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 篇1
童年的生活,像一本本书,厚厚的翻也翻不完,又像一部部电影,丰富多彩,更像流淌的小河,一边跑,一边唱着欢快的歌。其中有一幕让我发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星期天上午,我做完了所有的功课,妈妈允许我下楼玩一会儿,我像胸口挂钥匙——开心,下楼后,太阳冲我眨眼睛,小鸟对我唱歌。我约上几个好朋友一起玩。
一会儿,我累得气喘吁吁,热的满头大汗,于是,我躺在草地上休息。这时,突然我的小腿有点痒,我越挠越痒!卷起裤腿一看,哪个讨厌鬼给了我一个“大红包”就开始寻找“凶手”,我发现一个“小黑点”在逃跑呢!伸手一捏,原来,是一只体重不足毫克的小蚂蚁,我只要一用力,它就会成肉泥,可这太便宜他了。
我就找了一块大石头,石头不算大,但在蚂蚁来说,就像一座大山,压住那只咬我的`蚂蚁。可是,过了一会儿,我掀开石头,蚂蚁不见了!幸亏,它没跑多远,我又把它捉拿归案。端来一碗水,把蚂蚁放在水中间,刚开始,它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蚂蚁伸展四肢用力游,一分钟、二分钟,最后,它终于游上了“岸”。
蚂蚁虽然很小,但它有顽强不屈的精神,这就是我的新发现!
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 篇2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新的发现。这些发现会让我们感悟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一天,我来到公园里玩,当我走到一棵树旁时,面前全是黑压压的一片。我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大群蚂蚁。我就纳闷了:这么好的天气,它们不在屋待着,跑出来搬家干什么?只见它们就好像一支打完胜仗的,每只蚂蚁手上都捧着食物往大树边上走。我压下野草一看:在野草后面有一个非常隐蔽的小洞。“原来小洞就是它们的家啊!”我自言自语道。我突然有一个念头:蚂蚁是凭味觉辨认方向的,如果我在它们回家路上,用手使劲搓地面回怎么样?我立刻在离蚁穴几米的地方用手使劲搓地面,当它们搬东西回来时,便停在我搓的`那个地方,立刻乱作一团。它们到处爬来爬去,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正当我高兴时,突然天空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跑回家时,已经成为“落汤鸡”了。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蚂蚁要搬家了——就意味着要下雨。
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 篇3
记得在我五岁那年,我发现了一个关于蚂蚁的秘密。
一天,我在外面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蚂蚁,听朋友说蚂蚁的力气很大,我想看看是不是真的。于是,我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大的面包屑,扔到地上,那只蚂蚁看了看面包屑,立刻走了,我想:它怎么不把它抬走呢?难道是去搬“救兵”了吗?不一会儿,一群蚂蚁来了,一只蚂蚁站到一块小石头上,好像是它们的首领,只见它点了点触角,好像在说:“快把面包屑抬走。”其它的蚂蚁立马行动了起来,一块大大的面包屑就这样被它们抬走了,我觉得它们就像一个个辛勤的农民快乐干活一样。它们走着,我也在后面跟着,不一会儿来到了一个蚂蚁洞口,面包屑因为太大了,导致没法从洞口抬进去,我以为它们就要灰心丧气时,它们的举动却让我出乎意料,蚂蚁想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那就是它们把面包屑吃掉了一点儿,然后排着整齐的队伍进洞了,一只蚂蚁向我点了点触角,好像在说:“谢谢你,让我们吃了一顿美餐。”
通过这次发现,我也要向小蚂蚁学习,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动脑筋想办法,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 篇4
我家附近有一个蚂蚁巢,每天都有许多蚂蚁从那个洞里进进出出。
一天,我发现有一大队蚂蚁从洞里出来了,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我就想逗逗这群“小不点”。
蚂蚁喜欢甜的东西,所以,我特意为它们准备了一份礼物---一颗奶糖,想看看它们会不会“中计”。刚好有一只蚂蚁掉队了,我把奶糖轻轻地放在了它的面前。它用触角嗅了嗅,就转身离开了,这让我格外失望。
过了一会儿,一大队蚂蚁全部向奶糖爬了过去,趴在了奶糖上面,真是来势汹汹啊!原来是刚才那只小蚂蚁去通风报信了。
蚂蚁有嘴巴,可是需要说话的时候为什么只是互相用触角摇几下就行了呢?这让我疑惑不解,于是,我查了一些相关资料。
知道啦!通过资料的阅读,我豁然开朗,原来蚂蚁是用触角来沟通的.。资料上还说:蚂蚁如果像我们一样大的话,速度至少是兰博基尼的2倍。蚂蚁也是动物界的“大力士”,能够举起体重是自己50倍的苍蝇。
蚂蚁真厉害呀!
【蚂蚁的发现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蚂蚁小学作文02-05
我的发现小学作文07-01
发现作文400字12-18
发现的作文400字10-14
发现的作文500字12-28
我的发现小学作文03-02
大自然的发现作文09-18
发现的作文300字01-13
蚂蚁搬家话题作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