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职场文书>自我评价>初三开学自我评价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

时间:2024-11-19 09:57:16 自我评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写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份恰当的自我评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开学自我评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1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初中的第三个年头了,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

  经过三年学习,我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习还应更细心,防止因审题粗心而失分,争取在中考中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在校运会上取得优秀的成绩。生活上,我拥有严谨认真的作风,为人朴实真诚,勤俭节约,生活独立性较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对班级交给的任务都能认真及时完成。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2

   进入初三了,回顾过去的两年初中学习和生活,我感觉德智体美都有了本质的提高。丰富的初中生活,培养了我热爱体育,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我努力帮助落后的同学。帮助他们理解题目。在生活中,我积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同学。在学校积极参加每一次课外活动,积极参加兴趣小组,积极参加劳动。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且积极改正。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发展了兴趣爱好。三年的初中生活不光提高了成绩,而且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中不光提高了自己,还有了许许多多的朋友。虽然遇到过挫折但我从未放弃,虽然遇到过挑战,但我从未退缩,虽然遇到过失败,但我依旧在努力。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文字基础有待提高,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初中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3

  我是初三xx班的学生xxx。时光流逝,丰富多彩的三年初中生活开始了,在xx中学上初中的前两年里,在学校关怀、老师指导、家长关心、同学帮组下,我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广交朋友,每个学期都担任班干部,更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我是一个好学的人,在学校我能做到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和事情。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是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的做人之道。

  在家里,尊敬父母,耐心听取家长的教导,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虽然我在学习上思维没有其它同学灵敏,但我勤奋好学,比别人多做多练。性格开朗、活泼、天真、成熟、温柔的'我擅长有唱歌、跳舞、古筝、运动。 我一直很崇拜袁隆平老教授,他不但知识丰富,而且造福人类,我希望我未来的事业也能和他一样。

  有理想有目标才能让人进步,我会继续发扬我的长处,努力改正自己的短处。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朝着目标前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4

  暑假期间,刘润阳同学用一周的时间阅读了《浮士德》。开学之初,学校要求学生填写高二第一学期自我评价,在“综合实践·记录”一栏,该同学记录了通过阅读《浮士德》,浮士德精神带给自己的震撼与激励。从刘润阳同学的文字中我了解到,她读懂了《浮士德》,不到16岁半,该同学不仅啃下了这本书,还得到了启示,获得了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令我叹为观止。

  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

  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种笃于实践的入世精神。浮士德在将希伯来文的《圣经》译成德文时,决定将“泰出有道”转译成“泰出有行”,体现了他实践意识的.觉醒。于是他充满自信,敢于与魔鬼订赌,走出象牙塔,最终找到满足与幸福。

  另外,“浮士德精神”还是一种不甘堕落、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正像浮士德所言,“有两个灵魂在我胸中,它们总想分道扬镳;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另一个却拼命要脱离尘俗,高飞到崇高的先辈居地”。任凭魔鬼百般以恶诱恶,浮士德虽有暂时的踟躇,但绝不栖息止步。他的瑰伟之处在于那不竭的活力总是携着人性的善审判内心的恶,这种审判横亘人类的文明进程,也使浮士德的形象葆有难以言尽的魅力。

  由于与魔鬼的约定,浮士德不可以对事物有所满足,一旦他说出“停留一会吧”这样的话,他就会堕入地狱。正是由于这样一种精神,浮士德才能不断地突破自我,去追求爱、美、礼、实践,浮士德才因此在精神探求的范围内成长。于是人们将这样一种对事物永不满足的精神视为浮士德精神。

  这种精神是一种对自我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精神,正如同中国《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精神反映了人们不断要求突破自我,力争上游的愿望。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也是德意志民族一直保持的民族气节。

  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的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初三开学自我评价】相关文章:

初三自我评价05-19

初三自我评价03-09

初三毕业生自我评价范文07-06

初三期末学生自我评价03-05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 综合素质自我评价范文_自我评价05-21

素质评价自我评价01-14

初三开学作文09-19

开学初三作文05-07

自我评价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