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读后感>《葬花词》读后感

《葬花词》读后感

时间:2020-08-27 16:01:0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葬花词》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葬花词》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葬花词》读后感

《葬花词》读后感1

  闲来无事,往书桌边一坐,顺手拿起了的那本快要翻烂的《红楼梦》,随手一翻,映入我眼帘的就是林黛玉的《葬花词》。《红楼梦》已不知看了多少遍,以前都是只看故事情节,对里面的诗和词,都是一目十行,一带而过。最近不知是不是我们课堂上学了词的原因,突然觉得《红楼梦》里的诗词都很有味道,特别是这首《葬花词》,让我越读越喜欢,越读越感动。甚至觉得《葬花词》是红楼梦里最好的诗词,字字都是林黛玉的血泪凝结而成。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每读一句,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幅淡雅的中国画,了了数笔,就把一个孤傲的、清高的,但又是无奈的、柔弱的;一个想要飞得高,却又无能为力的古代才女,刻画的淋漓尽致。一闭上眼,就是一位身姿婀娜的古代仕女,肩扛花锄,袅袅地走在铺满落花的小径上……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字字句句,看似在写花,其实就是在感叹黛玉自己的人生。她天生就是孤独的,自幼父母双亡,虽有外祖母的呵护,但也是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虽有一大帮表兄弟姐妹一起吟诗、嬉戏,但又有几人懂她、知她。纵有几回和姐妹们起诗社、谈笑风生,却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在高鹗的续书中,黛玉在怨恨中、孤独中死去;在刘心武的续书中,黛玉寂寞地在一个月圆之夜,凹晶馆的水塘中仙遁。不管哪种,她的身世总一个悲剧。纵有千言万语在心中,也只得借诗抒怀,仰或在无人处独自叹息垂泪。孤寂的、只能与诗、书为伴的生活,造就了一个曲高和寡的林黛玉。作花也想冰作土,玉为盆,那“随花飞到天尽头……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是她还会是谁呢?在一个女子“纺绩针黹是本等”的时代,女子有才、有思想又有何用?她真是生不逢时!

  感动,不一定是因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也不一定是因为“无意苦争春”的叹息。我所感动的,就是那《葬花词》里的那种借花抒怀的脱俗意境和那花开花落带来的深深的无奈……

《葬花词》读后感2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从书中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赞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都是王熙凤虚伪,但这话我相信一定发自她内心,没有恭维,黛玉是东方标准的古典美女,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如要说前世报答是为了报恩,那今世泪只为一人流因为她对宝玉的爱。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林黛玉的栩栩如生是由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写出,他所书写的红楼也正是他一生的历史,无真情实感怎能写出这样伟大的作品,这也告诉我们,写作文时一定要用真情倾注,虚情假意永远只是敷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楼梦只是梦,我愿醉在梦中。

《葬花词》读后感3

  打心眼喜欢《红楼梦》,尤痴《葬花词》,至今我自己也不知吟咏了多少遍,为黛玉泪洒多少回。如今扮演黛玉的晓旭撒手而去,让人不禁更感悲伤。

  每每口诵《葬花词》,林黛玉好似“弱柳扶风,姣花照水”的柔美倩影,那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单悲戚,无不在我脑海游戈。面对遍地落花,念及自己的身世,她怎能不凭生几分无助与辛酸?演绎黛玉的晓旭也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当花俏枝头时,人们或驻足欣赏,或漫游其下,或风花雪月吟诗。但当“红消香断”之时,又有几人如龚自珍那样深诸其情怀,并留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千古名句呢?是啊,目睹“花谢花飞花满天”的黛玉,想到自已天生体弱,“红消香断”便在不远处,自己与眼前这飘飞的落花又有何异?可这满地落花,还有黛玉用那“锦囊收艳骨”,且用“净土掩风流”,让其“质本洁来还去”,不愿见其“强于污淖陷其沟”,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红消香断”之时不知道可有人为我“收艳骨”“掩风流”?如有人惟愿,其一定是宝玉。如若如此,我也泉下瞑目矣。可宝玉若依然任性,与宝钗、湘云、袭人……等欢情忘旧,我可真要“强于污淖陷其沟”了。唉!前事难,不若于今,“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吧,那里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可茫茫“无尽头,何处有香丘”呢?真乃“从来淑女多抱怨,自古娇妻更含酸”啊!

  或许当时赤瑕宫神瑛侍者甘露浇灌那株降珠草时,便注定了悲剧的发生。

  曹雪芹啊!你何来那么多哀怨?为何非要把《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都写得如此凄惨呢?古时的人仿佛已预知了今日。晓旭啊!你演绎了黛玉,现如今又应了黛玉的命运,真可谓“红消香断”悲矣!

【《葬花词》读后感】相关文章:

1.狼妻读后感

2.生命生命读后感

3.《活着》读后感

4.《猫武士》读后感

5.大道当然读后感

6.《忆是田园》读后感

7.《家》的读后感

8.《读者》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