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字数作文>900字>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时间:2020-06-01 08:01:40 900字 我要投稿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合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900字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合集7篇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1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以忘怀的清明节。

  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母亲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我依稀记得,我跟着母亲和外公外婆到乡下去。咱们乘着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历尽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两个土包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样子像是小山坡,还像在幼儿园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玛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母亲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母亲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这样。“母亲,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母亲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母亲的爷爷和奶奶。”“母亲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母亲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母亲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母亲说了出来。“母亲,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母亲。母亲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在母亲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母亲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母亲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母亲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母亲的学校。母亲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母亲的故事,我终于知道,母亲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母亲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爷爷奶奶也从小陪在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爷爷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母亲一定也跟我一样爱他的爷爷和奶奶。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开始懂事起来,我懂得了许多,我也知道了小时候的所有的疑惑。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这件事,我都会不禁觉得当时的我是如此无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即将来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日,又是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更是我最难忘的节日。我知道,这次清明节,母亲还是回去绍兴看望爷爷和奶奶。到时候,我一定也会诚心诚意地跟着母亲一起去上坟,我也要向母亲的爷爷奶奶献上我的那一分诚心。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2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3

  季节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开启了我童年的回忆。这个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了,又到了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春天。我知道,清明节即将来临,这使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的那次难以忘怀的清明节。

  小时候,每逢到了清明节,妈妈总会带着我来到绍兴老家去上坟。我依稀记得,我跟着妈妈和外公外婆到乡下去。我们乘着汽车一路颠簸了几个小时,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历尽了千辛万苦,我终于跟着大人们来到了两个土包前。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样子像是小山坡,还像在幼儿园里用沙子堆成的“珠穆朗玛峰”似的……

  到底是怎么啦?我看到外公和外婆先是仔细地把土包上的杂草拔干净,接着又将带来的一些水果和菜放在那两个土包前面的石板上,嘴里还不知在小声嘀咕着些什么,大家的神情都十分严肃,气氛也是那样的沉默。“呵呵!”不懂事的我觉得很好玩,忍不住笑了一声。可是不知为什么,只见妈妈生气地看了我一眼,还让我对着这两个土包拜两下。“为什么呀?”我当然不乐意,这是什么东西呀,又为什么要拜呢?可是,我见妈妈好像不太高兴。我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这样。“妈妈,这两个是什么东西呀?”我奇怪的问。只见妈妈神情严肃地看了我一眼,接着轻轻对我说:“这两个小土包里埋着妈妈的爷爷和奶奶。”“妈妈的爷爷奶奶?”我心里顿时觉得很难过,妈妈的爷爷奶奶为什么会埋在这里的呢?年幼的我,仿佛什么事情也不懂。但是最后,我却还是毫无怨言地对着坟墓拜了两下,因为我知道,妈妈心里也很难过,尽管我很是不解。

  回到家后,我将埋在心里的疑惑通通对妈妈说了出来。“妈妈,为什么今天你们要这样啊?你的爷爷奶奶又为什么在两个土包里呢?”我问妈妈。妈妈沉默了许久,对我讲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原来,在妈妈小时候,爷爷奶奶对她有着深深的爱。妈妈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可每次回家,爷爷奶奶都会将他们保留已久的最好吃的菜带给妈妈吃,而他们自己却十分省吃俭用。有一次,他们为了将一块馅饼留给妈妈吃,由于时间放得太长,饼都发了霉。可是,却只好冒着风雨将馅饼送到妈妈的学校。妈妈虽然没有吃这块饼,但心里却是那样的感动。……听完了妈妈的故事,我终于知道,妈妈为什么如此敬爱他的爷爷和奶奶了,但是我还是不懂,妈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东西吃呢。现在,我明白了。

  我的爷爷奶奶也从小陪在我的身边,时时处处关心着我、爱护着我,处处都为我着想。我呢,也对爷爷和奶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我想,妈妈一定也跟我一样爱他的爷爷和奶奶。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已渐渐开始懂事起来,我懂得了许多,我也知道了小时候的所有的疑惑。每当我想起小时候的这件事,我都会不禁觉得当时的我是如此无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即将来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节日,又是一个怀念亲人的节日。正如杜牧的《清明》中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更是我最难忘的节日。我知道,这次清明节,妈妈还是回去绍兴看望爷爷和奶奶。到时候,我一定也会诚心诚意地跟着妈妈一起去上坟,我也要向妈妈的爷爷奶奶献上我的那一分诚心。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4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5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20xx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xx年开始,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当然,清明节祭祀、缅怀那些逝去的先人和亲人是主要的内容,国务院将清明设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和家人团聚,是对传统节日的传承,有着很深刻的意义。对死者的怀念、祭悼,也是让我们更好地凝聚亲人,相互爱护、帮助,珍惜生存的当下,愉快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其实以笔者之见,扫墓、祭奠重在孝顺,让死去的人在那边过的更好,让今天的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天。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从出生、到上学、参加工作,直到成家立业,上有老、下有小,尊来爱幼等等。其实对老人的孝顺,孔子说的很精辟:孝敬父母不是给他们吃什么,重要的是别给他们“脸色”。也就是孝顺。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一直传承带现在,国务院将其定为法定假日,正是给人们创造了尽孝的条件和环境,在这个节日里团聚,以凝聚人心,更好地延续这种亲情。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总是有老的时候,总要离开亲人、离开这个世界。

  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则是精神上的慰藉。只有养、敬兼备,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孝。敬是一种亲情、一种眷恋,一种温馨,一种精神上的关怀。

  人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即使思想上最成熟的时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时候,甚至有的时候像个孩子。容易自卑、孤独等等,所以对于老人的孝顺,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要照顾好老人的起居,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时间尽可能经常和老人聊天,尽可能地实现他们的愿望。即使不和老人在一起生活,也要经常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把孝亲敬老融入日常的生活之中。

  但是,人的五个手指还不一般齐,不全是这样,有的老人曾经拉扯了几个孩子,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是当老人年迈的时候,还没人过问,甚至因抚养老人而对簿公堂。尽管这样,当老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才想起来为老人烧纸,还有什么纸扎的电视、汽车、洋房,还痛苦流涕,大哭大叫,那有什么意思。烧纸花那么多钱,不如老人活着的少惹其生气,多买点好吃的。

  关爱老人的今天,就是关爱自己的明天。人都有老的时候。我真的感到清明节放假,不仅仅是祭祀,更多的还是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凝聚亲情,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美满。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6

  每到清明节,按照家乡的风俗,家里人都要回老家祭祖坟,无论你在天涯海角。

  家人聚在一起,大人们说说笑笑,我则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别提有多热闹了,而奶奶,就笑着看着我们。

  祭完祖坟回来,每个人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我也不例外。这时,奶奶就会端出早已准备好的家乡风俗美食——毛香粑。

  毛香粑是我期待已久的食物,还没等奶奶放下盆子,我总是第一个跑上去,用手抓一个。但毛香粑是刚刚出炉的,很烫!我也总是被烫得哇哇大叫,结果一口也没吃到。这时,奶奶总会拿出一个碗和一双筷子,笑眯眯地为我夹好多毛香粑。我也总是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要知道,这可是我久违的美食呀!我吃过清蒸螃蟹,吃过红酒烧肉,吃过可乐鸡翅,可它们在毛香粑面前一比都黯然失色了。在我吃粑时,奶奶总是笑着看着我,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一朵花了。

  “奶奶,您怎么不吃呀?”年幼的我问。“唉,年纪大了,牙齿掉了,吃不动了。再说吃东西又难消化,还是不吃的好。”“奶奶,这很香的,您就吃一个吧,没事的。”我边说边往奶奶碗里夹了一个大大的毛香粑。此刻,奶奶显得非常高兴,丝毫不顾自己的牙齿全掉光了。对于我夹的毛香粑,奶奶总会吃完的,不管有多大。

  清明节,刚下过雨,奶奶就会带我上山去采毛香。

  山上的小路很泥泞,奶奶牵着我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脚上的布鞋早已沾满了泥,奶奶却满不在乎。

  到了个小山坡上,毛香遍地都是,奶奶便拿出来个小竹篮,在竹篮底下铺张纸,就开始采毛香了。毛香刚从地底下爆出来,很嫩,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嫩绿的叶片上点缀了几颗小小的雨珠,更加显得青翠欲滴,让人看了就了食欲。有时,奶奶嫌弯腰太麻烦,索性跪在地上采毛香。破旧的裤子上总是沾满泥,奶奶却视而不见。为了给心爱的小孙女做毛香粑,奶奶啥都不顾了。

  有时,在一旁玩耍的我也会帮忙采毛香,奶奶看着我,满脸慈爱,直夸我:“真懂事!”

  毛香采回来了,磨成泥,把粉和在一起,就要开始做毛香粑了。

  奶奶首先示范给我看:先取一团毛香粉团搓成球状,拍扁,然后把皮儿捏得薄薄的,再舀一勺馅,放进去,最后搓圆,毛香粑就做成了。

  奶奶做的毛香粑,又大又圆,让我看得手痒痒。可我做的毛香粑,奇形怪状:一会儿是棵大树,一会儿又成了个茶杯。奶奶看着我的“杰作”,却不住地夸赞:“呀,咱瑞瑞做的毛香粑可真漂亮!”听着奶奶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似的。

  今年清明,我首先去奶奶的坟头拜了三拜,然后和妈妈上山去采毛香。毛香和往年一样,青翠欲滴,但我却没有往常那样说说笑笑。做毛香粑时,我把毛香粑搓得和奶奶做的一样,又大又圆,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香喷喷的毛香粑出炉了,我并没有狼吞虎咽,而是细细地品尝,眼泪落到嘴里,又苦又咸。

  同样的清明节,同样的毛香粑,我的心里为何有如此大的变化呢?因为少了那个陪我说、陪我笑,看着我吃毛香粑的奶奶!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篇7

  春是美丽之季,万物复苏,今天母亲便一时兴起给我讲起了他们小时候的事,“我们小的时候,春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呢,我们就去摘构穗,摘满满一兜子,回家蒸着吃,上火了就挖蒲公英泡水,我们一起去摘枸杞芽,这些可都是现在不常见的美味呢!”

  母亲说的话听得我晕晕乎乎的,什么是枸杞芽?什么是构穗?这些我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调动了我的好奇心,“母亲——你说的那些东西是什么啊?”我央求般的问道,“那些东西啊,小的时候漫山遍野多得是,都是野菜,现在估计也有但是不多了。”

  我一听这话,马上兴奋起来,“现在也有?哪里哪里?”“岭上就有啊。”“母亲——我的好母亲——带我去嘛——好不好啦——”经过我一番软磨硬泡,母亲终于同意带我去宋庄岭上摘野菜。

  一路上我都像吃了药一般的活跃,一会儿趴在车窗上看看一旁金灿灿的油菜花,一会儿打开车窗,听听那抑扬顿挫的鸟鸣,心中那种克制不住的喜悦让我异常的兴奋。

  终于来到了宋庄岭,一下车,母亲就在一旁杂草丛生的土地上拽起了野草,我跑过去问:“妈,你拽这些野草干什么啊?”

  “这哪里是什么野草啊,这是小蒜。”母亲回答道,我低下头来一闻,果然,蒜的味道扑鼻而来,不过蒜味不浓,反而还有清新的味道呢!

  我开始帮母亲一起摘小蒜,使劲儿一拔,一不小心把小蒜连根拔起,咦!

  这根部竟然是一个迷你蒜呢!

  我干的越来越起劲儿,不一会,母亲装小蒜的袋子都满了,母亲说道:“摘得够多了,一会啊,母亲让你看看枸杞。”

  听了母亲的话,我便颠颠的跟在母亲后面,生怕母亲说话不算话。

  不一会儿,我便看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藤条类植物,母亲解释说:“这就是枸杞,枸杞芽可以拌凉菜吃,清凉又降火,而且很美味呢!”

  听母亲这么一说,我不禁对这小小的枸杞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泛着紫光的小叶子,嫩嫩的小芽,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的美味吗?我不禁在心中打了个小小的问号,只见母亲摘了一些,准备晚上给我弄个野菜宴!

  我想看看这岭上还有些什么我没讲过的新鲜玩意儿,于是就跟着母亲上岭了,一路上路边时不时的会看到几朵金黄色的花儿,母亲看着我这么好奇,便说:“这是蒲公英,它的叶子可以泡茶喝清热解毒,降火。”

  到了半山腰的位置,我们终于看到了一排整整齐齐的构树,构树上结了许许多多的像毛毛虫一样的果实,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条虫子一样,我厌恶的躲到一边,母亲见了笑着说:“这个就是构穗呢!别看他长得不怎么美观,蒸起来吃可是美味至极呢!”

  我摘下一个构穗,捧在手中仔细端详着,小小的椭圆形身子,有许多细细的毛,看起来灰突突的,观看外表还真看不出来它是美味呢!

  临走的时候,我们可是满载而归呢,不仅仅是收获了这么多的美味野菜,更是收获了见识,这些东西以前可都是闻所未闻的呢!

  现在终于了解到了它们,这难道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吗?

  现在城里的小孩儿,没见识过大自然的神奇,虽然生活幸福,但是丢失了农村小孩的纯真和见识广阔,许多的乡下东西,我们连听说都从未听说过。

  现在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些,抽时间多走进乡间,多见识些乡间知识,让城里孩子走进乡间田野,来了解了解自然中的奇妙!

【清明节的作文900字合集7篇】相关文章:

1.有关清明节的作文100字合集6篇

2.【精华】清明节的作文100字合集9篇

3.【精选】清明节的作文100字合集九篇

4.【热门】清明节的作文400字合集6篇

5.【精品】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9篇

6.【实用】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8篇

7.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六篇

8.【精选】清明节的作文800字合集5篇

9.清明节的作文1000字合集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