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册生物选择题
1.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铜、锌的B、含碘、氯的
C、含汞、镉的D、含氮、磷、钾的
2.早春播种,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目的是
A、种子萌发需要避光B、增加二氧化碳以抑制呼吸
C、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萌发D、防止鸟类取食种子
3.在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中,花粉管依次经过的结构是
A、花药、花柱、子房、胚珠B、柱头、花柱、子房、胚珠
C、柱头、花丝、子房、胚珠D、花柱、花丝、花药、胚珠
4.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A、紫菜B、墙藓C、地钱D、葫芦藓
5.下列生物中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细菌B、玉米C、人D、病毒
6.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
C、鹰→蛇→青蛙→昆虫D、鼠→蛇→鹰
7.某市出产的小樱桃因其甘甜可口深受市民喜爱,然而今年春天的一场低温霜冻却造成小樱桃大面积减产,这说明
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C、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8.植物体内的几种组织,从根本上说都是来自于
A、分生组织的分裂、分化B、输导组织的分裂、分化
C、保护组织的分裂、分化D、营养组织的分化、分化
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
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D、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10.皂荚树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过程是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扩散作用
11.植物茎中导管的主要作用是
A、连接细胞B、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支持细胞D、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12.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生态绿墙上,栽种的众多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园区内的二氧化碳,降低小环境的温度。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C、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3.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14.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C、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15.关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严峻威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对森林的不合理运用,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
C、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
D、我国的森林资源丰富,是多林国家
16.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些土,其主要原因是
A、避免损伤根毛B、减少土壤无机盐的丢失
C、可以促进根毛的生长D、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17.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花萼B、花托
C、花瓣 D、雄蕊和雌蕊
18.下列哪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A、目镜10X、物镜4XB、目镜10X、物镜40X
C、目镜10X、物镜10XD、目镜16X、物镜4X
19.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金丝猴B、月季C、流感病毒 D、香菇
20.植物体内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A、蒸腾作用B、运输作用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2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步骤是
A、擦→滴→撕→盖→染B、擦→撕→滴→盖→染
C、滴→撕→盖→染→擦D、撕→滴→盖→染→擦
22.人的耳朵、眼睛、心脏都属于
A、组织B、器官C、系统 D、新细胞
2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A、新鲜的B、完整的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24.蘑菇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分解者B、消费者C、生产者 D、植物
24.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A、25℃和0℃B、有光和无光
C、有空气和无空气D、温度和水分
25.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选择题】相关文章: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10-28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9-28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6-07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5-20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2-22
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10-18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2-1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1-06
(精品)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6-19
(实用)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