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1
一、二年级对小学生学好数学非常关键,因为在这个阶段,正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大类上分的话,基本上就是加减乘除。
加法:四则运算中,加法是最简单的了,用凑十法,理解其中的原理,就尽快过渡到背诵阶段,形成对计算结果的记忆,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可以保证计算正确率,第二可以提高计算或者说报结果的速度。
减法:在四则运算中,如果不是多位数除以多位数,那么减法是最难掌握的,其难度要大于乘法,所以,其实很多孩子计算不过关,都是在减法上出现问题的。改进的方法还是背诵,背下来确实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乘法:相对来说,乘法其实是比较简单的,只要背好乘法表就可以了。
除法: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数学只需要将乘法表牢记于心,熟练应用就可以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计算也是乘法表反向应用的要求,所以乘法表一定要背好。
二、单位换算
一是日常生活中接触数学不足。数学是抽象的学科,但它恰恰是对生活的抽象,所以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大量的数学原形。比如长度和重量就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二是数位关系和进制换算的认知不足。无论是长度还是重量,其单位换算全部依据十进制完成,这相比时间关系要简单很多,时间是按照60进制完成的。很多孩子对60进制的加减掌握的不好,特别是60进制的减法,退位减理解上还不是很到位,这个知识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
三、应用题
二年级真正能够在试卷分数上拉开孩子们差距的,还是应用题。二年级的应用题主要就是考察两个方面,一是倍数关系,二是逻辑关系。
关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其实考察了孩子对倍数,份数关系的理解,建议家长在平时多练习。
逻辑关系问题,其实考察了孩子的`阅读能力,逻辑关系问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字比较多,很多孩子看到那么多字,自然就很抵触,再加上逻辑关系问题一般来说比较复杂,弯弯绕比较多,二年级的孩子做的并不好。提高逻辑能力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多阅读,多接触身边的生活,增加生活常识,善于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问题,代入式的解答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2
1、课前:
学生须将数学课本、课堂练习册、演草本、学习用具等准备好并摆放在课桌上;在老师指导下,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并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
2、上课:
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分清重点、非重点;以一定速度默读,边读边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要完整,学会完整地口述解题思路;能独立思考问题,思考时有条理、有根据,敢于质疑问难;能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小组内学会发挥集体智慧,理顺总结探究过程,小组之间互提建议,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3、作业:
先复习再作业,看清楚题目要求,弄懂题意;作业整洁,书写工整、规范、美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无抄袭现象;做作业要专心,不边做边玩;能按要求进行检验,掌握验算的一般方法,中高年级做到自觉验算,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合理地进行验算。
4、阅读:
阅读有详有略,有重点、非重点之分;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阅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读物。养成自觉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的习惯;阅读后同学之间能互相交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喜欢钻研数学问题。
在实施中,每位数学老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上、中、下三类,按照三个层次对他们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要针对其不良的习惯,如,计算不仔细,读题不认真,上课不听讲等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多接触、多辅导、多鼓励他们,从改变不良的习惯入手,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突破口,促进其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3
观察物体
1、建立观察角度
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2、轴对称
(1)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找到一条恰当的直线即对称轴,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方向相反,沿对称轴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3)辨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先找对称点,两点连成一条线)
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镜面对称
(1)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掌握镜面对称现象基本特征的过程(镜子里外的两个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同、位置相同、左右方向相反),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统计
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画正字)。
2、进一步认识统计表(区别于正字图,要填写具体数字)和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的'),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样本容量、比较信息,描述信息等),并让学生尝试作出简单的决策。
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先找到半格位置,用尺子画一条横线,再涂条形。涂得慢的同学可采用画斜线的方法,把长方形条画满就可以。
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排列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搭配问题可固定一种去搭配多种,然后再换一种固定,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可以根据条件逆向推理等。
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读法(2×3读作2乘3)、写法(相同加数×个数或个数×相同加数都可以),知道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一定要结合图意来看是几个几),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因数×因数=积)。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2、乘法口诀
熟记所有乘法口诀(单句背诵也要熟练,对口诀即可)。乘法口诀是计算乘法的基础,要求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较大,可多做练习。
3、解决问题
(1)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都可以。
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二年级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相关文章:
正确预习课本和数学的方法05-30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11-02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备课教案10-30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经典)11-25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统计04-16
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09-26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8-08
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教案05-17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26
语文课本经典好句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