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实用文>工作总结>院感工作总结

院感工作总结

时间:2024-06-25 09:56:2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院感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院感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院感工作总结

院感工作总结1

  我科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和全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目前无一起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制定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操作规程。定期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和科室控感员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月根据量化指标进行一次大检查,每周随机检查,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进行质量考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并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二)环节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血透室、急诊室、检验科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对手术室的督查重点是手术后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对病房的控制重点就是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使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病房日常消毒管理,针对日常消毒不规范现象,制定并下发病区日常消毒措施,按照要求每周检查,将不规范的行为与考核挂钩。

  3、继续强化手卫生规范管理,将5月份设为“手卫生宣传月”,强化手卫生在感染控制中的重要地位,提高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三、进行医院感染的全面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坚持每月下科室监测住院病人,发现感染病例或有漏报现象,及时反馈回科室。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情况,分析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查找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开展了全面综合性监测及目标性监测,并进行网络直报。至11月末,监测出院病例7811人,医院感染病例27人,感染率为0.34%。同时开展了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共监测132例手术病人,其中Ⅰ类切口32例,无感染发生。

  2、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消毒剂卫生学监测,目前共取样487份,合格率99.6%。对不合格的`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相关科室,查找原因,立即整改,并进行效果追踪,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爆发。

  3、定期对全院各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监测88次,合格率100%。

  4、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监测,合格率100%。

  5、血液透析相关监测,制定了院感的防控制度,对进行血透的患者及环境卫生学、透析液及反渗水的内毒素、细菌培养、化学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均合格,保障了医疗安全。

  四、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监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29例,一经发现立即到相关科室进行指导干预,督导防控措施的落实,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事件。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共考核临床医务人员236人,合格率为100%。

  2、针对中医治疗技术的重点科室(康益阁、针灸门诊等)进行了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

  3、对实习医生和护士进行了消毒隔离、卫生洗手等知识培训,以杜绝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对78名新上岗人员及全体物业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5、参加了xx市院感质控中心举办的院感防控规范学习。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各类人员责任,进行各类人员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贮存、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5月份全院进行了医疗废物泄露应急演练。

  七、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共发生职业暴露10人次,及时进行指导评估处理,并配备了防护用品,做好标准预防。

  八、完成内镜室的流程设计。

  九、其他工作

  1、为临床科室服务,每月下送消毒剂。

  2、参与三城连创工作,精心准备迎检资料,对“五小”和“医联体”进行检查。

  3、迎接了xx省三甲医院人事绩效考核的检查。

  4、参与市院感质控及市中医医疗质控的检查。

院感工作总结2

  院感工作是院和院领导班子的重要职责和工作,院感工作是院、院长的首要职责,是保障院感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院感办在医院的领导下,在院感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目标,不断加大院感工作力度,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内容,积极发挥院感管理职能,努力做好院感管理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院感工作目标,有效地降低了院感染发病率。现将20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院感工作是做好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障。今年以来,院感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管力度。

  1、院感管理科及时组织院感管理委员会召开院感管理工作会议。

  院感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院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工作,同时还负责院感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监督和汇报。

  2、完善院感监测制度。

  今年xx月份,根据院感控制管理委员会的要求,院感科组织开展了全院的院感知识及院感知识的测试。

  3、加强院感培训工作。

  今年1-xx月份,院感科组织开展了院感知识及院感知识培训活动,并于xx月份举办了院感知识培训班。

  二、院感工作管理规范化

  院感工作是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保证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院感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并在各科室实用,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法。

  4、院感管理科及时制定和完善院感相关制度,并按要求定期开展监督检查。

  5、院感科加强对院感相关制度的宣传和学习。

  6、各科室按要求进行院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三、院感科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7、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开展院感知识的学习。

  8、院感管理科对各科室进行了督导检查工作,每月对各科室进行院感知识检查一次。并于xx月份进行了院感知识培训,并于xx月份进行了考试。

  9、院感科在院感管理科的指导下,按照院感管理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了全科护理人员的院感意识。

  四、加强院感知识宣教工作

  院感管理科在全科护理单元,每月进行一次院感知识的培训,内容为院感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防控等相关的知识。

  五、院感控制管理工作

  10、院感管理小组认真落实院感知识宣教工作,做好医疗安全、院感知识培训和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

  11、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做好新进人员、转入人员的院感培训和考试工作。

  12、院感科对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院感知识考试,并组织医护人员参加院感知识考试,合格率100%。

  六、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保障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科室在院感管理工作方面,继续开展了院感知识专题内容,以院感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院感知识宣教工作。

  13、加大院感监控工作宣传力度,在院科内积极开展院感知识学习、培训活动。

  14、积极配合医疗部组织院感知识考核工作,参加院感知识测试148人次,参考率100%。

  15、每月进行院感知识考试一次,参考率100%、合格率85%。

  16、积极参与院感控制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培训,做好院感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单、发放宣传册等,并做好记录。

  七、院感管理

  17、院感科对各科室进行了院感知识培训,并对每位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考试。

  18、院感科对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并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及时整改。

  八、存在问题

  19、院感管理中存在漏报、瞒报现象,今后院感质量控制要加强,对院感工作中存在的漏报、瞒报现象,要进行严格管理,不得隐瞒漏报、谎报。

  20、院感监测工作中存在漏报、瞒报现象,今后院感科要进一步加大院感监测工作力度

院感工作总结3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现将20xx年上半年我院院感工作情况进行反馈。

  今年1-6月份,在各个临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平稳进行,未出现感染爆发流行,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知识,不断促进医院感染工作的发展和开展,上半年进行了两次全体员工的院感知识培训,并不定期在医院微信群里发送院感知识,使全院员工便于看到,对新员工进行了岗前培训,经考核全部合格。

  二、通过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自查及上级领导来院检查给予的指导意见,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院感监测方面的改进,对有关院感的各项制度、操作流程进行了更新,使本院的院感防范工作得到了提高;加强了手卫生的学习,使手卫生依从性也得到了提高,消毒隔离措施也更加完善,有效防止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1、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漏报率

  1-6月份共计病人339人,感染5人,以肺部感染最多,尿路感染次之,感染率1.47%,比去年下半年减少,无漏报,全院病人病原体送检人数85人,送检率25.07%,按例次算送检率为26.5%,数目较去年下半年上升1.6%,多重耐药菌感染8人次(包括带入感染和院内感染的),以金黄色葡萄菌最多、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等,多重耐药菌感染多为带入病人,占2.35%,以内科病房感染人数较多,统计分析,感染原因为:住院病人年龄较高,住院时间较长,肿瘤病人、糖尿病人偏多,长期卧床,又同时插有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等,免疫力低下,难以避免交叉感染。

  2、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我们院感办也采取了措施。

  发现有耐药菌感染者,由检验科电话通知院感监测人员,院感人员再到病人所在科室进行督导、干预处置,并提醒大家加强手卫生依从性,做好消毒隔离,避免了院感的流行与爆发。

  3、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内科:1-6月份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病史查阅显示,通过不断反馈和医务科、院感办的督查,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明显减少,并提高了血常规、病原学的送检率,个别不合理使用的,已反馈到所在科室。

  外科:手术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对于手术病人预防用抗生素的,术前带入手术室的达98%,肛肠科手术术前半小时用抗生素者达100%,一类切口预防用抗生素使用率7.14%,术后使用抗生素超过3天的较去年下半年有减少,所以,这要从观念上改变,并组织大家学习合理使用和抗生素原则。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很重要

  通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认识,今年上半年,工作人员无人因职业暴露受伤,但还是要提醒大家按操作规程做,养成好的`习惯。

  5、存在的问题:

  个别医生在感染处置方面意识较差,感染出现后,未及时予以送检病原体及药敏培养;有些入院时尿常规异常,未予以复查;分析原因是医生对病原学检查观念差;院内感染漏报现象仍存在,对于漏报存在原因,主要是医生忙于日常医疗工作,对此项工作还不够重视而致,另外,手术后预防用抗生素超过72小时现象仍有,原因是医生的用药习惯及使用抗生素的观念而致。

  综合上述问题,希望各科室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院感知识学习,按照抗生素应用管理规范用药,从思想上引起重视,院感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院感工作责任重大。并就院感工作近期重点安排如下:

  1、今后各科室要高度重视院感控制,加强院感知识学习,强调手卫生和标准预防的重要性,并认真落实。

  2、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应用抗生素,控制一类手术切口预防应用抗生素,治疗应用抗生素也要严格掌握指征,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强化病原体送检意识。

  3、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加强监测。

  4、医院感染病例及时上报,如有漏报、迟报者与奖金结合,加大惩罚力度。

院感工作总结4

  20xx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来,在医院感染科的领导下,本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及目标,现总结如下:

  1、科内工作人员每季度学习院感相关知识,每季度进行院感总结,每周进行自查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讲座和培训。院内感染知识考核合格,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加强无菌观念,限制参观人数,规范着装。

  2、加强各种用物,各项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等质量工作。

  ⑴灭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并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

  ⑵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管,吸引管用后毁形处理,毁形率达100%。

  ⑶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注明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液体不得超过24h。

  ⑷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感染护理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在消毒灭菌。

  ⑸止血带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每周2次以上监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合格并有记录。

  ⑹无菌持物钳使用干包,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不超过4h。

  ⑺无菌包包布干净,无洞,内放化学指示卡,外贴3M带,使用前检查消毒无菌合格方可使用。

  ⑻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收集,运送,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及时。

  做的相对不足之处有:

  ①部分工作人员戴口罩不够规范,有露出鼻子现象

  ②紫外线消毒时间累计错误

  ③小包布有时较脏,未能做到及时更换,清洗。

  以上这些希望本科室人员认清不足,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日子里争取做好相关工作,降低护理切口感染率,确保护理能在一个安全,无菌状态下进行。

院感工作总结5

  2013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的正确领导大力支持下,院感科积极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院感组织网络,严格管理制度,开展必要的监测检查工作。医院各科室有力配合,护理部切实抓好科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查考核,临床科室及时认真填写和上报科室院感病例,院感科做好院感病例的监测与分析,指导临床科室控制医院感染。通过以上工作,2013年,我院院感病例共5例,院感率0。9%,全院无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有效将医院感染控制在较低水平。

  一、健全组织,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今年3月医院调整了院感委员会,健全了院科两级院感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了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传染病管理制度、职责、措施、流程等。

  二、针对院感薄弱环节,加强院感质量控制

  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制订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产房、检验科、治疗室、急诊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三、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进一步加强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加强了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2013年,全院共出院病人5456人次,其中外科出院2205次,内科出院2596人次,妇产科出院655人次,其中外科感染病例共3例,感染发生率为0.14%。内科医院感染病例有1例,感染发生率为0.038%。妇产科医院感染感染有1例,感染发生率为0.15%。中医科、五官科、肛肠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均为0%。

  五、抓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工作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委托县疾控中心对全院重点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产房、护理部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门诊的空气进行了监测,合格率达100%。

  六、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医院感染暴发。重新设计医疗废物回收登记表,利于回收存档。对我院的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了重新选址改建。是的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七、强化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了四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共118人次,培训内容为:

  ①院感基础知识培训。

  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解读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③医疗废物的处理。

  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手卫生标准预防,解读二乙医院院感有关标准。

  通过培训,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争取人人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八、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对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方法是从临床科室采样,到物质库房索证。结果各证齐全,全部合格。

  九、积极参与医院建筑设计

  在新建病房楼时,建议使用感应性水龙头、重点科室配备干手纸,院领导同意并已经实施到位,投入使用。此措施大大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建议治疗室和换药室的空气消毒全部采用悬挂式紫外线消毒机动态臭氧空气消毒机,其中悬挂式紫外线消毒实施不到位,将进一步完善,争取落实到各科室。

  十、虽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医院感染环节质量需进一步加强。

  2、临床感染管理小组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3、感染监测结果应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

  4、部分临床科室医生对院内感染重视程度仍不够,对病人的有关院内感染的诊断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医院感染登记表不能及时报送。

  5、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手卫生知识仍需加强。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争取二乙医院顺利通过。

院感工作总结6

  一、院领导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护人员感染防控意识较强,感染发生率低,保证了医疗安全

  二、院感科负责全面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与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配合;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相关问题。

  三、充分发挥临床院感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尽早送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有效治疗。

  四、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控制在2%以下;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1.5%;院感病例漏报率0%;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坚持索证及准入制度,抽检合格率达100%;抗菌药物使用率力争在60%以下;

  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管理,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及措施,落实卫生部6项标准及三个技术规范要求以及技术指南内容。做好多重耐药菌及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每月对微生物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反馈。

  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流程,在制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与完善。完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监测的准确性,提高规范化管理程度。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监管。

  七、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大力推广手卫生在感染控制中重要地位的宣教与考核,提高手卫生依存性,将对手卫生的督查纳入绩效考核。

  八、继续做好对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审核工作,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正规渠道进货,证件齐全,保证质量。严格外来器械管理。

  九、继续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的培训,落实防护用具的`使用,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全员培训到位,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有考试考核。

  十一、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每季度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重点科室、特殊情况加强监测。各项监测项目达标。每月及时上报各种信息。

  院感科本着“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管理原则,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管理目标,院感工作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照“二甲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院感工作总结7

  一、4月份的工作总结

  1、继续完善医院乡镇标准化建设院感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院感资料不完善,院感培训资料不全,无培训签名。

  3、卫计局检查的检查和督导,我们各科室存在很多问题,整体环境卫生不清洁,医疗废物未有禁止饮食的警示标识,门口未设挡鼠板。医疗废物分类不规范,抽查洗手指征回答不全,一次性医疗用品开启后未注明开启时间。

  4、院感科监管督导差。

  二、5月份工作计划

  1、继续完善乡镇标准化建设院感材料的`收集。

  2、针对上级检查的反馈进行认真逐条整改。

  3、加强手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杜绝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

  4、加强监督,加强科内院感学习,提高消毒隔离观念和医疗废物的管理。

院感工作总结8

  今年上半年,在院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卫生部新颁布的行业标准,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不断规范和完善我院院感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加强全院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院感意识,将医院内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确保了医疗安全。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现将我院上半年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和完善院感各项规章和职责

  为了院感工作能够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今年上半年院感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制定的一系列院感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考量全院医护人员,使其在从事各自医疗活动中将有章可循,成立了科室院感质控小组,同时也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相应职责。

  二、严格落实各种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方法和各项操作规程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使我院在今后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最低水平,我科在今年上半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种基本方法和各项操作规程,为规范我院医护人员在以后医疗活动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全员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员医护人员院感意识

  通过举办全员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与平时自学自查、科室组织学习,使全员医护人员明确各自在院感工作中的职责外,提高了全员医护人员的院感意识。上半年对所有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了一次院感知识测试,取得了总体良好的成绩。

  四、加强消毒灭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坚持每周下科室检查指导,在消毒、隔离工作、手卫生、无菌操作、环境卫生和保洁卫生工作质量,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完成对重点部门的监测工作:每月对7个科室进行了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采样198份,合格率均为100%。紫外线灯监测也均合格。

  五、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根据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有关医疗废物的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包括医疗废物如何收集、分类、焚烧登记及医疗废物出现扩散、流失时的应急预案等相关措施,从而规范了我院的医疗废物管理。尤其是有重点的加强了对化验室医疗废物处理的要求和局医务室医疗废物回收处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及下半年工作重点:

  1、继续加大院感监测力度,严格要求,督促临床科室开展使用抗菌药物病人细菌培养工作,为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贯彻落实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反馈感染病例监测。

  2、规范化验室生物标本的消毒灭菌工作;加大消毒供应室的规范化管理做到灭菌监测正规化,经常化。每月对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流产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和普通科室的治疗室、换药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进行相关指导,不合格部门、科室查找原因,择期重新进行相关监测。

  3、继续狠抓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制度的落实与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5、继续开展全院人员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人员院感意识,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对新进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和考试。

院感工作总结9

  为提高我院院内感染管理质量,近一步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半年以来主要总结如下:

  一、消毒、灭菌原则:

  1、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2、连续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甁、雾化管、等,应定期消毒,湿化甁应每日更换灭菌水,用毕需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3、根据《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防治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监测。

  4、洗手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①一般性洗手:用肥皂认真揉搓双手及腕部,特别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部位,整个揉搓时间不应少于15秒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净。

  ②刷手:按外科手术要求进行。

  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

  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实施细则及抗菌药物合理管理办法”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每季度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

  1、医生应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各种知识,根据药物的适应症、药敏试验,合理选用。

  2、护士应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三、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主要内容为: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等。

  2、对护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内收集。

  3、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个人防护措施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等。

  4、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每月进行质控检查并讨论分析,及时总结。

院感工作总结10

  本年度,在医院领导的恰当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细致贯彻落实卫生部施行的《医院病毒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及全院医院病毒感染科学知识培训,严苛质量监测及考核,减少了医院病毒感染发病率,确保了医疗安全,全年1—12月份病毒感染办共监测出院病人14501基准,96人出现医院病毒感染,医院感染率为0、7%。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无菌切口感染率0,有效率的掌控了院内病毒感染,保证了医疗安全。现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完善管理

  为了进一步强化医院病毒感染管理工作,明晰职责,全面落实任务,扩充了病毒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病毒感染监控小组成员,设立了病毒感染质量检查小组,负责管理每月的病毒感染质量小检查,健全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每周在院周会上及每月的质量掌控意见反馈会上通报一次病毒感染管理工作存有问题,各科感控副组长负责管理自查,逐步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使院美感工作获得持续改良。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掌控:每月展开一次小检查,每周随即检查,系统调查搜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病毒感染情况,对存有问题及时意见反馈、整理,有效率的防治和掌控医院病毒感染,全年撰写医院病毒感染信息两期。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病毒感染动态,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医院病毒感染发病率及漏报率为,对存有的问题,展开原因分析、总结,明确提出改良措施,并向全院通报。

  (二)环节质量控制

  1、强化重点部门的医院病毒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科、口腔科、胃镜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病毒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每周不定时检查,努力做到日存有精心安排,周存有重点,专项专管,制订各重点科室病毒感染质量检查标准,按照医院病毒感染质量检查标准对手术室重点检查手术后各类器械冲洗,消毒及室内消毒效果监测,对新生儿科督查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各种物品的消毒等,减少医院病毒感染发生率。对供应室重点督查器械的冲洗、潮湿、外包装、杀菌程序及杀菌器械的合格率,灭菌器的.监测等。对产房重点检查医疗废物的处置,各类器械的用后冲洗、消毒及个人防水。口腔科的车针、手机、不断扩大针等供应室废旧处置、制作成纸塑外包装等等,并使各重点部门病毒感染管理制度全面落实至实处。

  2、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染给病人,为此为医务人员提供洗手设施及洗手液、快速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质量,减少了院内感染。

  三、强化医院病毒感染监测及监管,提供更多安全的医疗环境

  1、采集临床感染病历,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检测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

  2、每月展开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对象以重点部门居多,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展开监测,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展开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展开汇总分析,通过院通讯意见反馈给各科室。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共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表面情况共127份,合格数119份,不合格8份,合格率94%。其中空气93份,合格数85份,合格率91、4%;物体表面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医务人员手表面14份,收集的对象主要就是医生、护士、实习生、深造人员,合格数14份,合格率100%。消毒液8份,合格8份,合格率100%。

  监测血透中心使用中的透析液、反渗水共2份,合格2份,合格率为100%。

  3、紫外线强度监测:对崭新供货紫外线灯管每批次展开抽查,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等采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展开监测,共监测灯管16两支,合格16两支,合格率100%。循环风消毒机32台,每月检查过滤网的冲洗,每半年统一换一次灯管,消毒效果均合格。

  4、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督管理,审核产品的相关证件。

  5、本年5月份病毒感染筹办积极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调查前对14名出席现患率调查的监控人员展开了调查方法、医院病毒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的核对,医院病毒感染确诊标准等科学知识培训。成功的顺利完成了调查。

  调查结果:无医院感染发生。

  6、对医务人员职业曝露展开了监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继续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职业曝露,并对职业曝露展开监测备案。

  7、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知识的培训,每周不定时了解致病菌检测结果,如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查明所住科室,通知科室主任、护士长并签名,要求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四、沉著积极主动应付突发事件

  加强afp及麻疹的预防和控制,针对我区和我县相继出现的afp及麻疹等疫情,我科每天下病房、门诊进行督导,及时发现消毒、灭菌、隔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同时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和收集处理,严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确保了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推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编制医院感染控制各种流程,如洗手流程、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处理流程,以及各种诊疗操作流程等,并组织学习,使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记忆。

  六、强化医疗废物的管理

  对医疗废物暂存处进行了整修,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专人回收,登记。对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提高了认识,落实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交接等做到规范化管理。

  七、强化宣传和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病毒感染意识

  元月份:对全院医务人员131人、外科全体人员21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人、保洁人员24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医疗废物管理”等的培训,并组织考试,均合格。

  三月份:对重点科室54人、全院医务人员90人展开了“多重耐药菌、医院病毒感染科学知识”的培训。并非政府考试,均合格。

  四月份:对全院医务人员72人、全院医务人员136人、各科医务人员90人、各科院感质控员14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管理”的培训,并组织考试,均合格。

  五月份:对各科监测员及护士长16人展开了“现患率调查方案”的培训。

  七月份:对新上岗人员31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并组织考试,均合格。

  八月份:对全院医务人员109人展开了“医院病毒感染科学知识与职业曝露”的培训,考试均合格。

  九月份:对重点科室61人进行了“多重耐药菌”的培训。并组织考试,均合格。

  十一月份:对全院医务人员203人展开了“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并非政府考试,均合格。

  十二月份:对相关科室医务人员64人、52人、108人进行了“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多重耐药菌、手卫生规范”等三次培训。

  通过培训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病毒感染科学知识,把一些新观念、新思想迎合了进去,并使医院病毒感染工作规范化。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使医院感染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感染发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员素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及就医环境,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院感工作总结11

  院感办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染管理这项工作,我认真翻阅有关资料,外出参加省内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吸取新的院感知识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使自己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上,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及时向科室宣传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新知识,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资料,《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强调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要求和医用垃圾的分类及处置,重审了我院关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各项规定。

  二、完善医院感染日常监测

  定期到各科室进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包括无菌物品、消毒灭菌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超标的科室即使给予指导,帮助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各科室监控人员做好本科的院感监测及院感病历的'上报工作,对全院紫外线灯管每年二次监测,对不合格的灯管及时通知护士长进行更换,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监测中,按安徽省供应室管理要求,做好每项监测记录,对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及换药室、胃镜室的器械统一使用酶洗、除锈、润滑三步操作执行,从而保证我院的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三、完善出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

  在病例方面,采取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院内感染病例的填写,经常到病房翻阅病例,查看病人,看院感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控制将要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我院的院感管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支持,逐步按规范化发展,20xx年的院感管理工作况,防止漏填漏报,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改进,因而杜绝医院交叉感染的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目前1—11月份,我院出院病人数共5872人,感染例数是8例,感染率0。14%,完全在二级医院要求范围以内。

  四、教育培训

  随着医学知识不断提高,院感知识的不断更新,我们不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问卷考试。

  以上是我在20xx年一年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但是离院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各位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院感工作做得更好,为我院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感工作总结12

  20xx年,妇科院感管理工作在医院院感科大力支持下,在妇科科主任积极指导下,进一步健全落实院感工作计划,严格管理制度,在护理部切实抓好科室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操作及检查考核下,妇科室及时认真填写和上报科室院感病例,严格做把握好医院感染管理,这一年来,我科未发生一例院感病例,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我科根据年初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章,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落实了我科的医院感染管理。

  二、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20xx年,我科共出院病人1180人次,其中感染病例有4例,感染发生率为0.33%。

  三、抓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工作

  为规范我科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我科配合院感科的加强院感采样监测,配合疾控中心对我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妇科处置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在处置换药1880人次,清宫1086人次,引产68人次,宫腔冲洗308人次,均未发生感染,合格率达100%。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我科在医院院感科指导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常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我科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并做好收登记表,利于回收存档。

  五、强化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了每月一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科医务人员,共220人次,培训内容为:

  ①院感基础知识培训,

  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解读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③医疗废物的处理,

  ④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标准、手卫生标准预防,解读“三甲医院”院感有关标准。

  通过培训,全科医务人员及护工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医务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得到了增强,争取人人做到“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在院感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下,我科院感小组加强督查。我科全年使用一次性注射器186520具,输液器6800付,导尿包580个,吸氧管400付,除个别学生未毁形(科室质控小组立即进行了整改),科室人员均进行了毁形,合格率达99%。。

  七、虽然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我科院感质量需进一步加强。

  2.科室院感管理小组尚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3.科室部分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不够重视。

  4.科室医护人员无菌观念、手卫生知识仍需加强。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科将继续开展各项工作,并针对本年度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争取“三甲医院”顺利通过复审。

院感工作总结13

  院感办在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做好染管理这项工作,我认真翻阅有关资料,外出参加省内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断吸取新的院感知识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使自己工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在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上,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一、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及时向科室宣传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新知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资料,《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强调重点部门重点部位的管理要求和医用垃圾的分类及处置,重审了我院关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使用的各项规定。

  二、完善医院感染日常监测

  定期到各科室进行各种标本的采集,包括无菌物品、消毒灭菌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细菌培养,对于细菌超标的科室即使给予指导,帮助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督促各科室监控人员做好本科的院感监测及院感病历的上报工作,对全院紫外线灯管每年二次监测,对不合格的灯管及时通知护士长进行更换,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监测中,按安徽省供应室管理要求,做好每项监测记录,对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及换药室、胃镜室的器械统一使用酶洗、除锈、润滑三步操作执行,从而保证我院的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三、完善出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

  在病例方面,采取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院内感染病例的填写,经常到病房翻阅病例,查看病人,看院感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情控制将要更加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我院的`院感管理工作,在院领导的支持,逐步按规范化发展,20xx年的院感管理工作况,防止漏填漏报,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使问题得到及时改进,因而杜绝医院交叉感染的暴发流行事件的发生,目前1—11月份,我院出院病人数共5872人,感染例数是8例,感染率0.14%,完全在二级医院要求范围以内。

  四、教育培训

  随着医学知识不断提高,院感知识的不断更新,我们不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问卷考试。

  以上是我在20xx年一年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但是离院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还要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各位领导和科主任、护士长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院感工作做得更好,为我院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根据卫生部印发关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xx—20xx年)》的通知(卫医政发〔xx〕63号)要求,对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结合医院年初工作计划要求,为切实维护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病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的原则,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完成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目标,现将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院感防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20xx年进一步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核制度,根据科室特点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督查及指导,发放院感整改意见书144份,特别是对于医院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加强管理工作,对手术室、口腔科、胃镜室、血透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制定了风险评估方案,并根据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及整改,今年胃肠镜室增加胃镜、肠镜各一台,并规范了术前传染病检查流程及消毒流程,进一步控制了血源性疾病传播的风险,血透室进行了局部流程改造及管理流程再造,使之更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二、院感全面回顾性调查及现患率调查工作

  1至11月份,全院共出院的9555人,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医院感染发生人数为39人,发生医院感染41例次,医院感染率0.41%,例次感染率0.43%。外系科室完成I类手术切口病员424例,感染2例,感染率为0.47%,诊断为医院感染病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达58.54%,对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本年度现患率调查工作于20xx年9月12日开展,实查率为96.3%,现患率4.17%,与本院年度医院感染率有较大差距。

  三、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本年度门诊及住院均发现多种传染病,传染病共计报卡291例,其中手足口病141例、乙肝65例,丙肝23例,梅毒20例,HIV感染17例,诺如病毒阳性2例。在各类传染病流行期间,进一步规范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对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加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对发热门诊重新进行布局设计,使之更符合院感控制要求,并按要求准备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防护、消毒用品,保证随时备用。对全院医务人员、工勤人员,进行了多次传染病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及演练等,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并积极配合县疾控、县卫生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xx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血透室、微生物实验室等高危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院共采样484份,合格数为481份,合格率99%。不合格样品全部为手卫生监测不合格。

  五、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大邑县20xx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院感管理部门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每月对各科室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并协同药剂科、检验科每季度发布《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通报季度细菌分布情况、多重耐药菌检出变化及感染趋势、重点部门前五位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等,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1—10月份共出院8665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5689例,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为46.37%,其中接受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51.05%,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2.71%,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为80.85%,均达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目标。监测多重耐药菌59株,重点监测科室为肛肠科20株、老年病科10株、外科6株、骨伤科4株,均按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接触隔离督导,未发生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六、医疗废物管理

  本年度继续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针对各科室保洁工人频繁更换的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对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了重新的修缮,做到防蚊、防蝇、防蟑螂、防盗,警示标识齐全、醒目、双锁管理,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交接、转运等符合管理流程,全院共产生医疗废物44018公斤,未发生医疗废物的遗撒、遗失等事件,未发生由于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发。

  七、医院污水管理

  按二级生化处理要求,我院污水处理设施正常一直运转,由院感科每日监督余氯排放指标,做到达标排放。20xx年下半年,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为加强对污水中COD、氨氮、流量的管理和监控,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与安全,我院成都xx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合作协议,目前已完成前期土建改造,设备安装调试,并已实现与县环境保护部门的数据传输,后期工作为环保验收,专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作,污水达标排放。

  八、院感培训及考核

  全年完成10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3次理论考核、2次应急演练。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新聘人员、工勤人员,共1047人次参加。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院感基础知识培训,传染病与医院感染防控法律法规,职业安全与防护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手卫生培训、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及诊疗方案、埃博拉出血热防护及消毒培训,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等。应急演练内容包括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埃博拉出血热医疗救治演练,均取得较好效果。

  九、健康教育工作

  本年度与基层指导科、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多次健康教育工作,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度在儿科门诊发放手足口病卫生宣传资料500余份;11月发放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宣传资料300余份,12.1发放艾滋病防控宣传资料4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余人;制作H7N9禽流感宣传专栏一期,制作抗击埃博拉出血热宣传专栏一期,起到了普及健康知识,防控疾病传播的作用。

  我院在上级卫生部门领导和关怀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

  工作总结

  如下:

  1、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分工,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负责,配备了专职预防保健人员,明确了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制定了各科院感管理制度。定期召开医院管理会议,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针对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及时正确指导及处理。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认真学习传染病的防治法,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

  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

  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立即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

  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详细的记录。

  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临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环境保护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规章制度。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

  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扫除的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蟑螂工作;改变了原来不良的用餐习惯。全体职工在食堂大厅就餐,餐后在食堂清洁间内清洗,杜绝了在科室就餐,污染科室卫生环境的问题。为提高卫生质量,院感领导小组对各科室仪容仪貌、科室卫生、消毒工作记录、消毒隔离、药品使用、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做出了周检查、月检查、季检查的制度,促使院内感染管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分组,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

  结束语

  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

院感工作总结14

  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科依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xx年版)实施细则》要求,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监督检查并督促及时整改。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其他职能部门和临床各科室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完成了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计划和质量目标,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院长为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主任是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科两级管理。

  1、根据中层干部的变动及时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建设,今年给配备了一名新的院感专职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价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监管记录,及时反馈,落实整改,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3、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今年强化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管理力度,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每月进行科室自查及整改,及时发现并消除医院感染隐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4、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20xx年医院先后安排医院感染管理科(4次)和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如手术室、血透室、检验科、供应室、内镜室等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学习10余次,提升了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

  二、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11次,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本岗位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及要求

  1、20xx年对全院医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考试4 次,培训内容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培训2次,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培训2次。

  2、对来院实习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医护人员岗位规范、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考试6次。

  3、对保洁工人进行培训1次,培训内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及地面及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

  共计11次,7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了医院职工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做到人人都有预防医院感染的责任感。

  三、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严格质量考核,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各科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预防措施及工作流程。医院感染管理科重点加强重点部门(手术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内镜室、口腔科等)、重点环节(各种插管、注射、手术、内镜诊疗操作等)的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努力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各临床科室和各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等)按照“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及持续改进考核记录表”,每月进行自查、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不定期对科室自查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对没有自查、整改的科室扣质控分。 医院感染管理科按照临床科室和各重点部门(供应室、手术室、血透室、内镜室、口腔科、检验科等)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与评价标准”督导检查,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并及时反馈、落实整改,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四、实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目标控制

  按照《全省医疗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活动20xx年工作任务分解量 化指标》及《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xx〕37号)》的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目标完成较好,除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正确率不达标外,其余均符合标准要求。20xx 年仍将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及督查力度,确保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达标,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保护患者与医务人员安全。

  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

  (1)对住院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监测,1-12月共抽查住院病人1693例,发生医院感染者73例,感染发病率4.4%(去年同期3.0%),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主要是12月份,由于气温下降,病房通风不良导致呼吸道感染病例增加。已指导护士长加强病房通风,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将入院时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尽可能隔离治疗,并要求护士长监督保洁工人对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清洁工作。

  (2)对所有出院病人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监测,20xx年1-12月共监测出院病人4721例,发生医院感染71例,感染发病率1.5%;漏报2例,漏报率2.8%;使用呼吸机患者72例,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导尿

  管患者313例,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4例,感染率1.3%;中心静脉置管8例,发生静脉置管感染1例,感染率12.5%;共监测手术病人415例,清洁切口136例,发生清洁切口感染1例,感染率0.2%。

  2、抗菌药物使用与耐药菌株的监测

  (1)对住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监测, 1-12月共监测住院病人1693例,使用抗菌药物590例,使用率34.8%(去年同期34.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66例,构成比11.2%(去年同期16.8%),比去年同期下降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524,构成比88.8%(去年同期83.2%),比去年同期增加5.6%。,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347例,标本送检率66.2%(去年同期54.4%),比去年同期增加11.8%。通过对住院病例的前瞻性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反馈,提高了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2)对所有出院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监测。20xx年1-12月共监测出院病人4721例,使用抗菌药物1818例,使用率 38.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361例,构成比19.9%。治疗使用抗菌药物1457例,构成比80.1%,治疗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884例,标本送检率60.7%;治疗性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 707例,标本送检率61.1%。治疗性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40例,标本送检率87%;均达到《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xx〕37号)》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开展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发现多重耐药菌,检验科作为“危急值”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立即采取措施;检验科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督促临床科室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每季度检验科统计前六位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耐药情况,并作相关分析,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各临床科室,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20xx年11月22日,对住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当日住院患者147例,当日出院患者12例,实查159人,实查率100%。发生医院感染4例,感染发病率2.5%;抗菌药物使用43例,使用率27%;其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2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构成比

  4.7%,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41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95.3%;联

  合使用18例,一联25例,二联17例,三联1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前标本送检28例,送检率68.3%;

  4、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20xx年1-12月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共监测手术病人415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例,手术切口感染率0.7%。i类切口136例, 抗菌药物使用3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22.1%;ii类切口251例,抗菌药物使用24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98.4%;iii类切口28例,抗菌药物使用2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100%。

  六、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对医院各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使用中消毒及每季度进行一次细菌学监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临床科室整改。

  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按照规定对供应室、手术室使用的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做b-d试验;每月对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查采样做细菌学监测,严把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关,确保了灭菌后物品的无菌水平。

  七、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的管理

  20xx年6月及12月对医学装备科购进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各种消毒剂(液)进行鉴证抽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通知医学装备科,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复查均达标。防止因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各种消毒剂(消毒液)使用不规范引起医院感染暴发。年度内医院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及消毒剂(液)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八、发挥消毒供应室职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充分利用消毒供应室的卫生资源,提高消毒、灭菌质量,20xx年与护理部一起协调,将皮肤科、口腔科用后器械收归供应室集中消毒、灭菌,保证了灭菌质量。

  九、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用后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包装、运送及储存进行全程管理。对保洁人员进行了培训,每月深入科室指导检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及储存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加强了对医院用后医疗废物的管理,未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

院感工作总结15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院感科是一个新建科室,有些工作还是空白不规范,我就就职期间所干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强化院感控制意识。

  本年度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的协作下,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强化院感控制意识,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处理工作。

  二、定期对全员人员进行了培训。

  定期对全员人员进行了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并下科室督导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三、按照《医院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规范处理医疗废物。

  四、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开展对传染病的`监测。

  并按规定进行网络直报,落实病区感染卡的填报。

  五、制定消毒与隔离制度。

  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全员和不同部门(如手术室、内镜室、口腔科、消毒供应室、产房等)的消毒与隔离制度。并落实到位。

  六、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

【院感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院感工作计划10-29

集中隔离点院感工作总结(精选12篇)11-18

科室院感工作计划04-10

美容院工作总结05-20

设计院工作总结05-25

美容院工作总结模板08-07

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05-24

美容院前台工作总结05-27

设计院个人工作总结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