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高中作文>高考作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时间:2021-03-01 12:59:19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必备】高考作文汇编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高考作文汇编5篇

高考作文 篇1

  高考作文审题特训: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

  一: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所区别,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1、阅读下面一段话,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爱好虚名的人认定“别人的行为便是他自己的幸福”,爱好享乐的人认定“他自己的感觉便是幸福”,但拥有智慧的人则认定“为自己的行为才是他的幸福”。

  ——玛克斯·奥勒留《沉思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导〗写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立意,而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对玛克斯·奥勒留的睿智之语的准确而深刻的把握。材料所呈现的是三种人不同的幸福观:爱好虚名者,自己不愿付出努力,却常常窃取和占有别人的成就,并把这样做视为一种幸福;爱好享乐者,以自我为中心,不管他人感受,“自己的感觉便是幸福”。这里,一个“但”字峰回路转,标举言说者的观点:只有为自己的行动才是幸福。拥有这样观点的人才是拥有智慧的人。

  联系我们的生活,各色人等比比皆是。作文旨在引导树立健康正确的幸福观,切中当今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可以让中学生在写作训练中经历一次幸福观的教育:远离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淡漠,抛弃“自我就是一切”的私欲,用行动写就最美的语言。完成对幸福的青春注解。那么,倾情的付出,真切的关爱,踏实的行动等,就是真正的幸福,就应该是本文写作的主旋律;而自私的占有、不假思索的享受等,自然就是远离的主体和批驳的对象。所以,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最值得一用的表达技巧应该是对比,在对比中呈现各自鲜明的特点,在对比中传达自己鲜明的价值取向。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导〗这是一道观点型的材料作文题。该题其实就是要求围绕“如何面对痛”这个核心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这类题型在审题时要注意仔细分析,对比解读,综合辩证原则。

  人生在世,难免经历种种的痛。痛是普遍性的现实。现实生活中,痛客观存在,不可避免,所以,如何面对种种的痛才是思考的重点,由此也引出了如何面对痛的三种言论。看到痛的客观存在,更要思考痛的不同层次。“种种的痛”,包括个人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的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也包括国家、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痛。对痛的不同理解,反映了考生思维的深浅、视野的大小。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是本能。在承认痛的客观性后,面对痛的一种途径,是直接说出来。这是面对痛的普遍做法,是条件反射式的本能。这样的本能反应往往是释放痛感、宣泄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正如伤心的人哭过了会平静,郁闷的人在倾诉之后会平和。因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有其可取之处。

  “痛而不言”体现人性的坚强。“痛而不言”和“痛了,就直接说出来”形成对比,“痛而不言”是自己一人承担、解决,这体现了人性的坚强。痛有外在施加,也有内在产生,但面对痛的是自己,解决痛还得依靠自己。不唉声叹气,不怨天尤人,不愤愤不平,不自暴自弃,而应坚强地面对。但,一味地痛而不言,会让人对痛感麻木、灵魂僵化,以致最终屈服于现实压迫,逆来顺受。辩证地看待“痛而不言”,体现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痛而善言”是一种人生智慧。这句话既和前两者形成对比,又对前两者进行补充,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还要善于去说,这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对此,重点在什么是“善言”,它怎么凸显智慧……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言既可以理解为言语。也可理解为文字,更可理解为行为,因为肢体语言也是言的一种。一连串的肢体语言整合在一起,就是行动了。因此,面对痛为何要善言,善言如何体现,应是考生思考的重点。

  通过分析和对比解读后,对题目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人生在世,痛是客观存在的,无需逃避,而应面对。面对痛有不同的做法,一是直接说出来,释放痛感,宣泄情绪;二是痛而不言,坚强面对,但对于痛也不能麻木,甚至逆来顺受;三是痛而善言,恰当地用言语、文字、行动表达痛感,既不麻木于痛,也不鲁莽冲动,而是善言。同时,考生要想写出一篇立意深远、思想深刻的文章,还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仅仅罗列人生中的种种痛,而应写出对痛的思考,以及面对痛的做法;二是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之痛,而应延伸至对社会阵痛,国家、民族、历史与现实之痛的认识与思考。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辆不知从何处开来的公交车里,坐着一位妈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橘黄的灯光,空荡荡的车厢,不知开往何处的公交车。一个画外音说:“每个人的一生好像一部电影,他是他那部电影的主角。他以为自己也会是别人电影里的主角,其实不过是一个配角——也许只有一个镜头,更可能自己的片段还被剪掉了。”“比如这对母女,”画外音接着说,“这女孩肯定是妈妈一辈子的主角,可是几十年后,在女孩的电影里面,妈妈的角色还有多重要呢?”

  阅读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导〗作文材料提供的思考是辩证而多维的。材料展示的镜头和画外音,犹如黑白电影一样,舒缓柔和,但却直击人心灵的柔软角落:不知从何处开来,又将开往何处的公交车,喻指的其实是熙熙攘攘的纷纭世界;橘黄的灯光下,空荡荡的车厢,恰如空落落的心灵的荒原。画外音揭示出这幕人生戏剧的`核心:没有永远的主角,没有永远的配角,主角与配角之间,总在无声无息的爱的传递中悄然发生转换。

  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因为觉得自己的角色、位置不如意的郁郁不乐者,因为自己春风得意、顺风顺水的志得意满者,在名利高峰和深谷走马灯转换的心理失衡者。喜剧刚上场,悲剧又赶趟,比比皆是。

  在这样的情感激荡之后,在这样的理性思考之后,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就会扇动起来,与之相关的故事、情感,与此相关的思考,自然会奔赴笔底,写一篇阐释主角与配角的辩证关系的文章,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吗?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作家梁晓声目前在谈到中国现状时,说:“现在有三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也就是官方说法中的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和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很多人都不快乐、郁闷、愤怒、骂娘、嚷着‘撕毁一切’;还有一个是身边的中国:也就是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只有三个中国叠加在一起,才是真实的中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导〗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经历快速“全球化”的时代,一个迅速发展与崛起的中国,势必特别吸引世界惊奇的目光,而国人在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后,经济状况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扬眉吐气的感觉和富足快乐的美好,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重新找到了一种昂首挺胸的感觉。应该如何看待国家的以往发展和成就,该以怎样的眼光和心态展望国家今后的发展?

  题目呈现的梁晓声关于三个中国的观点,可以给我们带来清醒的认识:第一个中国的主要特点是“高”“富”和“实力”,从官方视角展现出飞速发展所取得的辉煌;第二个中国的主要特点是“很多人不快乐”,从百姓视角发现了存在诸多具体的社会问题;第三个中国的特点是“相比从前,确实是好些了”,从冷静客观的旁观者角度,通过比较得出一个较为可信的结论。三者相互“叠加”,便构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中国形象。

  材料的核心是不能片面地看待日前的中国,不能一味地赞颂(护短),不能一味地批评,也不能一味地只跟从前比,而应当把数字中国、网络中国和身边的中国联系起来,全面看待与评价,这也是审题时要清楚看到的审题方向。如果展开写全面看待社会和生活也算合题,但若单写一个中国,则属偏题。

  二: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大。

  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法兰柯以斯·戴拉罗希弗卡尔说:“每个人都抱怨自己的记性不佳,但没有人抱怨自己的判断力不佳。”

  乐思哲以为:“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越客观越好,有时你要相信你的判断。”

  请以“判断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思路引导〗本则作文材料,以两个名句呈现,第一句以一个“但”字作转折,强调人应该“抱怨自己的判断力不佳”;第二句则在先否定一种情形之后,强调人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两个句子共同的指向是每个人都要有判断力,都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作文即以“判断力”为话题,其指向性已在材料里表明:对自己的判断力,我们应该有自信。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既可以判断力的有与没有、佳与不佳为线索叙述故事,写成意蕴深长的记叙类文体;也可以什么是良好的判断力、怎么具备良好的判断力为论题,写成立论合理、论证有力的议论文。

  此文审题、立意、构思与写作,不仅对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是一次严格的考查,对人格的培养和良好的判断力的养成,也是一次上佳的机会。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在《自我之歌》中说:“我,惠特曼,一个美国人,一个粗鲁汉,一个世界。”

  请以“我是一个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导〗材料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自我之歌》,在简单与直率之间,展现诗人极具时代特点的浪漫主义色彩:“我,惠特曼”是自我的率直介绍,没有出奇之处;“一个美国人,一个粗鲁汉”是诗歌的第一次提升,将自己与自己的祖国相联系,将自己的性格做了耿介的概括。最值得玩味的是最后一次大胆而完美的跳跃——“一个世界”,在豪壮和浪漫之间绽放哲思的花朵: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你完全可以引以为豪,引以为傲。

  作文命制以此为发端,将“我是一个世界”作为写作话题,就是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真诚面对自我,走向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提升自我。让单调的人生变得绚丽,让灰暗的人生绽放明媚,让不够自信的自我拥有强大……结构上,可以将自我的天地与他人的世界比较映衬,可以将自我的现实与想象和规划比较而行……情感方面,“我的世界”可以简约,但一定不能简单;“我的世界”可以卑微,但一定不能卑下,喜悦、豪壮应该是本文的主旋律,反思展望,可以贯穿全文。体裁上,叙述则以真情打底,抒情则以叙述为基,议论当以条理和缜密为骨……有真情,有思考,就能写出好文章。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作你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你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导〗这是一个极富韵致的作文试题,可以让写作者在审题立意中怡情立志,并得到心灵的收获。

高考作文 篇2

  似水流年里,人间亲情,都是雪中炭,锦上花。

  ——题记

  繁华落尽,只留下子规哀啼;岁月匆匆,却留下半腹经纶,不知从何时起,那份情被我遗忘

  “九点五十九分”不经意间瞥见桌上的闹钟,奶奶又该来电话了,不耐地皱起眉。自从奶奶回了老家,便每晚十点准时来一个电话,说是不是放心,听听我的声音才能安心。先开始几次还好,后来我便愈发觉得不耐,“叮铃铃…”我来不及放下手中的笔,迅速跑到电话旁,只为让这烦人的铃声停下。

  “喂,我是奶奶”。“嗯”。“写完作业没?”“正写。”我漫不经心地答道,重复着不变的话,手中随意地转着笔。“…那没什么事了,听听你的声音我就安心了…”我像得到命令,正准备挂电话,手中调皮的笔却调皮地滚到了地面上,我保持拿听筒的姿势,伸手去捡笔,整个过程只比平时晚一两秒,却听到话筒中传来“晚安,孩子。”“嘟——”

  我怔住了,多少次,奶奶像我这样,听这话筒中的忙音,口中却说着送不到的祝福。我楞楞地拿着听筒,心中思绪万千。急忙按了回拨,听到那头“喂”的一声,急忙说到“晚安,奶奶!”挂掉了电话,想像电话那头的奶奶终于欣慰地笑了,有什么东西重新回来了。想到奶奶回老家是为了养病,眼泪又不受控制的上涌,无情的光阴带走我健康的奶奶,却带不走它对我的那不变的爱。

  不知从何时起变的自我而偏执,总想寻找爱的种子,却不知那份情在我不曾留意的身后早已繁花似锦……

  我在一件小事中重拾了那份情,那是雪中的炭,锦上的花,让我在有生之年好好爱亲人,因为在几代人间,光阴只是窄窄的台阶。重拾那份情,让它在岁月中遍地繁花……

高考作文 篇3

  曾经有人提出,高考作文的评分应该将审题、构思、语言三者分开打分。这样一来,即使审题错误的作文,也能因语言优美、构思新巧而获两项高分,从而及格甚至获得更高的分数。据说这样能够避免一些会写的同学因一时之错而抱恨终生。笔者为其惜才之心而感动不已。但考生万不可以为真有此等好事。因为,此种做法会大大助长抄袭的恶习。试想,有人背熟他人佳作,文不

  对题却文采翩翩,该及格吗?

  从往年高考作文评分看,文不对题的作文均在四类以下,今后也不会改变。作文审题,永远是佳作产生的基础,舍此,犹如无本之木,决不可能长出奇葩异草。即便是作家的创作,即便是先有文章后命题目,标题若与作品没有某种契合,恐怕也不能算好题目吧?

  所以,要在高考中赢得作文高分,不过好审题关,得到的只能是空中楼阁。当然,有关部门一直强调,不要在审题上为难考生,这几年的作文题,也确实降低了审题难度,话题作文的出现和盛行,也为此提供了可能。可是仔细分析历年考题,无论是话题作文的“为世博会设计主题”、“文化遗产问题”、“说‘杂’”,还是命题作文的“面对大海”,降低的只是审题的第一道坎――入门。而进得大门,徘徊不前的,少有高分;步入厅堂的,上一层次;入室详察的,方见别样风景。这就是说,过好审题关,方有佳作生。

  如何算过好?“进门――登堂――入室”。换言之,“正确――独特――深刻”。徘徊大门,只知皮毛(正确);登得厅堂,必有发现(己见);入于内室,方见实质(深刻)。

  具体做法是:先符合题意。若是话题作文,则围绕话题立意。若是命题作文,则分清类型,题目即观点,铺展成文即可;题目为论题,确立自己观点;比喻类比型,联想社会人生。再选择角度。话题作文,角度众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点深入即可;命题作文,就自己初步形成的观点问几个“为什么”,找出答案,从中确立的新观点便有了新意。如还有余力(时间),便可入室详察,无论何种文体,都对已经有新意的观点再作深究,从两个角度去想:“为什么”、“还有什么可补充的吗?”,往往,“别样的风景”会扑面而来。

  以命题作文“打开另一扇窗”为例。入门者只空谈“打开另一扇窗能有新的发现”,登堂者会把另一扇窗的内容具体化,入室者则想着从这一扇窗和另一扇窗的比较中探出新意和深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审题工作岂不是打开一扇扇新的窗口吗?

高考作文 篇4

  【热点回顾】

  据调查研究,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话是:听话、好好学习。这些话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是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几句话不断重复达到的教育效果却是极其片面的,是停留在一个落后于时代精神的低层面上的。中国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很多还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中。如何深入理解他人,获得有效沟通,消除表面化认识的错误,是摆在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中的重要问题。

  【命题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孔子有次曾因旅途困顿,已七日未吃一粒米饭。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白米煮饭,饭快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这锅饭我已先吃了一口,不可以祭祖了。”孔子问:为什么?颜回脸红地说:“刚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孔子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抱歉地说:“我平常对他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材料主要通过孔子对学生颜回认识过程的不断深入,描述如何正确深刻认识他人的道理。孔子对颜回的认识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刚开始时,认为颜回偷吃米饭,还假装试探颜回。后来在和颜回交流的过程中,才进一步得知自己出现了观察错误且固执地坚持自己错误的认知。最终得到本材料的含意: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可有以下角度立意:

  一是从孔子的认识过程出发,得出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学会“用理性去了解别人”“不要受眼前现象的迷惑”,要学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观察与思考并存”的方法,从而从根本上、从理性的角度去正确认识人。

  二是从孔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境出发,深入了解一个人不仅 “需要自己的观察”,而且“要学会和他人交流”,不“盲目主观想象和臆断”,通过交流“化解误解和矛盾“,弄清迷惑,才能深入地了解一个人。

  三是从孔子的感悟出发,要知道“人是最复杂的动物”,而且“人性是复杂的”,“认识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任何片面、武断、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都是不适合的。要学会用一种全面思维、圆形思维、多向度思维方式去认识人。

  【素材链接】

  立意一:认识他人不能受表面现象迷惑

  1、宰相肚里能撑船:蜀国蒋琬的下属杨戏,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说:“杨戏这人太不象话了,该把他杀掉!”但蒋琬通过仔细了解其为人,知道这就是他的脾气。他说:“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人称赞“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这正是深入了解一个人才带来的美誉。

  立意二:充分了解人才能助人成才

  2、比尔﹒盖茨的成功: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成功离不开对他有着深入了解的妈妈。小学时,他的妈妈就发现他在计算机领域有兴趣爱好,于是就花了当时是天价的两万美元,让他去上全西雅图第一所开办计算机的湖滨中学。正是母亲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才促使一代计算机天才的诞生。

  欢迎关注“思考语文”公众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公号。感谢赞赏、欢迎留言!

  【速用范本】

  主观认识往往控制了我们的思想,使得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我们常常责怪别人用“他认为的他”和自己交流,却从未意识到自己又何尝不是用“你认为的你”和别人交流。所以说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真实的你,用真实的你与他人交流。其次,要抛弃主观的意识,别让主观的认识束缚住了自己的理性。孔圣人可以当场化解与弟子的误解与矛盾,但作为常人的我们呢?更有甚者更是埋下了一生都未解开的心结,怀着悔恨与遗憾度过了一生。只有理性客观地分析,才能跳出主观的陷阱,做出更正确的判断,更加全部方位地了解他人。

高考作文 篇5

  看到这次的作文题,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次上课经历:

  黑板上老师写下语言的魅力这五个字,不愧是老师,写的很漂亮。

  老师说:孩子们,为什么仅仅改了六个字,和盲老人的行为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请大家默读第6段,仔细体会。

  XX,你来回答。

  她说就在于这六个字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请一二组的同学闭紧双眼,想象自己就是那个盲老人。

  请三四组的同学睁大眼睛,你们就是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和行人,请大家认真聆听和观察。

  教师展示小黑板,深情读课文。

  拿走小黑板,请大家都睁开眼睛。

  请小组代表回答,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二组代表: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是一片漆黑。感觉很着急,很悲伤。

  三四组代表:我看到了春天的美景图,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这下,你们体会到了盲老人的可怜了吧。一句“春天到了,可是”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和最悲惨的现实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陶醉在春天美景的同时,不禁想到盲老人的不幸。它唤起了人们心灵中最善良,最美好的品质:同情。

  短短六个字,就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语言是多么有魅力啊!

  同学们,那你们能用有魅力的语言,帮这片草坪写个提示牌吗?(出示图片)同桌互相说说

  你说: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说得真好,给小草赋予了人的特性

  你说:别踩我,我怕疼

  多生动啊,让我们都不忍心践踏这么可爱的小草了。

  最后老师布置作业:今天回家后,请大家认真思考,为自己的语言插上魅力的翅膀,帮我们校园里的树木,水龙头和课桌椅各写一条警示语。

  也许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吧,那节课我上的很充实,即使过去这么久我依然记得。借着高考的这个机会,用这篇文章感谢小时候教过我的那个老师,对她的感谢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必备】高考作文汇编5篇】相关文章:

1.【必备】高考作文汇编六篇

2.【必备】高考作文汇编七篇

3.【必备】高考作文4篇

4.【必备】高考作文9篇

5.【必备】高考作文锦集7篇

6.【必备】高考作文四篇

7.高考作文汇编10篇

8.全城高考作文汇编六篇

上一篇:高考作文 下一篇: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