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理教案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理教案,欢迎参考。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与地势特点,并能说明其人口和农业沿河分布的原因。
2.从水运的便利、水资源的分布、沿河地形平坦等方面分析东南亚的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东南亚河流与城市分布图,能够根据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分析东南亚地形特征和城市分布特征,学生具备自己读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和城市分布特点。
【难点】
东南亚城市分布与河流分布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用“湄公河游记”的生活地理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
“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在湄公河黄色的浊流里荡漾起伏,我的湄公河之行就这样开场了。
湄公河渡口是个地点却不是个地方,但却是影片《情人》中不得不看的景致,因为湄公河渡口就是情人初次相见的地方,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在作者有关湄公河游记的描述中,有这样几句话“渡船静静地依着喧闹的码头”“来到这里的是河水、是街道,是街道连接着河水,还有等待摆渡的人”,试想东南亚的大河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给城市带来了哪些便利?为什么这里的城市大多沿河分布?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东南亚—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自然特征
(1)地形特征
【多媒体展示】大屏幕展示东南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
①判断东南亚的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是什么?
②东南亚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
①东南亚的山脉、河流呈南北向延伸。
②东南亚的山和河流相间分布。
【教师总结】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相间分布,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河流特征
观察“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由此及彼,通过已经学习的亚洲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发现东南亚地形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教师多媒体出示“亚洲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流向图”,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请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
【问题】
①中南半岛的主要河流有哪些?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
②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代表什么地形?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从图中能够发现中南半岛的河流众多,主要的大河自东向西依次是: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我国境内有着不同的河流名称,如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为怒江;这些河流之间的颜色表示地势较高的山脉和高原;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的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人文特征
阅读课本找出中南半岛的`交通、农业、人口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东南亚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3.城市分布
(1)阅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思考所示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图片,4人一组讨论问题:
①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这对河流的流速有何影响?应如何利用?
②找出河内、金边、万象、曼谷、仰光。看看他们分别位于哪条河流的沿岸,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③总结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有何特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河流的上游流经山区,两岸高山耸立,水流湍急,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入海口形成河道纵横、地势低平的河口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2)总结归纳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特点以及其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特点: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河流特点: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城市有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活动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搜集沿河分布的城市,并分析其成因。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理教案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分布情况,能归纳其地形特征
2、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
4、了解东南亚的国家
教学重点:
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一、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通过地形图分析:
⑴、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
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⑵、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
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⑴、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⑵、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总结马来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5、指导学生完成课文34页的活动题②
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气候特征: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干湿季明显。河流特征:自北向南流,山区水流湍急,平原水流平缓。
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地形崎岖,山岭众多。气候特征: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河流特征:短小湍急。
二、马六甲海峡
通过指图提问总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强调其在交通运输中的咽喉位置。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与欧洲之间。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因而可说是“十字路口”的位置
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之间
2.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3.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港口和欧洲的重要航道
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4、学生阅读课文“花园城市——新加坡”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分布情况,能归纳其地形特征
2、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
4、了解东南亚的国家
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
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
一、富饶的物产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6页图7-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1、矿产资源:石油、锡
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4、指导学生完成课文37页活动题
活动题①中南半岛水稻主要分布在泰国、越南、缅甸的平原地区,气候是热带季风气候。
活动题②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二、我国的近邻
1、读图7——8找出东南亚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河内 老挝——万象 柬埔寨——金边
泰国——曼谷 缅甸——仰光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新加坡 菲律宾——马尼拉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文莱——斯里巴加湾市 东帝汶(最新独立)
2、其中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国家为缅甸、老挝、越南
3、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做澜沧江,流经了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4、居民
⑴、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⑵、从课文中找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四、总结课文、完成作业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地理教案10-03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地理教案01-04
地理的教案07-31
地理的教案05-23
《气壮山河》成语故事12-02
地理教学教案10-18
地理教学教案09-20
初中地理教案10-29
地理《疆域》教案08-12
有关地理的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