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作文集合(4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节日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节日的作文 篇1
晚上,我睡的正香,突然我听到“咚咚”的声音,我从门洞里一看是“咦,圣诞老爷爷!”我兴奋地赶紧把门打开对他说“你怎么找到我家了,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事呢?”他说:“圣诞到了,我给你送礼物来了,小美女,你想要什么呢?只要你说我就送。我说:我想要好多好吃的、好玩的,“那我带你去圣诞王国吧”好好玩玩,那里可多好吃的`、好玩的了!
“呼——”,一阵风过,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来到了圣诞王国。哇!好漂亮呀,我不禁对眼前的一切目瞪口呆:盛满了新鲜的牛奶湖,喝一口,真不错!用巧克力做的火山,添一口,真香甜!还有香甜可口的大树,树干是棒棒糖,叶子是草莓片,我迫不及待尝着:“哇,好多美味啊!”
圣诞爷爷把我叫到他的房间,他的房间是四层蛋糕,蛋糕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推开用巧克力做的门,眼前的景象使我大吃一惊:“电视是巨人的汉堡包,茶几是船形的软糖,茶杯里是薯片,床是水果软糖。
突然,我从床上跌了下来。醒来才知道做了一个梦。不过,梦好美味啊。我都流口水了呢!”圣诞节真到了,祝大朋友、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节日的作文 篇2
生活在这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之中的人,仿佛心也被那一层层的钢筋混泥所包裹住了,有时一个个显得冷漠且难以近人,连亲人手足之间的关系也显得淡漠了。过春节,这以前在人们心中那么重要的节日,那个泛着柔和的红光的甚至还有些神圣意味的节日仿佛只是世界在思考的一瞬间,就显得淡漠了。怎样过春节?大概也只是在门楣上倒贴福字,贴副对联。
一家人到开着暖气的酒店里吃顿分岁酒和亲戚朋友叙叙旧。对孩子来说,(听同学的口气),大概也只是多了几天可以玩电脑,看书,写作业的时间罢了。我不敢说是否有意义,只是无端地觉得这样的春节过得太不热闹了。在我的记忆之中,我似乎从来没有在这富裕的`地方过过春节。每当日历即将翻到尽头,总是开始打算将带什么什么去外婆家,一天过去,我能做的只有在那日历上涂了又涂。。。。。。。
总是怀揣着激动和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踏上外婆故乡那歪歪斜斜的石子路,拘一把早春的水,冷冷的,有种能让人放心饮下的甘甜,深呼吸总是仿佛带给人一种清新甜美的泥土味。感伤除夕不能在这里度过,因为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是一片红,可以想象除夕夜之热闹,我曾经写过一篇《礼花》,心里很清楚大年初三的烟花是万万不能和除夕夜的烟花相比的。那地上的红纸就是从鞭炮上剥落下来的,一路走去,红仆仆的,就像是在地上铺了红地毯。空气中总还有些硝烟味,很好闻。
踩在上面,总有种噗噗的声音,很柔软,有点像秋天睬在那些诗情画意的叶子上,一路走进等待着我们的外婆家。
节日的作文 篇3
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了。大院的重阳节有一种传统,喜欢晚餐凑在一起吃。几家约好,把吃食端到一桌上。夜幕降临,灯光闪耀,人们饮着菊花酒、二锅头,吃着丰盛的饭菜,欢聚畅谈,交流情感。一张张笑脸,一阵阵笑语冲出狭小的房间,大家互相祝福着健康长寿、事事平安,大杂院处处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重阳那天,人们有敬老的风习,各家晚辈都要给上了年纪的老人多一些体贴。除了专给他们做些可口的吃食外,分家另过的亲属须慰问老者,出了嫁的闺女一早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有条件的人家,还要陪老人去看看热闹儿逛逛公园,这样会让老人心胸更加开阔,便于长寿。
赏菊花是市民多年传统风俗,戴菊花防灾去病也是人们旧时一大习惯。重阳节到来各大公园将举办菊花展,北海、天坛、紫竹院、植物园名声最大。
重阳节之时,北京正值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到空旷之处放风筝,不但简便易行,也是很受人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清代时老北京人放飞之举极为热闹盛行,店铺集市都出售各种纸鸢,花市卖的.风筝种类最全质量上乘。
如今,曾经住过的大杂院早已变迁,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不知不觉当中想起***的诗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节日的作文 篇4
两千年前,屈子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时至今日,人们依旧将粽子投向滚滚汨罗江,而屈原之逝已然成为日历上的铅字和肆意欢娱的假期。
中华文化绵延千年,为何在外来节日与双十一等人造节日的联合攻势下,传统节日会被喧宾夺主而式微呢?
节日是文化与情感的集中展示和表达。“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由情生而因情显,节日依然。传统节日无人问津,想必是因为其内涵经历千载而略蒙风尘,人们较少擦拭。而外来节日漂洋过海不过百年,哪个不是流光溢彩?因此,两者相较,高下立显。
结合时代不失为传统节日重焕生机的有效途径。天津一家点心坊便将传统节气与各式时令点心相结合,推出的`清明艾香糕、芒种绿茶饼等深受喜爱;旅行社推出清明踏青线路颇受青睐,国家为重阳节立法,让人重拾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古人云: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如果只是吃粽子、喝粥,这只是对传统节日的肤浅继承,这和对外来节日的过度狂热有何区别?
究竟如何使传统节日有别于这两者,以求重焕生机呢?
节日之意义,一曰铭记,二曰传承。有朝一日,人们翻开日历,目之所至,心为之动:这一日,屈子抱石投江;这一日,重耳烧山,介之推抱树而亡……有朝一日,我们会感受到沉寂水底的赤子之心,会感受到化为焦炭的身躯中对理想与本心的执着,会感受到一碗腊八粥中融化的悲悯众生情怀。日历翻过,留下的才会永恒。
【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节日的作文(精选)02-22
【经典】节日作文05-04
节日的作文(经典)12-08
(精选)节日作文09-22
节日的作文(经典)09-23
(经典)节日作文08-30
(经典)节日的作文09-02
节日作文(精选)11-19
节日的作文【精选】11-06
节日的作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