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话题作文>人物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时间:2021-05-29 16:13:50 人物作文 我要投稿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推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推荐】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

  我常常在想,李易安究竟是怎样的女子,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细致善感,是“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婉约轻愁,还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洒脱酣然。亦或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东江。”的豪迈沉静……

  我与她时隔将近千年,本应是西风不相识的人。可每每读到她的词却恍惚间能看到她从风花雪月中走出来,淡雅柔婉静静站立,含蓄而自然的笑容从她的嘴角氤氲开来,那样淡雅脱俗。

  她出身贵族,拥有美好的童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八岁嫁为人妇,与丈夫赵明诚又琴瑟和谐。但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天嫉妒了,还是非要给她个美好的开始,又扔给她一个国破家亡的凄凉收场。在他们成亲二十六年后,丈夫去世,也是李清照流离颠沛的开始。

  残花落,几人怜;闻人语,何处见?幽幽小舟泛涟漪,楚楚凄歌醉蜡颜。思君碧叶间,烛影泪连绵。乱世中,怀才不遇,颠沛流离的遭际,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我再不忍看,怕又想到她是如何凄苦的度日。

  想必她晚年在读到早年那些简单快乐的词也会不由自主的落泪吧,只有离别,才更令人忧伤。当年的余花漫天舟清泛,一楫碧波水凌乱。最终却也变成了香沉落絮人长叹,曲终人散终成憾。然而这儿女情长的离别之愁,怎能与她南渡后那些凄凉的词作对比?

  彼时的宋朝早已是摇摇欲坠,几近灭亡。徽宗父子等人的决定却更令大宋雪上加霜,他们的腐朽无能,令李清照的爱国感情最终落空,她主张收复中原的希望成为泡影。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将对宋王朝的愤恨表达的畅快淋漓,那些在灯红酒绿中度日的统治者还不及一个弱女子。而为什么易安身为女子却又这样勇敢。

  难道就是为了让她的词变得雄浑奔放,忧国忧民,就一定要让这个女人,随着朝廷南渡,在人间颠沛流离,流徙飘泊,直至孤老死去?我不解

  然而虽然丈夫故去,亲人离散;即使国破山河破,任是自身穷困潦倒,仍念念不忘国恨。写下《永遇乐。元宵》一面怀念昔日风光,一面因末世繁华感到悲伤。尘世的惊涛骇浪没有将她湮灭,国破家亡的哀痛不会将她摧毁;浮生浮世,终是还要踏碎这场盛事烟花,待到枯藤长出枝桠,她最终也拔节而出。这样出色的女文人,再没第二个了。

  杨柳依依依几株?惨絮凄凄,只觉秋尽苦。冷风切切寒蝉噎,思愁迢迢梨花月。群芳过后空笙歌,帘卷窗拢,彼岸夕阳散。索飘蓬蓬不止,留云不住云已换。

  时光依旧,任思绪穿越千年。乱世中,易安仿若有恨无人省,在萧索飘蓬中黯然消逝,而今生今世希望她能做一个快乐自在的人,在江南的淡烟轻雨中,盛开如花。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2

  “天下将乱,非其人不能安之,其在君乎!”可还熟悉,这乔玄对曹操的感叹?而年纪轻轻的曹操,早已在这之前,便有了救国救民的准备,便有了常人不能思及的抱负!

  但是,曹操的光环终究被历史覆盖,留下的,不过是一个枭雄之名,谩骂之声铺天盖地,仿若他,就是一个只能令世人唾弃的罪人。

  我无法改变世人的观点,但今时今日,不谈“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谈“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只说说曹操曹孟德这个人,卸下战甲的一面。

  没有人会否认曹操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抛去他政治家一点不谈,曹操的文笔不仅宏观大气,并且打破了两汉辞赋独盛和文人诗沉积的局面,体现了当时时代的动荡不安,勇于进取,勇于突破创新,使得自己的诗歌在当时文学领域独树一帜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中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宗师”。

  当然,在曹操的笔下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壮志凌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自比一匹已然衰老的马,虽上了年纪,但胸腔中仍有着驰骋千里的豪情!这深刻体现了曹操老当益壮、不甘停歇脚步的进取精神面貌;而朴实无华的诗句与慷慨的用词更体现出他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乐观精神!

  曹操不仅自己、各方面的才能极高,更是爱才惜才到不顾一切!曹操爱才是出了名的,他三次颁布求才命令,把虚伪的儒家道德看得一钱不值。曹操的诗中也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字里行间中写满了因不得贤才的无奈与苦楚,令天下“千里马”深知他的求贤若渴,纷纷投奔到此“伯乐”帐下。单凭这一点,我便极其欣赏他,爱才的人一定是一个心胸宽宏的人,能容下他人之见,能听服他人之言,以曹操的骄傲,能做到此点,令我不得不钦佩,令我不得不欣赏。

  曹操还有许多的地方深深吸引着我,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睿智精明的头脑,令人不能忽视的逼人气魄以及那耀眼的人格魅力,都令我感叹曹操这个人的卓尔不凡!无论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好是坏,是中肯是偏激,都不会妨碍我去欣赏他优秀的一面,尽管他已经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不过那流星般划过天际的光芒,依然是那么的耀眼,那么的令人神往……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3

  历史的车轮碾过公元前771年的时候,开始变得沉重,刀光剑影中。一群凶蛮的犬戎人围住了镐京,镐京沦陷,西周灭亡。“礼乐征伐天子出”的状况一去不复返。诸侯们征战不绝,整个社会演绎着“武君五十二,亡国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不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的闹剧。于是此起彼伏的战鼓颤栗着华夏,四起的狼烟笼罩了大江南北。一个还未成熟的社会在战火中开始迷茫—拯救它的将是哲学。

  于是衣带飘飘的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缓缓走来,带着一种神圣的悯世情怀,带着一种似乎是上天赐予的责任感开始关注这个世界——恼人的战鼓,恢复它的一片宁静;驱散吃人的狼烟,还原它的一片透明。

  从此神州大地上便出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一遍一遍地教导他的学生诸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方法,“不耻下问”的道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不厌其烦地说服他们,他还身体力行,以自身为典范,向广大民众表演他的“食不言,寝不语”,坐在车上则不张望,不大声说话等有着众多规范的行为,然而在繁缛的礼仪下,他却如同戴着脚镣的舞者般自由而洒脱,因为这一切只为了心中的“乌托邦”。

  那里没有战争和苛税,那里一片祥和安宁。人们自觉的用道德规范着自己,因此就无所谓偷盗、抢劫。君主用自己高尚的道德让大家信服,因此就无所谓征伐、权谋,人们的生活必定是幸福的。

  还是这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让他做着这一切,成为他一心的信念,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并未使他沮丧,反而使他对理想更加渴望,他的原始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精神告诉他实现这种理想不能靠武力,只能靠“仁政”。

  于是,这个倔强的老人便开始了无休无止的讲学与说服。他没有庄子持竿而不顾的不屑与洒脱,他同下大夫说话,温暖而快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恭敬,他没有阮籍的放荡不羁,他喝酒从来都适可而止,生活有规律,他甚至衣着打扮都很讲究,不用深青色的布镶边黑色的罩衣配黑色的羊皮袄,白色的罩衣套白色的鹿皮袄,他的礼仪与规范数不胜数。

  他自信一片阳光可以照亮哪怕再黑暗的角落,他也自信每人都是一片树叶,对道德的渴求如绿叶之下的阳光,他以为整个世界就是暂时进入了黑暗的一片土地,道德的恩泽将使它生机勃勃,容光焕发,于是他尽力发光,然而他换来的却是其他学派的冷眼相看,国君们的一笑了之,就连劳苦大众对他的理论顶多也只是抬头仰望,但他从未放弃。

  这个执着的老人又一次挥鞭驱车前行,下一站将在哪里?或是永无尽头?一切都是如此迷茫,然而老人毫不在意,黄昏中,他微笑着远望,或许他以看到理想中的圣地……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4

  纵观历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渊远流长,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经典人物众多,每个历史人物都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无价的文化宝藏。其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有“诗仙”之称的李白。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李白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与杜甫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也许诗人都爱好游山玩水吧!李白跟陶渊明类似,他也是一个天然景物的快乐喜爱者。他曾在《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终身好入名山游。”

  李白他终身几乎都在忧虑中度过,只是我们从李白的诗中感觉不到他的终身都是对天长叹中度过的。他的脑子里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幻邪,但其实他只是把这些消愁的方式都清晰地写进了诗歌里边。唐代公认最伤时感事的诗人杜甫,而真正需要他忧虑的,其实没有李白多。

  我曾在《读者》中,看到一篇文章——《大器》。文章中讲述的是作者从制作小提琴的.流程中领悟出的一些道理,其中的一段话我非常欣赏:“舍得放弃纷繁红尘中的诱惑和热闹,舍得放下你侬我侬的情深和意长,舍得让自己从一个八面玲珑、颇受欢迎的“人精”脱变成呆若木鸡、锦衣夜行的隐者,除此,还要忍受漫长的寂寞和孤单,面对随时来袭的彷徨和绝望、讥讽和嘲笑……而这样的人,注定是不多的。他的内心,时刻都有灵魂的清越之声在激荡,这是命运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世享受。而这样的清越之声,有的人一辈子都无从知晓。”我认为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大器”的人。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他是继屈原而后,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地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汲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成为他自己的独特风貌。他这一生中创作的诗歌不少,现反尚存900首诗,内容丰富精彩,其中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李白他远大的抱负。

  李白,他的身世、经历让我感动,他远大的志向让我钦佩。我真的很想成为一个像李白一样“大器”的人,很单纯的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奋斗。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5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当听到这首词,我总不能压抑自己沸腾的热血,项羽——中国千年史上最为勇猛的战将,虽垓下战败,但你的气概令我神往。

  对你首先了解于彼可取而代之这千古名句,你不畏强权,敢于向当时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发出不屑的言论,证明了你胸怀大略、不忘国耻。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诤言在你的身上得以实现。年少时的你呀,就有如此的抱负,霸王的胆知怎不令我神往?其次了解你于巨鹿之战,力斩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日的主将宋义,破釜沉舟使军士们个个以命相抵,士气振而大破秦军。秦朝大厦倒塌之快,其内在外在有各种问题,但是给予大秦最沉重一击,使强悍的大秦再无能力开动其战争机器,无疑是你的天才之作——巨鹿之战。秦之战将不可谓不强,出身于文官的章邯,在名将如云的大秦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天空。在陈胜发难于野,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齐聚函谷关时,承担起大秦最后的命运!靠临时组织起骊山囚徒,一败周文之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之联军,三胜楚军统帅项梁,杀之定陶。可谓是战绩累累,似乎再建大秦之军威,重铸大秦之军魂!但就是这样的一名战将败在了你的勇气和决心之下,霸王的威名怎不令我神往?再次了解你于大战彭城。刘邦不甘偏封,起兵彭城来毁你主城,当时的你双线作战,但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的疯狂战略又为你在中华千年战争史上书写了重重的一笔——首次以骑兵独立作战,并以三万铁骑大胜刘邦五十六万人马,你胜在了技术的革新上,你成就了以后骑兵的辉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有在危机和劣势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才更让人难忘,霸王的智慧怎不令我神往?

  垓下战前范曾对你说:如果你想永远称为大王,就必须杀死刘邦。但你却想:曾经是朋友,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敌人?在鸿门宴上你一再推延不愿意杀死刘邦,还把刘邦封为汉王,可谁又能知道英雄相惜的情义呢?你败了,败得一塌糊涂。尽管你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你也只能突围而逃,留下虞姬,香消玉损。

  对面,就是你日夜思念的家乡——江东。乌江江心有一条船,渡过去你便可以重整旗鼓。但你不愿意渡过乌江,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认为大势已去,难有回天之力了。你倒下了,带着遗恨,也留给后世许多思考。项羽,你的勇猛和情义令我神往!尽管你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你也只能突围而逃,留下虞姬,香消玉损。

  对面,就是你日夜思念的家乡——江东。乌江江心有一条船,渡过去你便可以重整旗鼓。但你不愿意渡过乌江,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认为大势已去,难有回天之力了。你倒下了,带着遗恨,也留给后世许多思考。项羽,你的勇猛和情义令我神往!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6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

  在这么多的历史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春秋晚期的——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证以德"。他反对苟政和任意刑杀。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循循善诱”注重启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他重视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他摧崇在学习过程中学、思、行三者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等富有辩证因素的思想;孔子不仅非常重视“以身作则”而且还进行“身教”不仅为其弟子树立了榜样,而且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不仅是我国古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世界上稀有的宝贵的古文化财富。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时常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孔子所说过的关于学习的话里让我总结出一个道理:

  学习要因材施教,要有“温故而知新”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有谦虚好学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知道我为什么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孔子吗?

  因为,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他具有政治热情、政治抱负、政治追求;作为政治家之后思想家的孔子,他思想纯洁、崇高、具有独立的人格;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之中。

  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既可爱又伟大的孔子啊!

  这下,原本不知道为什么的你,现在明白了吗?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7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武则天一阵冗长的钟声打破沉寂,朱红的大门被打开。一个柔弱的女子款款而出,顺着那长长的台阶,走出深庵,步入纷乱的红尘。在那个与世无争的佛门净地,人们看到的是其诗《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中的情意缠绵柔情若水,又能有谁看出她细碎步履中日渐成熟的霸气?

  自古深宫中的红颜扮演的总是祸水这个角色,自古宫廷里的女子饮泣的总是无可奈何的悲剧。而她,以不一样的姿态立于不属于红颜的朝堂之上,在龙位上书写妩媚的一笔,成为历史中独特的一道风景。

  武则天三个大字高悬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上,有谁敢说她的能力不及男子?天字一号才子狄仁杰与姚崇伏拜于她的脚下,宫殿之下更有多少能人贤士对她俯首称臣。

  一袭皇袍穿越历史的朝堂,她是五千年里绝无仅有的至尊女皇。

  残酷的现实磨练了她惊人的毅力,在无数帝王将相面前,她以柔中带刚的姿态毫无惧色地站在历史之巅。她以铁腕征服了天下,以霸气驾驭了属于自己的盛世王朝。八十二个坎坷的春秋,她导演了一出令人叹服的霸王之戏。

  十四岁入宫她还只是个柔弱的“媚娘”,年轻的她或许不懂深宫里的血雨腥风。时间带着俗世的残忍,在她身上烙印下一道道悲伤的轮回。可冰冷的深庵并没有锁锈她的报负,她坎坷地走过岁月,另类的诠释了“红颜”这个词,它与似水的性情无关,它是勇于挑战的一种成熟与霸气。

  看惯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不堪回首;听腻了“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无可奈何。女子其实并不是曹雪芹笔下的“水作的”人儿。

  武则天拥有盛世凌人的霸气,她是独立于帝王间的至尊红颜。她敢于直面所有的指责与批评,一尊无字碑横亘过历史至今,似乎早就为后来曹雪芹的论断拟好了反驳。

  她是万千后宫中历尽辛酸悲苦的可怜女子,但她也是一代盛世的至尊红颜,她庄严的站在历史高处,用她妩媚的笑展示了一个强势的“霸”字,它不一定是古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也不一定是霸王别姬的稀世旷今,它可以是用尽一生,坚强的战胜困难后,而拥有的一种面对坎坷面对成功的从容不迫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8

  摄人心魄的眼睛,灿若桃花的面容,在历史上如惊鸿掠影一般飞快闪过,作为女子的一生仅化为那史书或浓或淡的只言片语。但——你的绝世容颜,你的大义之举没有被历史忘记,没有被我们忘记。王昭君,我记住了你,记住了你远出边塞的身影。

  艳绝汉宫无人知

  一重门,又一重门,宫门迭开,翠柳掩映着华丽的宫殿,你从一顶小轿上走下,略施粉黛,倾国倾城。众嫔妃皆贿赂画师,唯独你冷眼旁观。画师将一张画像呈在你面前——面色枯黄,眼神呆滞。你不解其意,画师说:“无钱财也可,你瞧,屋内仅你我二人……”你用高傲的眼神看了他一眼,向屋外走去,你感受到他的目光如蠕虫般粘在你身上,你剪下一缕青丝,掷在地上:“我愿孤独终老。”

  王昭君,我喜欢你,喜欢你的高贵贞洁。

  深明大义远出塞

  长安城在清晨的光晕中显得亲切祥和,平日的喧嚣化为宁静,连空气也变得沉静。蜿蜒的队伍拖着沉重的步伐,义无反顾的向前走去。你的眸子中盛满了忧伤,你婀娜的身影嵌在阳光里。忽而一曲琵琶声起,悠扬的曲子中满溢着不舍和留恋。一阵清风拂过,空气中满是思念的芳香。“一曲昭君怨,诉己异乡情。”你的生活要在边塞异邦拉开新的大幕。你突然扬起嘴角,脸上漾起一缕秋阳般的笑:和亲之后,大汉百姓将免受匈奴骚扰,多好,多好!多好——我想,即使你知道你将客死他乡,即使你知道你的婚姻是个交易,你也会毅然出塞。牡丹花拉了拉你的裙摆,没能阻挡你的步伐。历史定格在那一瞬间,定格在你坚定而不舍的背影上。

  王昭君,我喜欢你,喜欢你敢于牺牲的精神。

  一缕香魂永不散

  岁月无情的剥落了古殿的浮华,历史磨损了楼阁的琉璃,昭君出塞的身影还荡涤着我们的灵魂。大爱,牺牲,奉献,和平,昭君留下了什么?赞扬,美誉,思念,惆怅,昭君带走了什么?那和平的重任落在一个弱女子身上,昭君将它承担了下来。她饱含着大爱牺牲,成全万民,书写和平。我吟咏她的美丽,我赞叹她的高贵,我歌颂她的大爱。

  倾国倾城,博爱万民。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王昭君。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9

  诸葛亮,字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躬耕陇亩,高卧草堂,自号“卧龙先生”。他乐于事农桑树,本来并不想参与政事,但是,他被刘备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在隆中为刘备谋划了建国策略,并决心亲自出山相助,为刘备建立功业鞠躬尽瘁。

  奇人必有奇才。孔明出山以后,第一次博望坡用兵,在新野地这个小地方,靠几千人马,居然杀退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赢得了关羽、张飞的“拜伏”。从此打开了刘备争夺霸权的新局面。

  孔明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他主张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信义卓著,可占人和。为此,他决定先取荆州为家,后夺四川建立基业,这样就可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为了联合孙吴共同抵抗曹操,他纵谈天下形势,火烧新野地,舌战群儒。他明知道周瑜年轻气盛,妒才嫉能,却能处处顾全大局,果敢沉着,巧妙地利用鲁肃作掩护,草船借箭,既使周瑜的陷害不能如愿以偿,又不让孙刘联盟分道扬镳。终于在赤壁之战后,他趁势占领了荆襄九群。他三气周瑜,致使周瑜临死只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

  孔明赏罚分明,严于律己。他知道司马懿的大军必取街亭,决定派马谡把守,并一再嘱咐“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休矣!汝虽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不料,马谡自高自大,浮夸骄敌,拘泥“兵法”,任意违反孔明的军令,不听部下的建议,刚愎自用,致使街亭失守。孔明执法严明,一方面“挥泪斩马谡”,正军纪以服众;一方面又仁至义尽,答应死后照顾他的一家老小。对于自己,他也不推卸责任,痛悔用人不明,自作表文申奏后主,“请自贬丞相之职”。

  刘备死后,孔明忠心耿耿地辅佐后主刘禅,外拒曹魏,内征蛮番,博纳众议,整顿军纪,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壮志未酬,死在北伐曹魏的军营里,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司马懿赞叹是“天下奇才”,被杜甫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诸葛亮运筹帷幄,著称智慧的化身,我特别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并以他为榜样激励我前一路前行。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0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后人对诸葛亮的赞诗,诸葛亮以其不可测度的智慧、鞠躬尽瘁的精神,影响了多少人,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但是依然成就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人物。

  的确,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名声显赫的。他的智慧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他的处世之道,令世人千古传颂。他的“诸葛孔明”,从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汉,众口皆碑,妇孺皆知,并且广泛传颂的名字。

  之所以这样,我想就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和他所带来的经典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割据.孙坚、孙策占据江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挥军南下,用意在于消灭割据,一统天下。而曹操的这个企图,却被诸葛亮给瓦解了,曹操兵败,无力统一,江东仍然保持割据版图,诸葛亮和刘备方能借势构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这个格局早在诸葛亮意料之中,还没出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的想法,深不可测。三国鼎立中,刘备是弱方,但他却主导了整个格局,归功于谁?诸葛亮,这种大智慧岂是小说中一场“借东风”就能可以渲染出的?更何况那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养所给予后人的不只是一种“大智慧”,更呈现了一种人格典型,予人无限之向往与敬慕。

  综观诸葛亮的一生,正如杜甫所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是诸葛亮自己构画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则是他对刘备忠心耿耿的表现,以致鞠躬尽瘁,死而后。.这个情景构成了一种悲壮的美感,是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类。最终北伐未能成功,逝世五丈原.

  诸葛亮,他的忠贞、敬业、廉洁、谦虚等品格,无不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身处世格言,又不知影响了多少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军事家所学习和借鉴……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否这样的诗句您早已耳熟能详?相信大家一定知道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千古名句,唐诗宋词通过口口相传,直至今日,虽然诗人们与我们不处于同一时代,但我们的感情却可由诗所诠释,古人离我们并不远。

  自接触诗歌以来,李白便成了我不可或缺的一个“朋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首《赠汪伦》写出了李白与好友汪伦的深厚友情,诗中李白的不舍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不禁使我想起远在家乡的玩伴,我离开的背影还会在他们的眼前浮现吗?李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一般,使我多番忧愁。李白的诗流传至今近一千首,不少佳句都成为了千古绝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丰富,激昂奔放,他的诗雄奇飘逸,为此,我也深深地迷恋上了他的诗句。李白,便是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中的一位。

  朗朗上口的诗句令人陶醉其中,而北宋时期所编写的通史巨著《资治通鉴》也是在当时引起了一番轰动。此书的作者司马光也因此名垂青史。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司马光也不例外,其实,在他小时候就早已是名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了。七岁时砸破水缸救落水小伙伴,引人深思,其实这并不仅仅在于一颗互帮互助的心,更是他天资聪慧所致。只有具备在意外发生时沉着冷静地思考问题的态度,才能想出对策。勤奋好学的他还特地用一段圆木为枕,取名“警枕”。夜里圆木一滚动,他就醒了,随即披衣下床,挑灯夜读。这种学习态度不禁使人联想起自己,而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坚持不懈地向前奋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那灿烂的太阳。因此,在历史上才有着堪称史学巨著的《资治通鉴》。

  在现在的生活中,不少人都以自己天生不聪明的借口应对各种困难。但在这些古人的事例中,我懂得了,世上不存在着愚蠢之人,只有不努力的人。其实,古人距离我们并不远,令人敬佩,使人喜爱的古人也数以千计,有些从诗句中向我们传达了他们的情感,令我们深深陶醉,有些则使我们懂得了处世之道,做人之本。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2

  古人不远,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精神与品质时刻影响着我们,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有自己的榜样,也有自己所喜欢的伟人,他就是屈原。

  对于屈原,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长大后担任楚国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泊罗江而死。这样一位爱国诗人,最终的结局竟是如此的悲惨,令人感到惋惜……

  我喜欢他,因为他的精神让我佩服,让我对他肃然起敬。当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的时候,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得要拥有何等的勇气才会这样做?

  记得很清楚,以前看过有关屈原的故事,其中有一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那是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从他们的对话中,我领悟到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有些人认同渔父的看法,认为屈原很傻,认为他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为了明志,而去选择自杀,更是愚蠢之计。我并不这样认为,我想应该也有许多的人和我有相同的看法。难道他真的是傻吗?不,他并不傻。他的做法有他的理由,只是有些人不了解而已。他之所以选择这样做,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爱国爱民,不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遇难。古人云:苟且偷生,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死。所说的不正是像屈原这样的吗?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直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我最为崇敬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我喜欢他,因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会为了捍卫真理与不良的社会风气做斗争。他的精神品质,时刻影响着我,且终身受用。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3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前行,但我们回头却发现,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就比如我最喜欢的这位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嬴政。

  有人称他为英雄,因为他灭六国、逐匈奴、平百越、筑长城,推行了一系列对后市影响深渊的制度、有人说他是暴君,因为它造宫殿、修陵墓、焚诗书、坑儒生、求仙药,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痛苦。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否定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公元前247年,13岁的秦始皇登上王位。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三皇五帝,于是把“皇”与“帝”连接在一起,并自称“始皇帝”。

  不管后人对这位“千古一帝”的评价是褒是贬,我们都不能不敬仰他对中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统一文字,废封国,立群县,统一货币和废量衡;车同轨,到同居,修筑秦直道;修筑灵渠,修建长城;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开发南疆。

  此时的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这时候的秦朝已经是世界上的大国了。

  我想,后人在对秦始皇的贡献上最不满的一项,应该就是“焚书坑儒”。因为它不仅摧毁了书记,还使那蓬勃的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了打击、但我认为,秦始皇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要想巩固国家的统一,只是采取的手段是野蛮的,残暴的,钳制了思想。

  此外,秦始皇还很注重任用人才,他在用人上从不注重出身高低,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能,敢于向不下承认错误,所以想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人才能在他的统一大业中能够各显其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我们不能很断定的去说,到底是他的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统一,形成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谋求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使在其之后1700年的中国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为中国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20xx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由此可见,秦始皇所带给我们的东西,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万世不易的祖龙。

  我呷一口清茶,品茗着它似浓还淡的余韵,把目光引向一碧如洗的天空。我仿佛看到二千二百年前的秦始皇,正坐在龙椅上,他的眼中,是安宁的中原大地,是统一的中国!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4

  他是被历史争议的人物,他是一代枭雄,他也是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那心怀远大的诗人。他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缓缓走下历史的坡道,漫步在青石板的老街上。墙面斑驳,树影婆娑全部映照在梦里水乡石拱桥下的水波里,沉淀了历史的风霜。那一刹那,似乎走近了历史,古人不远,曹操的戎马一生也近在眼前。

  官渡一战挫傲军

  历史的飘摇,在乱世成就了曹操。征战一生,他创造了太多辉煌,官渡一战就是代表。那是乱世,群雄逐鹿天下,官渡之战开始前,群雄间实力最强的非袁绍莫属。袁绍大军来攻,兵临城下,直逼曹军,大战一触即发。袁绍军队十万,远胜曹操。但枭雄终归是枭雄又怎么会被兵力所束缚?大战初期曹操便是一招声东击西解了白马之围,让敌初尝败果。之后又袭敌军营,致使袁军方寸大乱,大获全胜。战争的硝烟散去后,留下了“官渡一战挫傲军”的赞美,流传千古。

  以少胜多,官渡之战的胜利靠的是赤脚迎许攸的礼贤下士,是曹操过人的才智谋略。

  了解了官渡一战,开始点燃我心中对曹操的无限敬仰。

  豪气万古观沧海

  除了在军事上曹操成就卓越,在文学上他一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诗中怀有屹立于沧海之上一观沧海的豪情,正如他的代表作《观沧海》一名。亦如其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达的秋风萧萧,卷起落叶发出“沙沙”响声,于海面翻涌而起巨大的波澜的豪迈。那是豪情万丈,从心迸发的力量,那是一个英雄心怀的天下,它比秋风扫落叶更加辽远,比波澜壮阔更加雄浑。那些出自他笔下的字字句句气势磅礴,格调雄放,它们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却能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那些慷慨悲凉的情感在他的渲染之下有了海纳百川的气度。

  如若要把曹操的情怀比作是某种事物,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海。只有海的一望无际,海的深不可测,海的波浪滔天像他。像他的多变,像他的气度,像他笔下的抒情与描写。

  他浓厚的文学底蕴更加深了我对他的敬仰之情。

  唯有英雄堪比君

  有人说曹操是汉朝的篡逆者,有人说曹操是自负小人,还有人说曹操是雄心勃勃的野心家。可是“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我们有怎能以一件事判断一个人的一切,怎能以好、坏评论一人物的功过?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是啊,放眼他一生的赫赫功绩,抛开一切词,至少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轻轻揭开历史的尘封,走向千年前的硝烟烽火。蓦然转身,平沙无垠,蓬断草枯全是梦中古战场的荒凉景致,满载时代的回忆。那一瞬间,仿佛走近了历史,古人不远,一代枭雄已然近在眼前。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5

  清晨,细雨绵绵,打湿了屋檐,我披着头发,抱着枕头蜷缩在房间的一角,手中紧紧的握着盏茶,微微低头嗅着若有若无的茶香,倏忽间,一阵乐声飘入耳内,细细聆听,原来是《广陵散》。那铿锵的琴声、激昂的旋侓久久的萦绕在耳边,我的思绪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东晋。

  “哐当、哐当……”听到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来夹杂着些许竹叶的清香扑到了一人的脸上,青丝未束,松散地披散在肩头,足未着鞋,扎实地踏在被火光印红的地面上,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炉内的熊熊燃烧的烈火。那目光似乎是要把这世间一切堕落、腐败的东西抛入这炉中似的。滴滴汗水顺着脸庞的边缘滑下,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活力,熊熊的烈火冶炼着高尚的情操,如此豪放不羁,这就是嵇康,没有想到吧。嵇康,这个时代最风流的才子,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你想着嵇康本应为太学生之师、雄辩于朝堂之上的的吧。可是错了,他在给山涛绝交书上就已向世人宣布:他嵇康对做官,对仕途不屑,相当之不屑。好就让他作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南山采菊”的生活吧,切不要让世间的污秽玷染了幽幽的竹香。

  嵇康也许天生的一副傲骨吧,他不屈于俗,不慕于官,不仕于朝。面对司马昭,他只要稍稍低头,便可皆大欢喜,可他没有。我想当他站在刑台之上时,看着苍天他一定问过:“我做错了吗?”“没有!”所以,他选择了用一场冤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看着刑台下数以万计的群众,悲痛的百姓,愤怒的文人……他微笑着拾级而上,衣袂飘飘、恍若天仙这哪是即将赴死的囚犯,这分明是去参加宴会的宾客。嵇康在一片肃穆中走上了刑场,面对火速赶来的三千太学生,他无奈的笑笑,轻启薄唇“拿琴来!”一首《广陵散》将嵇康此时的怨、恨、无奈挥散的一丝不剩,真可谓是“一曲广陵断天涯”当人们还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时,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洒脱的文人引颈自戮了,人们反应过来时,嵇康已死,《广陵散》终。悲哉、哀哉,《广陵散》从此成为一曲绝唱,世上再无嵇康了。

  一曲《广陵》终了,将自己从思绪中拉出来,嵇康,一个真正的文人,一个真正的英雄,我在心里暗叹,那样一个狂荡不羁,超凡脱俗,回肠荡气的嵇康永远的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抬头望着天,太阳出来了,轻轻抿口茶,浅笑……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推荐】】相关文章:

1.【推荐】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2.【推荐】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5篇

3.【推荐】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10篇

4.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5.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6.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7.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8.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9.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清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