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壹学网>阅读理解>阅读技巧>阅读现代文的答题技巧

阅读现代文的答题技巧

时间:2019-12-19 08:02:19 阅读技巧 我要投稿

阅读现代文的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且学生普遍反映有一定难度。提供了一些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给大家,欢迎阅读!

阅读现代文的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部分一直以来常考常新,题目虽然始终紧扣对理解、筛选、抽象、概括、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但一篇文章一个主题,一个答案多种表达的现实,往往使考生难以形成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造成答案结构不易把握、信息采集颇费周折、语言组织不好确定等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准确、高效地解答这类试题呢?

  其实,解答主观题就是在题干的要求下,把握文章内容,捕捉作者渗透在文章中的人生体验及其写作技巧,运用自己知识储备中的相关知识,展开联想,从而形成解题的思维链条。因此,做这类题要从下面步骤考虑。

  审析题干,明确关键词语

  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标示着对答案的要求,也暗示着答题的内容。仔细审析题干,弄清题目要求,抓住关键词语是解答每道阅读题至关重要的步骤。例如,2005年全国Ⅰ第14题,题干设置了两问,其中的关键词分别是“为什么”“反复”和“这样的写法”“好处”,那么答案的构成就应该围绕这四个关键词展开。首先要回答作者“为什么”不信了春天和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表达这个意思;其次要弄清“这样的写法”指什么,然后回答其“好处”。题干也限定了答题的内容。回答第一问要从文章内容的角度考虑,需要考生按照作者的几次重复,找到文中相关的叙事,梳理、概括原文的信息;第二问要从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角度考虑,需要考生调动自身关于散文写作手法的知识储备,结合临场阅读文章的切身感受,联系全文的整体构思加以分析。

  整体阅读,展开思维联想

  整体阅读,是指在对关键词、关键句和重要段落深刻理解基础上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只有这样才可以针对题干准确而有效地展开联想。例如,2005年全国Ⅱ第14题,“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写起?”回答这一题目,要在把握文章歌颂春天的主题基础上展开思维联想。文中“1981年”的提示、改革开放、春天的象征意、作者心中澎湃的热情和梦想;考生再结合自身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写作体验,经过编织形成有效的思维链条。不难得出“雪花是春天的使者,能给人以‘温馨的梦’;严冬过后是春天,严冬之中更易引起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渴慕”的答案。严冬蕴春之“常规”,雪花报春之感悟,人同此心之常理,是我们与作者共有的人生体验。

  深入思考,确定答题格式

  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都是要求对各类文章从不同角度的解读,没有也不可能有简明的答题公式,但并不等于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寻。例如,2004年全国Ⅰ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题干两问中的关键词分别暗示的答题内容是“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第一问“是什么”(运用白描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其格式为:术语+内容阐述;第二问“怎么样”(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其格式为:作用。

  组织语言,提升答题质量

  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准备,答案的轮廓便会凸显出来,这时就要组织恰当的语言来写出答案。很多考生由于语言不到位,在这一步会或多或少地丢分。如2004年广东卷第19题,“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这是一个有深刻含义的比喻句,按照其基本的答题格式应该是“字面意+隐含意”,也就是说这句话虽可以有多种理解,但至少要写出两层意思,即“天坛、太庙旁边的树是古人为了造福子孙种下的,是好长时间才长成的(字面义);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隐含义)”一些考生的考场实践却并非如此,如有的考生答“艺术风格就像是树,需经历多年累月的积累而形成、而天坛、太庙都是古代艺术的象征;依傍的“祖荫”,就是其累积的见证。”不难看出,这位考生心里比较清楚这句话的含义,但由于没有组织起有力的语言,反而用隐含义来解释字面义,造成无谓的丢分(卷面实得2分),十分可惜。

  在最后10天时间里,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是保证高考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考生已做了大量的现代文阅读练习,已具备了冲刺高考的实力,但“旧书不厌百回读”,还应多翻阅已做过的试卷,体会以上所介绍的答题技巧,如此,既可免读书之劳,又能获答题之逸。

【阅读现代文的答题技巧】相关文章:

1.现代文小阅读答题技巧

2.高考的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3.关于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4.现代文的阅读题答题技巧

5.现代文阅读题高分答题技巧

6.阅读题的答题技巧

7.阅读快速的答题技巧

8.现代文阅读技巧