱着父母的孝心。从现在做起,我们都应该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减轻负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母亲日记 篇10
父亲31才结婚的,他整整大母亲9岁。
祖母生下他不久就染病走了,祖父一手爹,一手娘,把父亲拉扯到9岁时,自己却在工地上出了事,也撒手走了,父亲便成了孤儿。
半大的孩子,生活都成了问题。祖母的三哥是个石匠,看到外甥可怜,就把父亲叫到身边 ,跟他学手艺。一晃,父亲就到了结婚的年龄,三舅爷说,“孩子,你别怪舅,咱可拿不出像样的彩礼!”
认识母亲,是因为给她家凿石磨子。父亲虽长得不俊,但高大魁梧,干活出力,石磨凿得好用又漂亮,赢得了母亲一家人啧啧称赞。三舅爷是个精明人,一看就赶紧在一旁说,“娃是好娃,但就是到现在还没定下个媳妇!”听了这话后,外公看了父亲一会说,“我倒是有个女儿,只是不知她的意思?”
征求母亲意见时,她的脸“唰”地红了,这几天父亲在家干活,她早就看出了父亲是个勤快实诚的人,心里也有了几份好感,便说,“婚姻的事,听爹爹的。”就这样,父亲没有花一个子,就娶了母亲。
没有给母亲像样的婚礼,婚后的父亲就对她百般的好。在外面干活,总要带一个围巾或一卷布回来,有时也带几个橘子或包子,从不空手。母亲吃时,他就在旁边乐滋滋看着,母亲要匀给他一个,他连连摆手,“早就吃过了,你吃!”其实他哪里舍得吃。
母亲生下大姐后,才发现没有奶水,吃猪蹄、喝豆腐汤的办法想遍了,可依然只有几滴奶,急得孩子哭,大人哭。父亲出去了一会了,然后变戏法地拿出了一袋奶粉。那个年代,奶粉对一个农家孩子来说,那就是奢侈品。从此,为了挣奶粉钱,父亲便常常去外地给人凿石磨。
改革开放后,机器磨代替了石磨,父亲便在母亲的建议下,改凿了门墩石和刻碑。门墩石的活母亲帮不了,但刻碑时,母亲就过来帮忙,她拿一个钢钎,叮叮当当地帮父亲刻人物。父亲不让,母亲却笑着说,“这又不费劲!”
家里是父亲挣钱,但管理的是母亲。父亲开玩笑说,“我把每分钱都上交给你娘了”。母亲却说,“我只不过是你爹的一个柜子。”在安葬外公时,两人为了钱却出现了分歧。母亲的意思按自己的.财力,尽力就行,可父亲却说,“砸锅卖铁,也要老人家风光一回!”“那以后日子过不过?”“过,但钱不用你操心!”父亲说到做到,外公的葬礼就格外隆重。村子里的人啧啧地说,“娥儿(母亲)找了一个重情义的男人。”但谁知道,父亲为了还上债务,背着家人还偷偷卖过几次血。
那年,当母亲查出重病时,父亲的眼泪就簌簌地滚落了,“你娘,跟了我一辈子,没享几天福,怎么就……”那些日子,他寸步不离地守着母亲,谁都不让替,“让我守着吧,守一天少一天呀!”说着,父亲泣不成声。
母亲还是走了,在安葬的那几天,父亲却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切事情都要他亲自安排。下葬那天,父亲把他的一张照片放在了母亲身旁说,“他娘,等着我,可不敢把我忘了,我很快就去找你了……”父亲的话让在场的人无不掉泪。
安葬完母亲的那天半夜,却隐约地听到父亲在他屋里抽泣。母亲走了,父亲一下衰老许多。兄妹都要接他去城里,他却说:“我哪儿都不去,我住在老屋,我怕你娘回来,找不见我。”他固执地留在乡下,直至他去世。
父亲和母亲一起生活了37年,他们也有过争吵,但他没有骂过母亲一句重话。按父亲的话说,一个女人,在你最贫穷的时候跟了你,你还有什么好说,那你就得一辈子疼她,人得学会感恩!
父亲走后,按照他的遗愿,埋在了母亲的坟旁,他永远守候着母亲了。母亲是父亲一辈子的守候。
【母亲日记】相关文章:
母亲节日记07-09
【实用】母亲日记4篇03-23
【精华】母亲日记4篇03-23
【精品】母亲日记4篇03-09
【推荐】母亲日记4篇04-03
【必备】母亲日记3篇10-23
有关母亲的日记十篇02-15
母亲节日记(精选15篇)01-21
有关母亲日记三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