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春节》作文集锦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春节》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春节》作文 篇1
家乡的春节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就是在除夕那天开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要上街买很多菜和零食回来,还要打扫卫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联和红艳艳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代表福气来到了。”妈妈又对我说:“除夕
要守岁,不到十二点是不能睡的。守岁,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诚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烟花,顿时,整个城镇响声四处,真是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爷爷.奶奶会煮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龙虾.虾菇.螃蟹.海蛰
皮.虾.跳鱼等。吃过了饭,小孩子们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拜了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孩子会拿钱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拜完了年,大人们就要上寺庙去进香。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寺庙,每个寺庙都要进香。等大人们进完了香就会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等。正月初一就这样过了。到了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欢喜的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的,有一些嘴馋的孩子会忍
不住偷一个吃呢!让孩子们开心的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的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逢家节,都有机会的,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春节过后,小孩子们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的事了。我真是难忘家乡的春节呀!
高中《春节》作文 篇2
好几年没有在老家过年了。虽然在大年初一也回家给老人们去拜年,但也是匆匆就回来了。更多的时间,我和家人一直呆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烹调美味佳肴是这几天的全部生活内容。或许是年龄大了的缘故吧,春节竟然没有了原来的激情。
我们生活在通讯发达的时代,打一打电话上一上网,就能和亲朋好友直接的联系上。这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不幸。现代通讯节省了时间,有事没事聊一聊,也会使感情有所升华,但这种不用见面就能对话的便捷方式,把人们的感情变得有些形式化了。人与人之间总喜欢带着面具做人做事,少了一份真实,多了一份虚幻!很多人觉得活的很累,但又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这也是现实中的一种无奈。人人渴望真挚的感情,但自己最不愿付出的,却往往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
倒是很怀念小时候亲朋邻里间那纯真的情谊。每到春节的时候,人们走出家门互访“拜年”,孩子们更是欢欣雀跃,成双结对地到各户给长辈拜年,长辈们也会热情地接待他们,并拿出备好的糖果、花生等招待来访的客人,这是一种礼节,更是民族传统习惯的延续。这是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在我们梁山一带叫“馍馍”,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卷子,另一种叫花糕。家里有第一年嫁出去的闺女,每到春节便会蒸花糕的,意思是取了谐音,年年步步登高之意吧!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先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
到了大年三十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莫过于放炮了,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放炮了。条件好点的还可以放点“手花”(一头有炮药,有捻,绑在大约一米长的芦苇杆上),点燃后,“嗖”的一声带着火花钻进了高高的夜空,随着“蹦”的一声响,那最美的礼花也就在乡村的夜空上方绽放了,我想,那是乡村最美的一道风景,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放罢了炮,接下来就开始吃饺子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姐姐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妈妈口中还念念有词,意思是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保佑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那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老母亲今年80多了,每到春节,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是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我喜欢那个年代人们的质朴和纯真的感情。现在不是真情太少,而是人与人之间变的太现实,太利益化了!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送礼,不送就会对你的孩子不闻不问;上小学了如果不上好处,分班分座就会受到不公正待遇;去医院如果没有熟人,看病就会花很多冤枉钱不说,连住院的床铺都难安排!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因为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或那样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网里,这时才觉得真情对人们来说有多么的珍贵!
尽管如此,春节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细想起来,春节并非光阴流逝所带来的一种必然,而是人们本身的一种需求:千篇一律的日子难免会让人生厌,日复一日的奔波与劳作免不了让人生出一种不堪重负的疲惫,如果能够换一种方式来充实一下生活,找一个理由来松驰一下神经,让热热闹闹的气氛给平淡的生活营造一份别样的滋味和美丽,岂不很好么?于是,便有了春节,有了像老人一样慈祥、满含着温馨和抚慰的春节。
春节是一种凝聚,凝聚着祥和安泰,凝聚着欢乐喜庆。
春节是一汪净化灵魂的清泉。那四处绽放的礼花和急促欢欣的鼓点,振奋起人性向善的共鸣,平时深陷在世俗纷扰中难以脱身的人们,在流光溢彩的年节里都露出了孩子一般纯真的笑脸。
在辞旧迎新的更替中,我们的生命之舟拥有了一个小小的港湾。醉卧在年节的怀里,让我们尽情地欢歌尽兴地享乐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如此悲催呢,嗨,说着说着年就到了,问候大家“过年好”吧!
高中《春节》作文 篇3
快过龙年春节了,四周一派喜气的景象,人们带着灿烂的笑脸等着辞旧的钟声敲响,过春节作文550字。母亲准备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有烟酒、保健品、化妆品、土特产等等,嘴里还念叨着:“过年送礼可不能太寒酸,这是送给隔壁王大爷的,这是送给李奶奶的,这是送给——哦,对了,还要准备小孩们的红包呢!”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这春节越过越没有年味,过节就等于花钱,这样的节,不过也罢!”说这句话的时候,她配上皱眉、叹气、耸肩的表情,仿佛过春节是一件令人烦心的事。这种表情不由让我想起春节前几天看到的人与事。
那天,我坐在花园里看书,呼吸新鲜的空气,面前来来往往走着形色各异的人。忽然一阵高跟鞋的踢踏声打破了宁静。“陈姐,听说你今年过年买的新衣服花了好几千块?”我抬头看见一个穿得光鲜亮丽的白领丽人,旁边跟着一个衣着时尚的女孩。估计那个女孩是在献殷勤呢!只听那位白领丽人说:“没什么,这点钱不算什么,主要是逛街很累。”她的话语中有掩饰不住的得意。
肤浅!难道过年是买几件新衣服就能打发的事?这样的年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我正鄙夷地想着,忽然有一个尖锐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老公,你去给局长送燕窝了没?礼物可不能送的太寒酸,你是否能升迁就靠这次啦!”过了一会儿,又听见,“妈那边我来解决,就说我们工作忙,没时间回去吃年夜饭。”这声音阵阵刺痛我的耳膜:春节本来就是一家团聚,收拾一年心情的日子,可总有人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让老人独守空房!
面前走来一位咬着棒棒糖的小女孩,她拉着父亲的手,来到我的旁边坐下,她向父亲问道:“父亲,过年不是要打年糕、包饺子、放鞭炮吗?为什么我都没看到啊?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说‘总把新桃换旧符’,那桃符又是什么东西啊?怎么什么都没有啊?”一连串的问题使父亲的神色变得尴尬:“这……父亲也不太清楚,改天再给你解释吧!”
难怪,作为一个家长连中国过年的习俗都不知道,如今的孩子怎么能体会得到那些老一辈人过年的心情?
我无奈地叹口气,收起书,站了起来,望着对面马路上川流不息的人和车子,店面里张灯结彩的布置,好不漂亮!但这热闹的气氛下,人们却没有过春节的心情。这样的节日,就算用法律定下来,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如今那些被时代洪流卷走的人们,根本不明白春节的意义!
“恭喜你发财……”忽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那边传来奶奶激动欣喜的声音“卉卉,这几天来奶奶这里住吧!这里的亲戚都想你,大家一起乐一乐!”我捧着手里的书,只听自己无奈地说道:“不了奶奶,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哎!”奶奶失望的叹息声重重捶在了我的心上,随之而来的是阵阵忙音……
高中《春节》作文 篇4
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
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
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
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啊!
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高中《春节》作文 篇5
春节即将来临了,各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抢购年货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到了商场,五花八门的年货在货架上堆成了山,各种各样的衣服很快就被抢购光了,还有许许多多物美价廉、大大小小的年货和礼物都找到了自己的新主人。爸爸妈妈们带着“小天使”们在商场里狂购,原本已看好的衣物,又被另一件吸引了过去,只要是看好的货物,马上买下,生怕货物供应不上。再看看糖果区那边,人山人海,宾客如云,糖果才刚刚摆上货架,一眨眼的功夫,所剩的寥寥无几,使得工作人员们争分夺秒的往糖果区搬东西,放东西,人们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啊。我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急急忙忙地挑东西:饼干、糖果、水果、鞭炮、烟花……
“哈哈哈哈……”这是哪来的笑声?扭头望望,是蔬菜区那边传来的,走近一看,他们在那里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原来是两个阔别已久的好朋友在这里碰巧相遇了,正好叙叙旧。
终于到了除夕夜,各家各户都关门关窗,打开电视,在这暖意洋洋、温馨的家里和至亲至爱的家人们一起期待着龙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到来,期待着春晚上那锣鼓喧天的场面、龙吟虎啸的歌声和幽默风趣的小品。此时此刻,我也和爸爸妈妈在夜深人静的厂里,边惬意地吃着狂购回来的食物,边满怀期待的等候着除夕必看的春晚。“到了,到了!到春晚了!”这句话,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喊出来的。
春晚开始了,几个CCTV的著名主持人不期而遇,各种精妙绝伦、扣人心弦的节目更是赢得了台下观众乃至全国观众如雷贯耳的掌声,比如:歌曲《万物生》的歌手萨顶顶惊羡的独特嗓音,让人感到春季万物生发的美丽景象;舞蹈《龙凤呈祥》,独特的演绎方式,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歌曲《好久没回家》让人留恋家的温暖;刘谦表演的《魔术》则让人捉摸不透;李玉刚男扮女装演唱的.《新贵妃醉酒》又为他迎来了一片掌声;还有春晚不容错过的小品《天网恢恢》、《荆柯刺秦》、《今天的幸福》和《面试》,都给观众带去了欢乐,让每一个人开怀大笑;歌曲……
春晚还有许多让你赞不绝口的节目,但再好看的节目也比不过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当!”中国人翘首期盼的重要时刻终于到来了,顿时,一束束耀眼的光线飞上天空,“啪啪啪……”那一束束光线突然炸开,金色的、银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星星般的花朵向四周飞去,似一朵朵闪光的菊花,光彩夺目。太美了!太美了!引信燃到尽头,顿时金花四射,就好像五颜六色,闪着金光的鲜花,在空中绽放,整片天空如天女散花般绚丽夺目。
这钟声的敲响表示着兔年已经过去,这炫彩的烟花宣告着龙年的到来,一条金灿灿的、威武的金龙飞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高中《春节》作文 篇6
新年的钟声渐渐远去,新的一年正向我们走来。回忆新年发生的“快乐”的事,那笑声似乎又在耳边回荡……
新年“快乐”之春联“混搭”
贴春联是春节的一大习俗,这喜气洋洋的事却被我贴的“快乐非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
大年二十九早上,爷爷将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十几副春联联交到我的手上,对我说:“孩子,你也大了,贴春联的任务就交给你吧,希望你也能沾到一些福气……”拿着爷爷心血的结晶,我不禁激动万分,小时候就渴望贴春联,但大人们总说我年龄太小,想不到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我接过奶奶熬的`浆糊,飞奔出门,生怕爷爷反悔。
往年看大人们贴春联,不过是一抹,一贴,再一按,没想到自己贴起来却这么麻烦。由于我海拔不够,加之老家门又高,我必须踮起脚,伸长了胳膊才勉强够着门框顶。虽然累,但我依然高兴,每帖完一张都要仔细的校正好久,生怕贴歪了。忙碌了进半个小时,所有的春联终于贴好了。
此时,老爸走出来,仔细打量着新贴的对联,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贴的很端正嘛!”“那当然,我费了不少劲呢!”我有些得意。“满园春光管不住,——少年莫笑白头老?”爸爸的表情顿时晴转阴,大叫道:“坏了,你贴错了,这根本不是一幅!”我也下了一跳,跑到另一幅对联前:“开门喜迎春光,——人和家祥是福?完了,这根本不是一对!”
爸爸不禁怒火中烧,嚷道:“你贴的时候就不看看是不是一对啊?春联能乱配吗?”“我只想着别贴歪了……”我还觉着委屈“这咋办啊?”“赶快揭下来!”我赶忙扑到门前,但为时已晚,奶奶熬的浆糊以牢牢的把春联粘在了门上,揭下来时,十几幅春联已经残缺不全。
当全家知道这个“噩耗”时,爷爷高呼:“救心丸……”奶奶大叫:“扣你压岁钱!”爸爸恶狠狠的威胁:“过了年再找你算账!”我低声道:“下回打死我也不贴春联了。”
高中《春节》作文 篇7
“行者浮云奔踏千里骏马迎春节”“躯长数尺黑鬓披身豪放踏飞燕”。马年迎来,庆年杯酒论家常,鞭炮烟火,压岁红包,团圆饺耳,多着呢!
题春联。姥姥家,大红宣纸摊开在桌上,我右手紧攥毛笔,为姥姥家题春联。就说虎年的三年级小朋友我题了一词:“喜气洋洋福高照”“虎虎生威闹新春”。再者去年,我为自己的本命年蛇年题了一词:“金蛇银蛇双蛇齐狂舞”“蛇扑蛇绑势如饿猛虎”横批“虫它蛇欢”。我为父亲的本命年马年题的春联与上文相似:“行若浮云千里伯乐马之奔踏千里”“身长数尺豪放霸猛骏风流之鬓扬健躯”横批“馬騳驫馬”
刺激炮。儿时的我们常将高一的.表哥推崇为男生首领(表哥现在读大学)。当时他最大,我第二,其他都是“小兵”。表哥常领着我们玩些刺激的游戏,放鞭炮,那一游戏我至今“接班”后还带着“小兵”在玩。表哥将小挂鞭放入一只陶罐内,后找到一处浅水滩,将陶罐放入浅水中(鞭炮不碰水),之后他飞快地擦燃一根火柴点燃挂鞭,最后拉着我疾速后退。“嘭”陶罐碎片被强大的冲击力抛上天,水花四处飞溅,围观的小朋友都也要玩,刺激!
压岁钱。此物可谓神也!几个小孩儿互相推挤着跪在老人面前。文静点儿轻轻拜三拜然后踏着小碎步来到老人近前,挽住老人的胳膊撒娇,调皮点儿的把头磕的“咚咚”响,之后迅速站起身来向老人讨要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老人往往喜笑颜开,说不定会在红包里加点钱。
文学、玩乐、口技,组成了——春节。春节里的事作文,使人回味无穷。
高中《春节》作文 篇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家每户都会庆祝一番。有些民族还会搞一些活动来欢度新春佳节,比如舞龙舞狮、说书唱戏、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
一到年关,大人小孩都忙乎开了,备年货、扫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乐乎!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或自己动手或请人代劳,把一年的收获和来年的希望都写进这小小的春联里。同学们,说起春联,还有一个故事呢!春联,起源于桃符,它最早出现在周代,是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门板。据说,桃木有镇鬼、驱邪的.功能。因为世上的恶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二神,所以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驱鬼辟邪。后来,人们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两位神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板就称为“桃符”。在五代十国时期,开始有人在桃符上写字。一次,蜀国的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学士在桃符板上写字,因看不清学士们所写的内容,孟昶索性自己书写“年年约余庆,嘉年号长春”。由此产生了中国第一副春联。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远的游子也要赶回家跟家人团聚,吃上父母精心准备的年夜饭。旧时,人们把这叫做除夕守岁、熬年。这一顿饭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听着窗外阵阵的爆竹声,放烟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了。烟花有的像开在天上的花儿,有的像切成一半的西瓜,还有的像一张可爱的笑脸,各种各样的形状,美极啦!一家人看着烟花享受着天伦之乐。这时候,小孩子最开心的是长辈会开发压岁钱。据说,在魏晋时期就有这个做法。压岁钱也叫“押岁钱”、“压祟钱”因为岁与祟是谐音,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小孩们平平安安过年。
过年了,少不了走亲访友。亲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酒菜,互赠祝福,共谋发展大计。这一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
春节,不仅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种亲情,一种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安宁。
【高中《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高中春节作文12-21
春节高中作文12-07
高中春节作文02-13
春节高中作文04-12
春节高中作文12-31
春节的高中作文02-12
过春节高中作文01-24
福建的春节高中作文03-10
春节趣事高中作文09-04
春节高中作文(荐)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