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写作素材>名人故事>爱国的名人故事

爱国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4-06-23 11:48:58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爱国的名人故事

爱国的名人故事1

  导师居里夫妇的赞誉

  1937年10月25日,是钱三强来到居里实验室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伊莱娜·居里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钱三强在伊莱娜·居里的指导下,进行各种高能物理的实验和研究工作。

  在实验室工作一天以后,回到宿舍还要整理资料,写实验报告。生活平淡、枯燥,但他却从不感到厌倦。他认为自己所面对的是对他充满诱惑力的神秘的原子世界。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有许许多多尚未开发的处女地等待一代又一代的核物理学家去开垦。

  居里实验室,是全球性的研究集体。在这里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有来自法国的、波兰的、意大利的、荷兰的、中国的`……不过钱三强总是这个群体的佼佼者。

  钱三强的实干精神,深得伊莱娜·居里的赞赏。不久,她推荐钱三强到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伊莱娜·居里的丈夫——约里奥·居里就在这个实验室主持工作。这样,钱三强就将同时在两个实验室工作。

  约里奥·居里先生,这位著名的核科学家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法国人,身材魁梧高大,性格热情奔放。他非常喜欢与助手交谈,善于抒发自己的感情。他没有那种大科学家的架子,而且和工人合作得很好。看得出,他对自己所从事的核能研究,有着一种狂热的痴迷。约里奥非常关心中国的近况,同情中国人民遭受日军侵略的处境。当话题转到钱三强的学习问题时,约里奥问钱三强:“你到法国来学原子核物理学,是你自己的选择,还是政府的委派?”

  钱三强回答说:“是我自己的选择。”

  “原子核物理与原子能化学密不可分,你知道吗?”约里奥提醒钱三强。

  钱三强会意地点点头。约里奥接着说下去:

  “我的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同伊莱娜的实验室一直联系密切。我与伊莱娜生活上分不开,工作上也分不开。”

  约里奥与钱三强的谈话轻松愉快。第一次见面,约里奥便开门见山地向钱三强交代了工作意图,他说:“我想对云雾室作两种改进。一是改进充气的压力,使压力可以调节,这样测量粒子的能量范围也就可以调节了。另一项改进,是把膨胀速度放慢,使有效灵敏的时间拉长,这样,一次实验就可以获得较多的实例。”

  钱三强认真作谈话记录,同时,他也开始考虑将要着手的工作细节。

  “原来云雾室的有效灵敏时间是多少?”钱三强经过认真思考以后,向约里奥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是0秒到0.2秒。时间太短了,实验受到限制,所以要改进。”

  “改进方案由谁来做?”钱三强问道。

  “先由你提出一个方案,我们共同讨论后再论证。改进成功之后,你就以云雾室研究a与质子的碰撞为题,完成你博士论文的一部分。”

  钱三强面见约里奥之后首先查阅文献,而后对现有的云雾室进行了仔细考察,对其原理结构进行了认真研究。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钱三强向约里奥交了一份云雾室的改进图,请老师审查。

  约里奥对个别地方做了一些修改之后,便交给钱三强着手操作。一开头,约里奥每天到实验室查看一次;后来,隔几天查看一次;再后来,两三个星期查看一次;最后,一两个月也难得来一次。约里奥似乎对钱三强的工作很满意,也很放心。

  过了一段时间,约里奥又到实验室来了。

  只见云雾室的主要结构件都加工好了,钱三强正在进行组装。

  约里奥惊讶了。他发现最难加工的金属底盘、金属网、金属丝,都加工好了,真不敢相信。“这都是怎么制作出来的?都是你干的?”他兴奋地询问三强。

  “我对每一个小部件都画好图纸,制作成样品后,再到工厂去请金工师傅帮助加工。”三强回答说。

  “工厂在哪里?”

  “在巴黎郊外。那里有很好的设备,工人们也很热心帮助。”

  约里奥很欣赏这样的科学青年,能想出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而且踏踏实实,从不张扬。

  几个月后,新的云雾室制成了。经过试验,两种改进效果都不错,其中有效灵敏时间达到0.3秒——0.5秒。

  新的云雾室刚制作成功,约里奥又提出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再设计一个自动照相的系统,把粒子轨迹自动拍照下来?”

  没过多久,钱三强创造性地制造成了一台同云雾室相匹配的自动照相机。

  从此,约里奥·居里对钱三强更加器重。约里奥当着许多人称赞说:“法国大学生只有考试分数,而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则同时具有实际的工作能力。”

  由于钱三强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刚去法国居里实验室一年多,便为华夏学子争得了荣誉。

  此时,钱三强心中怀念着那位遥远的美丽的姑娘,他愿意与那位美丽的“天使”共享这份来自居里家族给予的荣誉!

爱国的名人故事2

  陆游是我国宋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最近我学习了他的一的首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的大意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心痛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九岁高龄,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的决笔诗,也是遗嘱。人死之后,本应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偏“但悲不见九州同”。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他不悲;即将与家人永别,他也不悲;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这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这种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民之情,感天动地,催人泪下,又令人振奋。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朝。他所见所闻的都是祖国分裂、女真入侵带给人民的灾难和痛苦。因此,他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国统一。他的一生写了九千多首诗,篇篇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

  读着陆游的诗,我想到了杜甫、辛弃疾、文天祥、吉鸿昌,想到了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想到了用笔呐喊的鲁迅,想到了为祖国的自由而战斗的黄继光、董存瑞,想到了为祖国争光的奥运健儿,想到了为香港回归而做出巨大贡献的邓小平爷爷……

  正是这千千万万爱国人士,用他们深沉而热烈的爱国激情,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的颂歌。

  《示儿》是一首充满了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歌,它激励着每一个读者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初中水平

  胸怀壮志身先死,

  却恨未能雪国耻。

  不求千古传芳名,

  只盼北定中原日。

爱国的名人故事3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用心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分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话题:“命运”“职责”“精神卫士”

爱国的名人故事4

  陆游: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都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作为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他的.诗主题鲜明,大多为爱国诗篇,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书愤》中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词有《诉衷情》中的“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等。

爱国的名人故事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死。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下面就带来几则著名的爱国故事,欢迎阅读。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爱国的名人故事6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貌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明白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 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5.爱国名人故事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但是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是难能可贵!

爱国的名人故事7

  詹天佑是我国的工程师,他不仅优秀,而且还爱国,对工作一丝不苟。中国的第一条自己修筑的铁路,是由詹天佑和学生,工人们一起修筑的。

  为什么说詹天佑是爱国之才呢?因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帝国主义的嘲笑,毅然的接受了任务。詹天佑再动工的第一天,就对工人们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看到这,我从“精密”“不能马虎”“大概”“差不多”这些词中,体会到了詹天佑对于工作,总是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儿差错。想起我自己,我是个马大哈,常常把作业,笔袋水壶忘带。比起詹天佑,真是大巫见小巫啊!如果让我去修筑铁路,依我那坏习惯,我想铁路十年后还没开通。我一定要该掉着坏习惯。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要报效祖国母亲!

  关于名人的.爱国故事精选篇今天,我读了《文天祥的故事》,从书中我了解文天祥的事迹。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文天祥吧。

  文天祥,出生于1236年,是现在的江西县人,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端,号文山,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保佑四年时,文天祥考取了年进士第一,因为父亲逝去所以未受官职。后咸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因得罪奸相贾拟道而遭到罢斥。可是,好人多磨难,文天祥最终还是没能摆脱命运的折磨,家离破碎,国家又快要换皇帝了。可是,文天祥就是文天祥,即使是在南宋危亡之际,也仍然领兵抗敌,可最终兵败被俘,身陷囚禁,但即使在最终临死之际,也仍然不肯向任何元朝官员下跪,最后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文天祥就这样就义了,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爱国的名人故事8

  詹天佑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之后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明白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带给。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十分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齐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最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爱国的名人故事9

  肖邦的遗愿

  1830年11月,费列德利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决定到外国深造,为祖国争光。出发前,朋友们为他举行了一个送别晚会。肖邦满怀感激之情,理解了朋友们赠送的装满祖国泥土的银杯,表示永远不会忘记可爱的祖国。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透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但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分析:叶落归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对祖国的眷念,是每一个爱国者的共同期望。

  话题:“遗愿”“爱国——永恒的话题”

爱国的名人故事10

  吉鸿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世界上已经不存在中国了,吉鸿昌异常愤怒,刚要发作,陪同的使馆参赞劝道:“你为什么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仔细地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爱国的名人故事11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见沙俄军队吞占满洲,败北没有能力的清当局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公约的动静后,他悲忿欲绝,当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筹办回国入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本身手指头,以血指书写救国学书,在学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酸楚,鼓动同胞起来战斗……他连着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爱国的名人故事12

  丹麦闻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跟德国的奥古斯登堡本来是要好的老朋友。

  1848年普鲁士进进入国境内丹麦的国境,这类侵略行为导致安徒生的泼天愤慨。四年后,他到德国去旅行。许多德国朋友涌到车站去迎迓他。一名朋友说:“奥古斯登堡公爵夫妇在家里等您,但愿您去以及她们会见。”“我不肯去见她们,奥古斯登堡参加了四年前普鲁士侵丹麦的`战役,我怎么能去看这家人呢?”安徒生愤慨地说着。从此,两位老朋友决绝了。

爱国的名人故事13

  屈原以死报国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岳飞“精忠报国”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辛弃疾忧国忧民

  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郭子仪和李光弼团结为国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当时,两人因为平时的一些误会,积怨很深,感情很不好。平时即使同桌吃饭,互相都懒得瞧上一眼,更别提说话了。

  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仪做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当时的节度使大致相当于战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权力极大。

  李光弼这时有些担心,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仪反向皇帝极力举荐他,结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郭子仪此举,让李光弼产生了更大的误会,心想郭子仪这次一定不会放过他了。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找到郭子仪说:“今后不管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郭子仪听后,很是诧异,忙离开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们应该同心协力,不能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了。”

  李光弼见郭子仪心胸如此坦荡,便带队请战。此后,将帅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xx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爱国的名人故事14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见沙俄军队吞占满洲,败北没有潜力的'清当局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公约的动静后,他悲忿欲绝,当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筹办回国入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本身手指头,以血指书写救国血shu,在血shu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酸楚,鼓动同胞起来战斗……他连着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

爱国的名人故事15

  宋庆龄的执着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爱国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11-19

名人故事05-16

名人的故事02-17

名人故事08-02

奋斗的名人故事_励志故事03-14

名人故事通用03-27

自信的名人故事05-17

体育名人故事05-19

乐观的名人故事05-27

名人励志故事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