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春节的作文三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难忘的春节的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难忘的春节的作文 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每家每户都在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
我跟着妈妈回老家过新年,我在村里游玩,参观了村里的两座牌坊。妈妈指着石牌坊旁的介绍,我知道了这两座牌坊始立于明代(公元1505年—1507年),两牌坊形制相同,两坊额上分刻“会元”、“世科”、“榜眼”、“绣衣”等正书大字,额枋上雕刻的麒麟、鸾凤、龙、鹿、鹤、狮子等禽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夜饭,我们是和阿姨一家吃的,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我跟妹妹围坐在太奶奶身边,菜很丰富,鸡鸭鱼肉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来的菜,大家有说有笑吃的很欢乐。晚饭后,我和妹妹一人拿一根烟花,外公帮我们点燃导火线,几秒钟后,“砰”的一声,闪光弹冲了出去,飞到十几米高,再绽放开五颜六色的烟花,妹妹兴奋的跳了起来。放完烟花以后,我们一起看了春晚,我最喜欢刘谦的魔术表演。我还收到了好几个红包,妈妈说要放在枕头底下压着,所以我们叫“压岁钱”,带有祈福的意思。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早上,我正在做美梦呢,突然被一阵阵的鞭炮声吵醒了。外婆喊我吃早饭,早饭吃了汤圆和年糕,寓意是全家“团圆美满”和“节节高”。早饭过后,外公外婆带着我去山上祭拜祖先。
过年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自己能更加懂事、听话,愿所有的亲朋好友身体健康!
难忘的春节的作文 篇2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过年。春节期间,我过得非常高兴,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有趣而难忘的事,其中一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大年初二是给奶奶祝寿的日子,大家推举我当那天的“摄影师”。我欣喜若狂,连忙央求爸爸把他的宝贝--相机拿出来。在爸爸的指导下没一小会儿我便学会了一些摄影的基础知识,便迫不及待地要出门实践。
我们一家人走在沿江路上,这里风景秀丽:花儿凌寒怒放,假山婀娜多姿,河水清澈见底……看见这一片美好景象,我忍不住拿起相机连续抓拍了几张。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由鲜花组成小型广场,中央摆成一个大大的吉他形状,妹妹好奇心很强,一见就跑上去“参观”个究竟。我趁此机会,调整到“儿童”模式,对准就抓拍了几张。妈妈和婶娘也耐不住急性子了,都是叫我为她们拍照,我又调回“笑脸检测”模式,选了个漂亮的角度帮她们拍了几张。我们继续边聊边走,来到了抚河。抚河的水面十分宽阔,水面静的像面镜子,周围的景色都倒影在其中,在远处的'迷雾中隐约看见几座宝塔和小楼,真犹如人间仙境呀!
大家看完这美丽的景象,纷纷请求我给他们拍照。我让他们摆了一个个超酷的姿势,而我用相机为他们留下了这美好的瞬间……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脑,插入u盘,一一查看刚才的照片。大家不停地夸我照得好。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件事令我既高兴又难忘。因为我学会了摄影,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努力我一定会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摄影师!
难忘的春节的作文 篇3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可以说是欢天喜地,全国欢庆,幸福团圆的美好日子。新年,随着辟辟啪啪的鞭炮声远去,但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春节每家每户都会制作可口美味的美食,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那就让我们来讲讲我家过节的美食吧!
团子———是我们家过年必备的美食之一。每次一到大年除夕,我就会跃跃欲试的去帮奶奶做团子。一揪,一揉,一打,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又好吃又好看。这是我们家过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扣肉———是我们家过年必备的另外一道美食,也让我回味无穷。其实对于我来说,扣肉里的肉不是最美味的,而是那垫在扣肉下面的外婆干菜才是真正的美味。这里面我奶奶的味道,也有外婆的味道,这是必须要细心的人才能做好的,少了一道工序都会影响菜的味道。
香肠———你吃过吗?一节连着一节,连起来长度至少有一米。香肠有很多种,香的、咸的`、甜的、辣的、香辣的———我自认为我家的香肠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入口即香又可口,不肥也腻,有些微辣,我超极的喜欢。也许是因为世界这么大,我还没有去看看,自己把自己放到一个小小世界里的原固吧!
春节,我们家还有很多的美食,在这我就不一一道说了!春节你喜欢吗?
春节的美食我留恋,春节的鞭炮声我留恋,春节的压岁钱留恋,春节的节日我也留恋!
【难忘的春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难忘的春节》作文10-19
难忘的春节作文11-16
难忘的春节的作文06-22
难忘的春节的初中作文11-15
难忘的春节作文范文09-02
[合集]难忘的春节作文06-10
难忘的春节小学作文10-10
难忘的春节作文【精华】04-06
【精品】难忘的春节作文07-21
春节难忘的作文三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