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体裁作文>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0-04-18 04:02:52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为一名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本科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就感慨颇深,经过四年的社工专业熏陶,回头再看这部适合我们社工专业看的经典著作,感触依然颇深。

  "池塘之底"的孩子们看似是一群无药可救的问题少年,抽烟、撒谎、打架、伤害老师、欺负捉弄年龄小的同学,很多老师都受不了而纷纷辞职离去。而善良宽容的马修老师却能看到这些孩子纯真美好的一面,并用爱心去教导感化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从而走向光明美好的一面。

  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青少年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矛盾性的特征,正处于由儿童向承认过度的阶段,处于一种转变的过程。童年的生活模式被打破,成人模式尚未建立,呈现出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不稳定的过度让青少年看起来想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心理上的独立与依赖、封闭性与开放性、成就感与挫败感交织在一起是青少年期矛盾性的主要表现。因此,面对"池塘之底"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作为社会工作者更应该以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去教导他们。而不是像只会用他的"行动——反应"制度的哈森校长,哈森校长充满暴力与镇压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表面不敢反抗,最终屈服,但也是孩子们内心充满了仇恨与叛逆的情绪。

  影片最先讲的事件是学生乐格乐伤害了马桑大叔,但在听到校长在暴打别的孩子时,马修最终决定不把他交给校长处罚而是让他去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孩子听着马桑大叔的称赞内心懊悔不已。得知马桑大叔重病转院时,乐格乐担心地问道"他会死吗?",说明孩子的内心本性是善良的。甚至后来马修发现学校丢的20玩法郎是乐格乐偷的时候,也选择了"包庇"他,为了呵护孩子心中那个买热气球的美好梦想。马修曾不止一次的"包庇"孩子们,刚上第一节课时,孩子们在课堂上扔马修的包,恰巧校长进来,多好的告状的机会啊,可是马修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孩子们偷了他的乐谱被人看到他也帮孩子们掩饰没什么事……一次次的善意的"包庇"让孩子们感到吃惊意外的同时,也一次次对他建立了信任,也为后来的小小合唱团的成立作了不可或缺的铺垫。

  说道合唱团,马修老师真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效果也很完美。他懂得因材施教去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社工角度看,他利用了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的长处。马修听他们一个个唱歌,判断他们的音色来区分他们不同属于不同的音调,从而来分饰不同角色的歌唱部分。即便是看似作恶多端的蒙丹也被他视作唯一宝贵的男中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再坏的孩子都与自己善良的一面,关键是你要去发掘他们,鼓励他们,看到孩子们的发光点,并真诚去赞美他们,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马修做到了。

  提到蒙丹,我马上就想到了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标签论。标签论认为:个体演变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是社会按照一定标准将某些行为规定为"越轨"或"犯罪",因而产生了"越轨者"或"罪犯".因此越轨和犯罪并非"越轨者"或"罪犯"的个体原因所致。社会给确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贴上标签,使逐渐形成"越轨者"的自我印象,并自甘堕落,一再违法,从而造成犯罪现象不断增多。因此,贴标签会强化违法行为和越轨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一个人一旦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便很难改变。

  蒙丹就是被贴标签的受害者,因曾偷过一只表而被标签化。学校丢了20万法郎后,校长就不假思索地认定是蒙丹偷的,还动手殴打逼问。严刑拷打和莫名的加罪,是引起最终蒙丹防火烧学校宿舍的主要原因。

  "池塘之底"的这群孩子处于典型的烦恼增值期,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在情绪体现在尤为明显。因此青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并具有十分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另外还有冲动性、内隐性和不确定性。

  性格古怪叛逆的莫杭治,最终能成为指挥家全归功于马修老师发现并挖掘了他的音乐天赋。虽然马修刚来时莫杭治曾在黑板上丑画马修老师;虽然看到马修与自己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莫杭治向马修倒墨水;虽然在最后的排练中马修删去了莫杭治独唱的部分,可是最终,结局依然完美。最后的表演中马修示意让站在一旁的莫杭治独唱时,莫杭治的眼神中不仅透露出了惊讶、欣喜更多的是理解和信任,所有的一切在两个眼神碰撞的那一刻都释怀了。

  有着一颗执著坚守的心的小小佩皮诺是我最喜欢的小可爱。他总能如我所愿的得到善良马修的关心与关注。即使不会唱歌,也会成为他的小小指挥助理。因有着一颗坚定执著的心,小佩皮诺每周六都会去大门口等父母来接他。可能是他的执著感动了上帝,马修离开那天刚好是周六,善良的马修不忍心抛下他而带他离开了"池塘之底".这也正是我想要的结局。

  整部剧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马修被校长辞去职务离开学校时,孩子们虽然没有亲自来送别,但从窗口露出了一双双挥动的小手,飞出了孩子们折的纸飞机和写下的满满的不舍。看到这里,激动的泪水在我眼中打转,内心特别激动。因为我有着相似的经历。今年暑假我在家帮堂姐的辅导班学生辅导功课,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一个月后最终要分别的时候,这群6--12岁不等的孩子每个人都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给我画了一幅画亲手送给了我。看着画旁边歪七八钮地写着"老师再见"、"老师,我舍不得你……"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从鲜艳的多彩又简单的画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纯真的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甚至叛逆的行为,但每个孩子又都是一个天使。我们要用耐心找回孩子们天使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少年。社会工作在实施矫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尊重、平等和接纳价值观。犯错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十恶不赦,只是以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或满足了不被社会认可的需求。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坚信人的行为和人性是有巨大的可塑性,并将其作为开展工作的价值基础。愿每个社会工作者面对问题少年的时候都能以最真诚的心,最专业的态度和价值观,用心倾听他们的内心,找回孩子们天使般的微笑。

  为一名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本科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看过这部电影,当时就感慨颇深,经过四年的社工专业熏陶,回头再看这部适合我们社工专业看的经典著作,感触依然颇深。

  "池塘之底"的孩子们看似是一群无药可救的问题少年,抽烟、撒谎、打架、伤害老师、欺负捉弄年龄小的同学,很多老师都受不了而纷纷辞职离去。而善良宽容的马修老师却能看到这些孩子纯真美好的一面,并用爱心去教导感化他们,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爱,从而走向光明美好的一面。

  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青少年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矛盾性的特征,正处于由儿童向承认过度的阶段,处于一种转变的过程。童年的生活模式被打破,成人模式尚未建立,呈现出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不稳定的过度让青少年看起来想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心理上的独立与依赖、封闭性与开放性、成就感与挫败感交织在一起是青少年期矛盾性的主要表现。因此,面对"池塘之底"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作为社会工作者更应该以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去教导他们。而不是像只会用他的"行动——反应"制度的哈森校长,哈森校长充满暴力与镇压的教育方式使孩子们表面不敢反抗,最终屈服,但也是孩子们内心充满了仇恨与叛逆的情绪。

  影片最先讲的事件是学生乐格乐伤害了马桑大叔,但在听到校长在暴打别的孩子时,马修最终决定不把他交给校长处罚而是让他去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孩子听着马桑大叔的称赞内心懊悔不已。得知马桑大叔重病转院时,乐格乐担心地问道"他会死吗?",说明孩子的内心本性是善良的。甚至后来马修发现学校丢的20玩法郎是乐格乐偷的时候,也选择了"包庇"他,为了呵护孩子心中那个买热气球的美好梦想。马修曾不止一次的"包庇"孩子们,刚上第一节课时,孩子们在课堂上扔马修的包,恰巧校长进来,多好的告状的机会啊,可是马修却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孩子们偷了他的乐谱被人看到他也帮孩子们掩饰没什么事……一次次的善意的"包庇"让孩子们感到吃惊意外的同时,也一次次对他建立了信任,也为后来的小小合唱团的成立作了不可或缺的铺垫。

  说道合唱团,马修老师真是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效果也很完美。他懂得因材施教去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从社工角度看,他利用了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一个孩子,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的长处。马修听他们一个个唱歌,判断他们的音色来区分他们不同属于不同的音调,从而来分饰不同角色的歌唱部分。即便是看似作恶多端的蒙丹也被他视作唯一宝贵的男中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再坏的孩子都与自己善良的一面,关键是你要去发掘他们,鼓励他们,看到孩子们的发光点,并真诚去赞美他们,孩子才能健康快乐成长,这些马修做到了。

  提到蒙丹,我马上就想到了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标签论。标签论认为:个体演变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者"的标签,是社会按照一定标准将某些行为规定为"越轨"或"犯罪",因而产生了"越轨者"或"罪犯".因此越轨和犯罪并非"越轨者"或"罪犯"的个体原因所致。社会给确有轻微违法行为的人贴上标签,使逐渐形成"越轨者"的自我印象,并自甘堕落,一再违法,从而造成犯罪现象不断增多。因此,贴标签会强化违法行为和越轨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催化剂,一个人一旦被打上了"罪犯"的烙印便很难改变。

  蒙丹就是被贴标签的受害者,因曾偷过一只表而被标签化。学校丢了20万法郎后,校长就不假思索地认定是蒙丹偷的,还动手殴打逼问。严刑拷打和莫名的加罪,是引起最终蒙丹防火烧学校宿舍的主要原因。

  "池塘之底"的这群孩子处于典型的烦恼增值期,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在情绪体现在尤为明显。因此青少年期生理和心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并具有十分独特的主观体验色彩,另外还有冲动性、内隐性和不确定性。

  性格古怪叛逆的莫杭治,最终能成为指挥家全归功于马修老师发现并挖掘了他的音乐天赋。虽然马修刚来时莫杭治曾在黑板上丑画马修老师;虽然看到马修与自己妈妈在一起的时候莫杭治向马修倒墨水;虽然在最后的排练中马修删去了莫杭治独唱的部分,可是最终,结局依然完美。最后的表演中马修示意让站在一旁的莫杭治独唱时,莫杭治的眼神中不仅透露出了惊讶、欣喜更多的是理解和信任,所有的一切在两个眼神碰撞的那一刻都释怀了。

  有着一颗执著坚守的心的小小佩皮诺是我最喜欢的小可爱。他总能如我所愿的得到善良马修的关心与关注。即使不会唱歌,也会成为他的小小指挥助理。因有着一颗坚定执著的心,小佩皮诺每周六都会去大门口等父母来接他。可能是他的执著感动了上帝,马修离开那天刚好是周六,善良的马修不忍心抛下他而带他离开了"池塘之底".这也正是我想要的结局。

  整部剧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马修被校长辞去职务离开学校时,孩子们虽然没有亲自来送别,但从窗口露出了一双双挥动的小手,飞出了孩子们折的纸飞机和写下的满满的不舍。看到这里,激动的泪水在我眼中打转,内心特别激动。因为我有着相似的经历。今年暑假我在家帮堂姐的辅导班学生辅导功课,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一个月后最终要分别的时候,这群6--12岁不等的孩子每个人都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给我画了一幅画亲手送给了我。看着画旁边歪七八钮地写着"老师再见"、"老师,我舍不得你……"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从鲜艳的多彩又简单的画中我看到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纯真的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甚至叛逆的行为,但每个孩子又都是一个天使。我们要用耐心找回孩子们天使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问题少年。社会工作在实施矫治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尊重、平等和接纳价值观。犯错的孩子并不是天生的十恶不赦,只是以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或满足了不被社会认可的需求。所以社会工作者应坚信人的行为和人性是有巨大的可塑性,并将其作为开展工作的价值基础。愿每个社会工作者面对问题少年的时候都能以最真诚的心,最专业的态度和价值观,用心倾听他们的内心,找回孩子们天使般的微笑。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看过数遍,仍让我参不透的电影,因为人物与人物之间太多的眼神交流,让我总忍不住揣度这一颦一笑背后的深意,这一揣度也就更深刻地感受到:教育是需要载体的。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教育失败。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不妨改一改:衡量教育是否成功,就看孩子转变了多少。我们要看的不是孩子在教者强压下的表面化的乖巧,而是在无强压的情况下他们能懂得自我约束,学会自我管理,最终成就自我。这就是我理解的成功的教育。

  电影中,那个让孩子们难忘的学监——克莱门特·马修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他让那个一直坚信着“爸爸周六来接我”的派皮诺在电影最后发出了“求你把我带走吧”的恳求;他让学生们敢于向不合理制度反抗,锁住了门,提起笔写下真挚的话语,托那一架架飞落的纸飞机传递他们对马修的不舍与喜爱;他让一个个面无表情,一脸阴郁的孩子们有了笑容;他让一群会偷盗、说谎、抽烟、搞恶作剧等的问题学生成为了明辨是非,做事有分寸,有理想的人;他让一群冷漠的同事变得感性起来,敢于同不合理制度抗争······电影中不光成功的塑造了马修这个优秀的音乐家、学监的形象,也成功塑造了一个浅薄、势利而冷酷的“铁血”校长,一个常常把“行动—反应”挂嘴边的校长,“犯规——处罚”是他一贯、单一的教育模式。在这里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会客安排、关禁闭罚劳役的处罚等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使这里更像是一座监狱而不是学校。马修的出现无疑让这个“放牛班”的孩子们迎来了春天。

  起初,我觉得马修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眼睁睁地看着无辜的孩子被强行拉进去关禁闭却不敢吱声,他只敢站在校长室门外,听着孩子被校长无情掌掴,却不敢进去劝阻······但后来我理解了他的这份懦弱,因为对于一个失业的人来说工作有多重要,他要保住饭碗就必须在这样的制度下工作,接受领导,这是他的无奈。所幸,他骨子里是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满怀教育热忱的优秀教师、音乐家,他会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孩子们爱唱歌,他就牢牢地抓住了这个兴趣点,以音乐作为他教育的载体,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唱他自己亲自为孩子们量身定制的乐曲,让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唱自己的生活;他根据孩子们的情况,给他们分好声部,一点点地教孩子们唱,体现了他的因材施教······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到孩子们唱歌时的专注动情,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快乐活跃却遵守规矩的身影,看到了他们的互助友爱······教育是需要载体的,这个载体是以孩子的兴趣点为着力点的,所以我们得向马修一样,发现问题后该分析问题,寻找教育的载体,然后加以实践、反思、总结。

  看着马修深夜还在为孩子们创作歌曲,看着他全情投入地训练着孩子们歌唱,看着他发现了孩子身上的问题,在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的适度教育,看到他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举动,揣度孩子们的内心,总是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我觉得很惭愧,不由得扪心自问:我能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我的教育能改变什么呢?繁重的工作,巨大的压力让我渐渐丧失了工作的热忱,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我常常表现得很没有耐心,除了一味地训斥,没有别的方式。学生骂疲了,自己也训累了。这部电影给了我一个启发,我也应该寻找教育的载体,孩子们喜欢玩,我也可以在无力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制定游戏活动方案,加以实施,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能成功固然很好,失败了也没关系,可以反思总结,从头再来。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1.《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2.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3.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

4.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5.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350字

6.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7.爱的力量---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8.有关写最美孝心少年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