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作文>高中作文>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再次印证了这个书目是赢得高考的金钥匙

高考作文,再次印证了这个书目是赢得高考的金钥匙

时间:2019-12-19 20:02:17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2017年高考作文,再次印证了这个书目是赢得高考的金钥匙

  2017年北京市高考微作文题目(三选一)

2017年高考作文,再次印证了这个书目是赢得高考的金钥匙

  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发现2017年高考北京市语文微作文,180字,10分,涉及7本名著,《根河之恋》《平凡的世界》《红楼梦》《边城》《红岩》《一件小事》《老人与海》。

  分析

  1、3个题目全部考读书,体现了对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明确的考察导向,结合去年大作文考题题目“神奇的书签”,我们可以判断,关于“读书”已经成为今后考生必须要面对的学习科目和考试内容。

  2、3个题目全部要读原著

  2017年高考微作文题目要求

  题目①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题目②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题目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从3个题目的要求看来,学生答题必须建立在对原著的阅读基础上,如果仅是对书做文学常识的记忆,将不免陷于在考卷上无话可说的境地。

  3、3个题目全部要求精读

  题目①中要求选取“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情节,进行叙述和点评;这就要求学生读书的时候,不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还要关注情节与人物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

  题目②要求用一种花来比喻《红楼梦》中的人物,考生要对人物性情、气质有所了解,如果对《红楼梦》特别熟悉,那么就能非常容易找到答题的思路,因为在《红楼梦》卷六十三卷“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为本题的解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来源;

  题目③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且要描述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这就要求对情节、人物非常熟悉,能够分析出特定情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为孩子挑选不同类型的书籍。在低年级,可以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

  语言文字的表达需要一个积累和内化的作用,长期而大量的阅读是最好的积累。词语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在写作上就会有异于常人的'用词和构思。当孩子的语言有了很深的积淀后,写作水平就会逐步提高。

  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爱阅读。因为阅读广泛,相较于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更加突出,学习能力也比较强。

  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家长、老师大多都缺乏推荐书的能力。大人认为的好书,孩子却不喜欢读。怎么办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个书目——《中国人阅读书目》(后附书目链接),大人可以根据书目,和孩子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并给予适当的引导。

  《中国人阅读书目(一)——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

  朱永新 王林 主编 新阅读研究所 研制

  《中国人阅读书目(二)——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

  朱永新 王林 主编 新阅读研究所 研制

  《中国人阅读书目(三)——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

  朱永新 李希贵 主编 新阅读研究所 北京十一学校 研制

  《中国人阅读书目(四)——中国高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

  朱永新 李希贵 主编 新阅读研究所 北京十一学校 研制

  此外,就像给孩子吃东西一样,选择图书也要讲究营养的合理搭配。如果只是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那样并没有多大益处。给孩子读书,就要内容多元化,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活跃,视野变得开阔。

【2017年高考作文,再次印证了这个书目是赢得高考的金钥匙】相关文章:

1.人是不可能注定的高考作文

2.高考作文

3.难忘的高考作文

4.智慧的高考作文

5.我的高考作文

6.高考作文范文

7.季节高考作文

8.孝道高考作文

上一篇:我和你高考作文 下一篇:熬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