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观后感>《集结号》电影观后感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

时间:2024-06-26 10:38:5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集结号》电影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

  敬爱的党组织:

  日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和追求精神洗礼的强烈渴望,刚放假的我用家中电脑观看了国产战争大片《集结号》,为影片所深深触动,特此写下了这一篇观后感,以记录自己的思想轨迹。

  暂时卸下了沉重的书包,我点下了影音播放器的播放键,全身心投入地观看。120分钟的电影给了我120分的震撼和感动。首先,它定义了真实的英雄——所有的人在战场上都是怯懦的,“正义”这个词变得具体了,许多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给我们很多误区。其次,它的故事感人至深——这部电影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连长谷子地带领九连抗战的戏,一个就是他为那47条伟大的生命找说法的事。

  抛开逼真的.、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我更看重它的精神内涵,我想一部电影背后的故事必然比电影本身更精彩,因为它包括了整个电影的知识结构,情感表达,构思技巧等等。第一部分,影片在塑造解放军的形象时抛弃了以往“高大全”的不实,炮火中躯体脆弱但仍英勇作战的战士们真正诠释了牺牲的意义,让我在感受到战争残酷的同时对战士们的战斗精神肃然起敬,这对我迎接接踵而来高考的考验不能不说是一针强心剂;而最坚毅的班长焦大鹏在弥留之际为保住连队的血脉谎称听见了撤退的集结号,又令我感到了影片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感到革命英雄和普通人实际上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更能激起观众心湖中投身伟大事业的壮阔波澜。到了第二部分,影片节奏开始缓慢,温和的同时又能感受到主人公谷子地为47条生命找说法的坚持,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坚持的可贵。

  网上有的影迷说套路就像是回归了《离开雷锋的日子》,但是导演冯小刚的冯式幽默在主人公谷子地的话语里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能说明问题,也是整个影片的情感核心的就是他在团长的碑前感性的那段,看到这段,不能不说反映出很多侧面。弃车保帅的战略思想也表现了出来,在国内以往的战争片中几乎看不到,这也是中国战争片的先河,也是《集结号》的魅力所在。这让我们能真正通过国产战争片体会到战争的无情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而不是像旧日的某些片子单纯只能刺激观众的肾上腺,凸显了进步的人本思想。最后,历经了10年的探寻,47名烈士终于得以平反。就像海报中的那句话:“每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只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活得有意义,即使命运无法眷顾我们,那我们存在过的痕迹就无从磨灭了。为革命战争中每位牺牲的无名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2

  《集结号》这部电影我很早就想看了,一向等呀等呀,国庆假期,最终有幸让我一睹冯氏战争片。——震撼!

  有人说《集结号》这部电影,类似《拯救大兵》《兄弟连》。可无论人家说什么,自我眼见为实——在战场戏那部分的确有点“美国味”。

  说到战争片,让我厌恶的就是中国战争片,连长顶着炸药包对手下喊“兄弟们你们撤!那里有我顶着!”….…好假!在这战争片里,许多地方采取西风东借,可还是看得到一些传统的中国风格,如吕宽沟和姜茂财去为连长拿手表,宽沟找到手表后竟然高兴地跪了起来!这不是当活靶子吗?可是从中也许能看出一点,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职业军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种田的人,所以一高兴,忘了自我置身战场也是人性流露。这时我就觉得这个傻军人很可爱——可如果我是连长我肯定能被他气得吐血,这绝对属于非战斗性减员。

  可见《集结号》并不是传统的,教条的,宣扬解放战争怎样怎样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人性”,哪怕就像宽沟的那样傻乎乎的行为。人性,是一个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不被政治和某种特定目的所控制、引导的东西。我十分佩服导演敢这么做。老谷,他是一个很有血性,感情用事的一个军人。从一开始,为了指导员被炸死而领导大家杀战俘这一事件开始,我便觉得他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这样的人,似乎在《战神》里写到过,是不适合呆在战场上的,这样的人注定了之后为他的手下弟兄们追讨“烈士”荣誉。

  在烈士陵园,老谷明白《集结号》没有吹响,明白了大部队早就撤走留他们牵制敌人,其实这种以大局为重的事情战场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明白了以后就是发怒了——“你们怕大部队被咬死,就不怕我们被咬死这个时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为要明白,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不会以“自私”的,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乐于牺牲一人拯救全军的。自私的老谷,难道就不是一个可爱的人吗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几个弟兄都当成亲兄弟对待,他答应过他们的妈妈把他们平安的带回去,他已经对他们一半食言了,他要他的那些兄弟们死也不能落在敌人手里。谁敢对这样一个“自私”的军人做正面宣传谁敢对一个“畏敌”的连长做正面刻画呢那些传统战争片的导演都不敢,唯有冯小刚!也仅有小刚敢在贺岁大片里那么拍!”他说:“我可是是把一个人的经历给拍下来。”哪来什么教条哪来什么英雄主义有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

  我认为看电影应带着自我感情色彩去看,否则就没几部好电影了。影片里的老谷、是冯导手下的老谷,是个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汉子!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3

  今天下午,全校师生汇集一堂,在阶梯教室观看战争电影《集结号》。很多同学都没看过,感觉耳目一新。我目不转睛凝神观看,生怕疏漏了一个情节,这部电影真是精彩。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中国与国民派反动派做殊死的较量。谷子地连长率领着他的九连,起初有一百多人,与敌人交战一场后牺牲了一大半,只有47人活着。人手少,危险多,谷子地连长率领着47人投入了更加残酷的坚守战中,他们用大炮,手榴弹轰炸敌人的战斗坦克,炮声震撼着大地,处处浓烟滚滚,地上躺满了牺牲者,场面十分惨烈,土地、河水都被鲜血染红。那,是先烈的血!

  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牺牲,整个连队以集结号为命令,没听到号声绝不后退,可是号声始终没有响,连里的47位战士都十分守纪,一切命令听指挥,就像天空中的大雁,飞行中不管怎样变换队型,都会排列得整齐有序,这就是纪律。

  最终全连47人除了连长谷子地以外全部牺牲,谷子地带领的九连用47位战士的鲜血换来了整个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解放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看玩电影我十分感动,那些烈士是那么的`勇敢,面对侵略者的炮火毫不畏惧,一切听从指挥,斗志如钢。是啊!人的生命确实来之不易,我们应该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有价值,那些战士宁可舍去生命,把自己的青春,自己的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牺牲自己,却把幸福安定的生活献给了人们,这就是有价值的。人不能自私,只顾自己,在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什么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当别人需要时,就应该给予帮助。

  我们应该学习烈士们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平时上课发言,有许多人不敢举手,不敢挑战难题,这些都是一些微乎其微的事,但我们都缺乏胆量,更何况烈士们面对的是极具杀伤力,足以夺命的炮火呢!其艰难程度是无法衡量的。

  《集结号》这部战争电影在我心中播撒了勇敢智慧的种子,陶冶了我的情操,革命烈士们,我向你致敬!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4

  一向以来冯小刚的大作“集结号”老是想不起来看,一是他是一个战争题材的故事,并不是我爱好的,二来都是一帮大老爷们,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想说这天既然睡不着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打开来。

  震撼、感动,继而痛苦,刚开场所有炮弹战场飞扬的画面深深的撼动我,心一向被揪着。

  与冯小刚平日的拍摄手法的不一样与我对战争的明白,都在谷子地与他的战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被改变。

  除了震撼,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故事的最后当小梁子说出大部队为了组织,牺牲了他们,并没有吹集结号的时候,理得一点头绪也没有,死,谁不怕,但是他们的这种坚持,打动了我。

  真实的故事是其实谷子地已经被炸死了,谷子地本来就是无父无母无名无姓,此刻他也是那些无数无名死者中的一个,过去的,和此刻的。

  最近关于南京大屠杀遇害人数的争论闹得沸沸扬扬,1937年的屠杀,七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们对于自己死去同胞的人数也无法搞清楚,仍然是那个十分模糊的300000。日本人的质疑态度的确可憎,可对于我们来讲,3后面的五个零也的确很空洞,正因我们已经不可能了解到死去的每一个人的样貌,年龄,脾性。这对于历史和战争来讲的确无奈,而对于这天作为回顾者的我们,这种无奈背后透着悲凉。

  电影的宣传词:“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那么什么是永垂不朽,百度百科解释: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永垂不朽的是精神和事迹,而不是牺牲的个人。而电影的主控思想在于说明每一个“牺牲者”都是永垂不朽的。这是个浪漫主义的说法,一个人永垂不朽的方式无非是名留史册、永垂青史。电影的主线就是一个立了功的英雄连长不断的遭受委屈和误解,并想方设法为死去的战士“正名”的过程。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证明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烈士还是没有名字,无边的墓地,墓碑林立,同样高度的木桩用同样的字体印着“无名烈士”,他们无法彼此互相区分出来,但他们不是克隆出来的。

  墓地里,眼睛已经被炸得半瞎的谷子地(九连47名战士的连长)趴在墓碑上想找到自己的兵的名字。战争打胜了,死去的战士那么多,他们就像“河里的一滴水,谁知道他是从哪个泉眼里面冒出来的”。这个话说得很残忍——谁知道还是谁在乎——但是如果从一个高度崇尚群众价值,个人价值被基本忽略的时代说出来,就不显得个性。但是此刻不一样了,此刻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个体价值已经得到充分的张显,无处不在的媒体每一天都在创造着一个个“永垂不朽”。孟氏兄弟井下逃生之后,媒体给他们二人拍的照片像是两位英雄。《南方周末》正在评选的20xx年度人物孟氏兄弟就是候选人,并且此刻排在第八名,人家在井下喝尿挖石头逃生的时候我们没有帮上一点忙,为什么他们逃出来之后又把他们当作奇人逸事来报导?倘若他们死了呢?死了也就是死了,和那些所有葬身于黑窑黑井的矿工们一齐。孟氏兄弟是一个令喧哗的我们十分尴尬的主角。

  因此冯小刚在恰当的时刻,以恰当的视角选取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单就电影的社会好处这一点,《集结号》就是很成功的。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5

  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  ——《集结号》

  战争,犹如一场死神的盛宴。一旦踏上战场,就等于随时准备献出宝贵的生命。但对于谷子地来说,还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属于九连46个弟兄的崇高荣誉。他用尽毕生的时间去寻找死难的战友,无论如何都要职责——集结号观后感将荣誉归还给这群年轻的英烈。

  今天看了集结号,给我最深的感受只有两个字:责任。谷子地和他的'46位弟兄为了保证大部队转移,在汶河边一个废窑里阻击敌人的进攻,按照事前的规定,谷子地他们以集结号为撤退的讯号,可惜的是,直到战死了最后一位弟兄,他们也没有听到集结号,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撤退,什么原因呢?这是军人的职责。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6

  今天看了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纪录片----《集结号》,本不想看,但秉着完成作业的想法,硬着头皮租来了碟,与父母一同看了起来,而剧情却出乎意料地把我深深的吸引了。

  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二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一项新任务:阻击敌人,为大部队撤离争取时间,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为令,集结号不吹,他就不能撤退。谁知那集结号是永远不会响的……而他和四十七名兄弟却毫不知情的在一座废弃的旧窑场里奋勇厮杀,狙击百倍于己的敌军,阻挡了敌人的三次进攻,直到全部战死沙场……

  “谷子地”成了唯一的幸存者,为了防止被发现,他穿上了敌军的衣服,在死人堆里扒食物。结果,他在战场上被自己的同志当成了俘虏。由于部队失散、全军番号整编这样艰难的状况,他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那些死去的战友不能获得烈士称号!谷子地的'下半生一直在寻找那47具骸骨,终于他找到了当时团里的政委,证明了除谷子地以外的47名战士全部为烈士,最后47具尸体全部被找回。

  在阻击时,排长焦大鹏在临死之前为了给九连留个活口,骗连长说他听到了集结号;爆破手吕宽沟为了给连长捡一块表倒在了敌人的狙击枪口下;指导员王金存在最后一刻战胜了怯懦,终于爆发,与其它战士一起奋勇杀敌直至英勇牺牲;狙击手姜茂才为了给好友吕宽沟报仇,他最终选择与敌军的一辆坦克同归于尽;机枪手罗广田奋勇杀敌,直至最后一颗子弹从枪膛里飞出;三排副老刺猬虽是个怕死的老兵油子,但最后还是和敌人拼到底……这感人的一幕幕始终印在我的脑海里,无法忘却。

  解放以前,千千万万的烈士为砸烂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英勇的牺牲了,其中有些战士由于各种原因还得不到烈士的名分,让亲人得不到安慰和补偿。看现在,学生们“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还有些沉迷于网吧,而政府官员们贪污受贿,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这些生在安定社会的人们难道不该反思吗?难道不脸红吗?你们对的起那些死去的烈士吗?

  通过这部影片,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吗?你是否遵守承诺,言而有信?你是否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你是否有无私奉献精神?如果没有,那么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7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六年级的去多媒体电教室看电影。电影《集结号》是冯小刚导演的最新力作,战争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为掩护大队伍撤离而带领团队与敌军主力作战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队伍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队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岁月里,他寻找原来的队伍,一是想找到团长说完成任务了,但全连阵亡;二想知道团长到底有没有吹响集结号。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团长的坟头。一个司号员告诉谷子地,其实团长从来就没有打算吹响集结号,原来为了大队伍的转移,团长和谷子地的连队一样,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谷子地醒悟后,决心挖出全连49个弟兄的遗骸,为当年阵亡的弟兄们找回“烈士”称号。

  我们要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先烈们用鲜血换回来的!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们都无法正名,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被长埋在一个个旧窑洞里,但是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深沉的默哀,向他们致敬!所以我们要努力读书,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祖国将来才不会被侵略,也不会出现《集结号》中那一幕幕悲惨的场景了!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8

  我们的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然而五星红旗是中国的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最近,著名导演冯小刚在小说《官司》的基础上,创作出一部令人震撼的影片《集结号》。

  《集结号》说的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一连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带领全连47位士兵火速赶往阵地完成阻击任务,以便让大部队安全转移。他们约好,一连听到集结号,就可以突围撤走。但全连战士始终没有听到集结号的吹响,除了谷子地,其他的战士全部战死并在战后成了失踪人员。从此以后,寻找团长问清楚为什么集结号没吹响,恢复战友们的烈士荣誉成了老谷一生的追求。几十年后,他得知团长早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团长的警卫员道出了秘密,当年大部队转移的时候,团长根本没让号手吹号,当时已经决定用一连的牺牲去换取大部队的安全转移。

  看了这段介绍是不是很震撼?当我看完这部巨作直至影院灯亮,我都还傻呆呆地坐在那儿,眼泪不自禁地“哗哗”往下落。48个人的一个连,在正常时期连半个连都不到,就是这样一支人员稀疏的队伍一直坚守在阵地,打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集结号》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体现了中华民族舍己为国、视死如归的精神。48位战士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为了大部队不受损失,在明知结果是以卵击石的情况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全力以赴地击退敌人,保全了大部队,顺利完成转移的任务。47位战士死后仍是默默无闻地躺在煤堆底下的小窑洞里,直到1956年,谷子地才通过政府追认他们为真正的烈士。这些烈士为了我们祖国的和平和美好,不怕牺牲、甘愿奉献,用自己的鲜血换回了我们现在幸福的一切,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每一份幸福背后总有一份艰辛的付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只要祖国有需要,我也要像影片中的那些英雄叔叔一样,不退缩、不哭泣,自力更生,勇敢面对,担起我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9

  我看了《集结号》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的评价:非常震撼!

  《集结号》的'内容是这样一个故事: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都打光了,也没听见集结号响,谷子地也被炮炸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寻找原来队伍的遗涵…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呼而活着…….

  首先,我对那些日本人非常痛恨,他们抢夺民粮,杀人放火,后来被八路军杀死,真是罪有应得,活该!活该!

  其次,我对那些英年早逝的英雄们感到痛心,指导员为救一名小兵被敌人炸成两半,吕宽沟为一块表放弃自己的生命,可惜!可惜!

  最后,便是对那些英雄能人的钦佩,王金存用最后一口气炸毁了两辆敌人坦克,全连人都死了,就剩谷子地一人,还继续战斗,佩服!佩服!

  《集结号》真让我感动,它告诉我们:只要国家强大,就不会让别的国家攻击。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0

  在《集结号》这部影片中,我感到作为一名战士他们的那种誓死服从命令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影片中,连长谷子地坚决地服从上级的命令,在仅有47人的状况下,面临超多敌军,临危不惧。当时,许多战士以已经听到了集结号为由,要求撤退。但连长谷子地仍然坚守着对团长的诺言,在听不到集结号的状况下,即使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撤退。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给他们吹号。在几次交火之后,除了连长谷子地外,全连所有的人都牺牲了。即使此时,谷子地都在坚持战斗,最后被炮弹击中,昏了过去。影片中那真实的战斗场面,战士们泼洒的热血,都给人一种强烈震撼,给人十分深刻的印象,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热血沸腾的感觉。

  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他们坚守着阵地。这就意味着他们选取了死亡。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怎样的意志?对此我不敢妄加评论。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来说,我是无法想像他们所应对的究竟是什么。我对于战士们敢于牺牲的精神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

  影片中,幸存下来的连长谷子地,历尽千辛万苦为战友要说法的事让人敬佩不已。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他的行为实在让我佩服。在证明战友们烈士身份的'当天,队伍安排了一个相当庄重的场面,却让我的心里涌起一些伤感。影片中充满了浓厚的兄弟般的战友情谊,使得影片更不缺乏感情色彩,让人觉得荡气回肠,让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这部影片开启了我对我们中国军人的无比崇敬的感情,我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么出色的队伍,这么出色的军人而感到自豪!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1

  1997年,那是一个冬天,有一位导演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划出了一个特殊的档期,专拍贺岁片,第一部名叫《甲方乙方》,从那以后,每到岁末,他就要和喜爱他的观众“不见不散”,没想到十年下来,还“没完没了”了。渐渐的,观众把他当成了“大腕”,把看他的贺岁片看作是去赴一场“夜宴”,但这个导演不满足,他总是渴望突破,期待转型,如果说那顿《夜宴》让人吃完之后难免有“一声叹息”的感觉,那么,这次吹响的《集结号》,则彻底圆了他的大片之梦。

  《集结号》是一个有关退伍老兵的故事,就为一次到底有没有吹响过集结号,老兵失去了全连所有的战友,十多年来他魂牵梦萦不得安宁:那是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于是身为连长的谷子地(由张涵予扮演)决定继续坚守下去,结果47个战士最终全部阵亡,但是一名战士在牺牲前告诉他,他听到集结号了,从此谷子地开始了寻找真相的过程……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的后半生就在寻找47具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

  看《集结号》前半部的时候,我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地跳出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奥利弗-斯通的《生于7月4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父辈的旗帜》的一些经典画面:激烈的巷战、浓郁的兄弟情、身残志坚的老兵??看到最后30分钟,我彻底缴械投降了,这还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式的抒写人性之美、歌颂浩然正气的大片,既与宣扬美国主旋律的好莱坞大片分道扬镳,也与冯小刚过去嘻笑怒骂的市井小品渐行渐远了??

  战争题材的大片,中国拍过不少,早期的《南征北战》、《红日》、到前些年的《大决战》、《大进军》,全都集中表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党我军的英明决策,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是国家至上英雄无泪,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看不到战争中人性挣扎和迷茫,看不到小人物的孤独和无助,看不到个体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位置,《集结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也是人,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我觉得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可惜从二十年前的“高粱地”之后,银幕上的中国男人再也没有如此高亢昂扬了。

  感谢冯小刚,让我们重新正视战争中个人的价值,也让我们重拾对银幕上中国男人的信心。感谢张涵予,塑造了一个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银幕硬汉,在“花样美男”“窝囊萎男”横行银屏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刚强,一种坚毅,一种责任,一种缅怀。很庆幸,在那悠远绵长的集结号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谷子地那坚如磐石的背影中我们也同样深切地感受到了。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2

  今天度过了愉快的一天,中午和小宁去逛厂甸庙会,很不错,买了几套小儿书和盘,虽然人很多,环境也不太好,但很开心。下午4:00我们一起去东环广场看电影,她选的是冯小刚的集结号,感觉很不错,确实让我们感动的流泪了,而且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了。我敢说这是冯导的目前拍过的电影最高水平了,无论从题材和拍摄的节奏都非常好。

  下面我想谈谈看过这部电影的感觉,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让我感概良多,感觉到谷子地的'真情,哥们义气,有人可以说他傻,说他疯了,但我想说这才是真男人,执着而执拗的男人让人感动,就是傻也傻的那么可爱,为了一群死去的战友的荣誉,拼尽全力,就现在的人能有几人做到!!放弃一切,不顾一切,不怕牺牲的精神,让我作为一个现代的青年人感到汉颜。今天下午还和淑宁讨论她与到的不平事,现在她觉的平衡了,我也是。凭什么我们得到今天的一切,而那些死去的英雄们却什么都没有,甚至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无名的英雄们你们的灵魂安息了吗?你们在那个世界还好吗?你们用血肉换来的世界,我们大家珍惜了吗?我想看完这部电影我们都会平衡,都会有所触动,那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我将珍惜我们眼前的一切,无论树木花草,鸟兽,乃至自然万物生灵,以及得到的一切,用我们的行动把世界变的更加美好和充满生机,由衷感谢那些无惧生死,无计得失的人们,是他们彻底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祝他们在那个世界里平安幸福,宁静安详。敬礼!!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3

  今天,我们观赏了电影《集结号》。

  这一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中野独二师”九连连长谷子地带兵战争的事件,激烈的打斗画面扣人心弦,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呢?

  影片中小小的一幕打动了我,谷子地在成百上千的墓碑中驻足,他时不时低下头,好像在寻找着什么。终于,我看到了,他是在寻找烈士的名字,但天不尽人意,频频映入眼帘的只有两个异常鲜红的大字“无名”。在一旁默默无闻的女人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轻声说道:“别找了,这里全都是无名英雄!”谷子地失望的摇了摇头……

  是呀,在这个辽广的世界,成千上衣的无名影星默默的为世界,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默默无闻的。他们不张扬不宣传,而早已经在心里买下了爱的种子。

  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各地、各民族的'人们争相成为了志愿者,一个现代的无名英雄,在奥运健儿的辉煌灿烂的背后,是他们,在奥运健儿最疲惫的时候送上了一杯沸腾的热水,而这滚滚热水,正是志愿者们炽热的中国心,是志愿者们说不尽道不完的喜悦与自豪:是他们,在奥运即将开始之前,费尽心思,精心策划奥运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在奥运健儿成功的背后,是他们在烈日下挥洒的滴滴汗水……

  在奥运会场鸟巢旁,一位女大学生在十分钟之内,有十三种语言和全世界各地的人民打招呼,想想平时的我们,连基本语言“汉语”都掌握不好,更被贪欲各国人民打招呼了!那位女大学生尽然精通各国语言,真是令人敬佩,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汶川5 12事件发生后,灾区陷入了困境。成群结队的志愿者来到了灾区。他们起早贪黑,却从不叫哭喊累,不论风吹雨打,都站在街头筹集捐款,为早日重建家园先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他们,是爱与温暖的象征。在灾区、在奥运会、在贫困山区、…他们无私奉献,以扶弱为己任。

  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也许,就在明天,我们也是小小的志愿者。在公交车上火人潮拥挤的地方,为老人孕妇让座:为孤寡老人现出一片爱心与温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不都是生活中我们触手可及的事情么?

  他们是爱的种子,在麽个角落暗自绽放,他们不求世人的赞美,他们的家族不断壮大。他们拥有同一个名字——志愿者。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4

  在寒假组织的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便是看电影《集结号》。

  剧情所讲述的是一名九连连长,为了坚守阵地,等待着集结号的吹响,能够返回,可是,12个小时过去了,连长还是没有听到集结号的吹响,但是连中47个弟兄死伤惨重,其中最勇敢的焦大鹏说听到了,但是连长说没有听到,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敌人撤退,而连中47个弟兄全部壮烈牺牲,连长谷子地听说47个弟兄都被判成失踪,于是决定来为自己的战士讨回公道。最终如他所愿。故事圆满结束。

  电影结束了,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心里被一种东西所震撼着,一种一切纪律听指挥,坚决不以个人利益为首的崇高精神。那些战士完全可以自己逃命,放弃坚守在炮风弹雨中,可是战士没有一个退缩,其中有一个细节,使谷子地对弟兄说,谁愿意逃就逃吧,可是没有一个战士丢下自己的战友和连长,都坚守在阵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其中胆子最小的指导员竟在最后时刻点燃了手榴弹,让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这种高尚的革命精神令我十分感动。

  反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开始忘记了规则,忘记了纪律,而是自顾自的生活。比如,在斑马路口,经常可以看到闯红灯的人,而他们一副大大咧咧、拽拽的`样子,以鄙视的眼神看着旁边耐心等绿灯的人。从这一常见的社会现象就可以看出纪律和规则在人们眼中是如此的不可一击。

  小时的我调皮好动,经常把父母的话抛在耳边,曾经的我,看到火就十分开心,因为那黄红相间的火就好似仙女的裙边,美不胜收,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去触摸一下,感受一下。但是每当我要去触碰时,父母都回严厉的呵斥着我让我离开,这反而让我更加好奇。到底或是什么感觉的呢?于是,一天陈父母的短暂离开,我悄悄地把手伸向了火焰,近了,近了,当触碰到火的一刹那,我感受到了一阵钻心的疼痛,手指上已经起了一圈燎泡。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纪律和规则虽然在约束着我们,但却又是在保护着我们,让我们远离危险。而很多人却都不知道,依然以生命的代价来闯红灯,违反一切规则。

  其实,我从电影中学会了:遵守纪律。为自己的未来添一份华章。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15

  1997年,那是一个冬天,有一位导演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划出了一个特殊的档期,专拍贺岁片,第一部名叫《甲方乙方》,从那以后,每到岁末,他就要和喜爱他的观众“不见不散”,没想到十年下来,还“没完没了”了。渐渐的,观众把他当成了“大腕”,把看他的贺岁片看作是去赴一场“夜宴”,但这个导演不满足,他总是渴望突破,期待转型,如果说那顿《夜宴》让人吃完之后难免有“一声叹息”的感觉,那么,这次吹响的《集结号》,则彻底圆了他的大片之梦。

  《集结号》是一个有关退伍老兵的故事,就为一次到底有没有吹响过的集结号,老兵失去了全连所有的战友,十多年来他魂牵梦萦不得安宁:那是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结果等了12个小时集结号也没有吹响过。于是身为连长的谷子地(由张涵予扮演)决定继续坚守下去,结果47个战士最终全部阵亡,但是一名战士在牺牲前告诉他,他听到集结号了,从此谷子地开始了寻找真相的过程……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的后半生就在寻找47具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

  看《集结号》前半部的时候,我脑子里总是不由自主地跳出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奥利弗-斯通的《生于7月4日》、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父辈的旗帜》的一些经典画面:激烈的巷战、浓郁的兄弟情、身残志坚的老兵――看到最后30分钟,我彻底缴械投降了,这还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式的抒写人性之美、歌颂浩然正气的大片,既与宣扬美国主旋律的好莱坞大片分道扬镳,也与冯小刚过去嘻笑怒骂的市井小品渐行渐远了――

  战争题材的大片,中国拍过不少,早期的《南征北战》、《红日》、到前些年的《大决战》、《大进军》,全都集中表现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党我军的英明决策,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是国家至上英雄无泪,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看不到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和迷茫,看不到小人物的孤独和无助,看不到个体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位置,《集结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也是人,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我觉得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可惜从二十年前的“高粱地”之后,银幕上的中国男人再也没有如此高亢昂扬了。

  感谢冯小刚,让我们重新正视战争中个人的价值,也让我们重拾对银幕上中国男人的信心。感谢张涵予,塑造了一个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银幕硬汉,在“花样美男”“窝囊萎男”横行银屏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刚强,一种坚毅,一种责任,一种缅怀。很庆幸,在那悠远绵长的集结号里我们感受到了,在谷子地那坚如磐石的背影中我们也同样深切地感受到了。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相关文章: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06-13

集结号观后感范文04-23

《长江七号》观后感08-02

电影观后感05-12

电影观后感04-20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09-05

《泰坦尼克号》观后感12-03

《无名》电影观后感03-17

电影《夺冠》观后感05-10

《超越》电影观后感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