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乌鸦图片,媒体资源:视频《乌鸦喝水:整体感知》,动画课件《乌鸦喝水:综合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乌鸦喝水:整体感知》,学生听课文范读。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旁?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急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来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以上教学过程结合动画课件《乌鸦喝水:综合生字》辅助进行。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语文教案 篇2
一、课前交流
课前,你们都收集了著名女作家冰心的有关资料,相互交流收集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冰心写的一篇文章《一只小鸟》。
二、质疑问难
板书课题。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 这只小鸟什么样?
—— 讲了一件什么事?
—— 这只小鸟出什么事了?结果怎样?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独立识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用学过的方法认识它们。
2.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解决自学时遇到的困难。
3.较正读音:同桌互读、互帮、互检、互评。
4.指名课文。
四、交流识字
1.读句子,解决难字。
“弹”读dàn,我们还学过它的另一个读音tán,试着读句子。
2.读生词。
丰满 觅食 景致 倾听 仰望 翎毛
弹子 衔 树隙 清脆 柔美 啁啾
1自读,读准字音。
2互读,读给同桌听,互相较正。
3指名读。
五、学习课文
感情朗读,体会感悟。
1.指名读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读,思考:每段讲什么?
指导学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时,注意抓住要点: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3、.下面我们就按照三部分来学习课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
边读第1、2自然段边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
理解词语:翎毛、觅食、倾听。
抓住小鸟的`动作:抖刷。
体会小鸟的快乐、可爱、好奇的心理,边表演边试着读读1、2自然段。
六、 诵读表演
1.自读。
2.指名读,体会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自然画图啊:“灿烂的阳光,葱绿树木,大地上一片好景致”加上小鸟“清脆和柔美”的歌声。
3.读后,来表演一下这只小鸟。
七、评价
1.自评。
2.互评:学生之间互评,从感情投入及朗读的技巧、字音是否准确几个方面来评价。
3.师评:鼓励,指导学生读出小鸟的可爱、快乐。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段落,体会杨子荣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的英雄气概。
2、了解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课后1、2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阅读关于杨的其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林海雪原》的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杨子荣
二、初读课文
读书要求:1、抓住故事情节,能创造性复述
2、抓住故事场面,能把握人物特点,
过程:阅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细读课文,说说几次打虎的不同情景。
再读课文,理清故事发展顺序:臭子弹没打响——点射又没打着——两枪仍不中——打中前腿——枪内的子弹会打进虎嘴
三、理解课文
1、抓住故事场面,把握人物特点
打虎不中,会被虎伤。这几枪是怎么的打的?找一找描写杨心理活动的句子,通2、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什么?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找到杨动作的句子,表情的'句子,你体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想象当时的场景,如果是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
四、拓展升华
1、学习课文抓住人物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场面的方法,学写一个心情紧张,害
2、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课后第2题
3、迁移练习
认读生字词语。
五、总结实践
课外收集有关杨子荣的资料。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8
语文树教案12-09
语文备课教案11-30
语文教案(精选)08-31
[精选]语文教案03-05
语文教案09-28
(精选)语文教案01-09
语文天地教案09-06
【精选】语文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