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实用文>工作总结>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

时间:2024-06-14 09:53:4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1

  有人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一直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品德课上的重点来抓。具体做法如下:

  1、在学校的领导下常抓养成教育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因此学校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学校领导重视,常抓养成教育。

  2、在课堂上展开养成教育。

  (1)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举行“争做合格小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演讲比赛,激励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知道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个细微动作做起。每学期演讲都会改变许多的学生。然后,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勤下班,用心观察,从学生的一点细微动作,如衣着打扮、语言、对待人的言行等生活表现来捕捉他们的内心变化,从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慢慢从小处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发挥树立榜样的力量。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管作为老师要以身示范,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教师自己首先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在开学初首先要求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五条禁令”约束自己,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还要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榜样激励学生,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3、注重实践,规范养成教育。

  教育无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学生行为习惯的问题、要从行为出着眼。如果发现了学生什么不好的苗头,就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让他们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从内心帮助学生,丢弃不良行为,再塑好习惯。六年级学生面临升级考试,有时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所以要持之以恒,要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

  4、家校配合,促进养成教育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所以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参加家长会,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俗话说:“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孩子们将受益终身。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有人曾这样比喻学校教育:学校就像一个工厂,培育出的思想好,习惯好,成绩好的学生是正品;成绩好,思想不好的事次品;成绩不好,思想不好的是伪劣产品。我相信,在我们程家庄小学这片沃土上,培育出的都是正品,都是合格的小学生。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2

  一、建立班规,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苗圃。新组建的班级,集体成员的行为习惯毕竟会不同,势必不利于班主任的协调与管理。为此,学校在每学年开始都责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提炼出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内容,制定班规。班规的内容不要求过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班训,以此约束班级的整体行为,初步使班级形成目标明确、奋发向上的氛围。制定完成后,班主任将班训、班规及时下发到学生手中,在熟记的基础上,不断对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班主任以班规为标尺,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监督学生、警示学生,遵守得好的,及时表扬。故意违反班规校纪的,严厉批评,指出其危害,以树立正气,形成良好的开端。

  二、重视小事,防微杜渐,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些所谓的小事,既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渠道,又是检验学生是否有良好习惯的试金石。抓住身边的一些小事。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我校长期以来重视、研究和实验的一个课题。

  1、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学校从抓教师的行为习惯入手,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积极贯彻并认真落实县局提出的“卫生就是形象,卫生就是作风”的口号,建立教师轮流值日制,值日教师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办公室的卫生,领导每天检查,并抽查卫生保持情况。通过表扬和批评、量化公布等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师讲卫生、争文明、树形象的积极性。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的“伸伸手、猫猫腰”活动,教师也积极参加,教室讲台前的粉笔头及时捡到粉笔盒里,校园、操场的废纸、脏物及时捡到垃圾箱中。由于教师注意了身边小事的示范作用,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不论在教室、办公室还是校园都受到良好的影响。

  3、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这一特殊职能就决定了与学生的广泛接触与相处,正确发挥班主任的督导作用,是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推动力。为了达到利用小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学校向班主任提出了“四勤”的原则: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坚持“车棚清洁区教室办公室”这条路线,及时发现各区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勤到班级,多与学生在一起,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工作有的放矢;二是“眼勤”,勤观察并善于观察,捕捉苗头性的东西,使一些小事变成教育引导学生的素材;三是“嘴勤”经常召开有班委会成员和值日干部参加的会议,让他们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掌握第二手材料,共商管理的策略。四是“脑勤”,就是经常想问题,从自己掌握的大量材料中概括出共性的东西,抽象出规律性的东西,更好地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可以说,这“四勤”是提高学生良好的习惯实效的良方。

  三、广开渠道,多方面施教

  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为此,我们寓养成教育与丰富的活动之中,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将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利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新年等重大节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明确意义,受到教育;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不讲卫生、不爱护公物、不按时完成作业、不按时到校、偷看不健康读物等开展“独立作业的好处有那些?从校园内捡起一片废纸与随时丢下一片废纸有何不同?迟到,会给同学带来什么影响?怎样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点与缺点等讨论活动。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强了预防效果,升华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力地促进养成教育。

  四、发动家长,共同教育

  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为此在养成教育的开展中,我们还注意了家庭、家长的作用,以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形式适时、及时地与家长沟通,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一是在在尊重家长前提下,认真听取家长对孩子在家中学习、生活等情况的介绍和家长的意见与要求;二是客观地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向家长宣传学校、年级、班级在近一个学期内的工作要求,增强透明度,为双方更好地配合打基础;三是热情地和家长商定下一步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对一些教育方法欠妥的家长,给予指导,努力达到在教育学生方面的学校与家长的“互联网“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大,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几次有意义的活动就能完成养成教育任务,必须树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实效、长效,才能逐步实现养成教育的目的。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方面,我们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在实践中,有许多的方法、途径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更新,为此,我们还将不断地努力,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为我县的素质教育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3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使广大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促进校貌校风建设,根据上级安排并结合我校实际,定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行为规范教育周并开展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利用国旗下讲话,强调遵规守纪和良好习惯养成的意义,提出了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同学们认识到良好习惯对人生成长的意义。

  2、班主任利用网络工具和家长建立联系,让家长了解“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使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3、各年级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深入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天津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熟读熟记。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样做,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同学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认真落实每月行为习惯安排的内容,各班查找存在问题,对不良行为及时指出,矫正强化。开展行为反思教育,及时发现自身及同学身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并督促改正。利用班会引导学生讨论应该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怎样做,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养成。

  5、认真落实教师课间值班制度,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号召各班班干部、团员发现其他学生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和纠正,德育处不定时进行学生的行为规范检查,发现问题,作好教育,把行为规范教育落到实处。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4

  一、基本情况:

  本期养成教育活动月自10月6日至10月20日共计14天,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学习动员部署阶段,第二阶段为学习实践阶段,第三阶段为整改提高阶段,第四阶段为总结表彰阶段。

  本次活动期间教导处组织各班召开学生家长会6场次。红领巾广播室进行环保知识和法律知识讲座2次,共播出好人好事稿件20余份,组织全校师生的卫生大扫除活动1次,召开了师生安全教育大会和安全及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了一次安全大检查,在本次活动中,涌现出了各优秀班集体3个。

  二、本次活动特点:

  一是学校精心筹划,统筹安排,确保了养成教育活动月有序有效开展。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安全、生活习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呈良性循环。

  二是活动开展扎实有效,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增添了本次活动的时效性和趣味性。本次活动各班都能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班实际细化活动方案,如三年级能充分利用班队会,早读和午休时间,组织学生熟记文明礼仪三字歌,并对《守则》、《规范》逐条学习,并要求学生领会其含义,让《守则》、《规范》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南。三是学校各部门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各项活动任务如期完成。教导处能结合《守则》、《规范》狠抓学风建设,组织各班利用班会,认真学习《守则》、《规范》逐条解读,逐条对照,从一点一滴入手,从身边小事抓起,从每一个问题学生切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生活习惯。

  四是活动效果明显,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历时一个多月的养成教育活动,通过重温《守则》、《规范》,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加强,校园内涌现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学生多了,为班集体做好事的人多了,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人多了。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乱写乱刻乱花的行为少了,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了。以上种种现象表明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正朝着良好的态势发展。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优秀】相关文章: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03-17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05-28

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计划08-24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5篇06-05

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四篇10-26

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总结06-01

实习工作总结(优秀)07-25

【优秀】前台工作总结07-12

教育实习工作总结优秀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